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定价:32.80元
作者:荀况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5463420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国学典藏书系:荀子墨子韩非子(青花典藏)》内容简介:《荀子》汇集了荀子一生的思想精华,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治学方法、立身处世、学术论辨、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反映了荀子的思想体系和特点。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深。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韩非子》不仅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一朵奇葩,而且也是一部立论鲜明、言词犀利、寓意深远、气势磅礴的散文杰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的寓言故事不仅数量多,许多还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我国文学创作史上的宝贵财富。
目录
荀子
劝学
修身
非相
非十二子
王制
天论
正论
礼论
墨子
亲士
修身
所染
法仪
七患
三辩
尚贤上
尚贤中
尚贤下
兼爱上
兼爱中
兼爱下
非攻上
非攻中
非攻下
耕柱
贵义
鲁问
韩非子
初见秦
存韩第二
难言第三
爱臣第四
主道第五
有度第六
二柄第七
扬权第八
八奸第九
十过第十
孤愤第十一
说难第十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冲着“法家三贤”去的,荀子对我来说是锦上添花,墨子则更像是历史的侧影,我更热衷于研究那种不加修饰的政治实用主义。当我翻开韩非子的部分时,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又回来了。他的文字犀利、逻辑严密,简直就像一把手术刀,剖析着人性的弱点和权力的运作规律。我特别喜欢他引用的那些寓言和历史案例,非常生动,绝不像后世一些学者那样掉书袋。这次的版本在排版上做得很人性化,许多重要的论点都有小标题或粗体突出,这对于快速把握篇章结构很有帮助。我昨晚用了两个小时,就将《孤愤》中的几个关键段落重新梳理了一遍,收获比我上个月看一本厚厚的西方政治学导论都要大。至于墨子,他的“兼爱非攻”理念虽然在战国时期未能成为主流,但那种基于逻辑推演的道德体系,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这本书将这些原本分散、需要费力搜集的经典汇集一堂,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研究效率,省去了我大量的时间去图书馆查找不同版本的对比工作,性价比高到让人不好意思。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评价可以总结为:对焦精准,内容扎实,体验流畅。首先,荀子的哲学体系,他把人的“性”视为基础,强调“学”的重要性,这是构建礼乐文明的基石,这个版本的文字还原度很高,没有出现太多现代白话文的过度解读,保持了原文的力度。其次,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其核心的“法、术、势”三位一体的理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统治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本书对“势”的阐述相对清晰。至于墨家,他们的技术理性与朴素的功利主义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工程学”,这次阅读让我对“兼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并非简单的博爱,而是一种基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总的来说,这次购买体验非常满意,不仅满足了我的阅读需求,更提供了一个对比和深入理解先秦思想流派冲突与融合的绝佳平台,物有所值到让人忍不住想再买一套送给我的文学社朋友们。
评分坦率地说,我购买的动机并非完全学术性,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情怀。我总觉得,现代社会的焦虑和迷茫,很多都可以在先秦的思想中找到对标和解药。荀子的“化性起伪”理论,完美解释了为什么现代人需要社会规范和法律来约束那份原始的冲动。而韩非子的“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则是对所有权力寻租行为最直接的批判,这种思想的穿越性,令人深思。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站式”的阅读体验,不需要我再去费力寻找不同作者的著作来拼凑一个完整的时代图景。墨家的逻辑推理能力,特别是关于“效”和“名实”的辨析,是我过去一直比较忽略的板块,这次可以借此机会深入挖掘一下,他们的逻辑体系并不比后来的名家逊色多少。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组合精准、定价合理的国学经典系列,让更多普通人能够轻松地接触到这些思想的精髓,而不是被高昂的定价拒之门外。
评分这本《满28包邮 国学 荀子 墨子 韩非子》的组合,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先秦诸子思想情有独钟的“老学究”量身定做的。我本来就打算系统地重温一下法家和儒家的核心争论,但市面上单行本的价格实在不怎么友好,东拼西凑起来成本太高。看到这个打包的价格和“满28包邮”的提示,第一反应就是“捡到宝了”。拿到书的时候,我特意检查了一下印刷质量,要知道,读这些经典,如果字迹模糊或者排版混乱,那阅读体验简直是灾难。庆幸的是,这几本书的纸张虽然不是那种顶级的宣纸,但胜在适中,油墨清晰,注释也算是比较详尽,对于我这种需要对照理解原文的读者来说,提供了足够的便利。特别是荀子的《劝学篇》,我一直觉得它对人性、学习和环境关系的论述,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而法家的峻法严刑思想,与儒家的仁政爱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它们放在一起对比阅读,更能体会到古代思想的交锋之激烈。我个人最期待的是韩非子的部分,他对权谋和势力的分析,那种冷静到近乎残酷的理性,是研究古代政治哲学的绝佳范本。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物超所值的“国学入门+进阶”的体验,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古代智慧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我必须得说,作为一名对古代哲学有基础了解的爱好者,我对这套书的“包邮”性质感到非常惊喜。我主要想对比一下荀子和孟子在“性善论”上的细微差别,虽然孟子不在册,但荀子对“性恶论”的阐述,特别是强调后天教化和礼法约束的重要性,是理解儒家发展脉络的关键一环。这本书的字体选择非常考究,是那种偏向宋体的清晰样式,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这对于我这种经常需要长时间沉浸在古籍阅读中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墨子的部分,我着重看了关于“尚贤”和“节用”的论述,那份对社会资源分配的执着和平民视角的关怀,在那个贵族主导的时代是何等难能可贵。这本书的装帧虽然不算豪华,但胜在实用和耐看,封面设计也比较简洁大方,不会有那种廉价感。我甚至打算把里面的关键语录摘录下来,贴在我的书桌前,时刻提醒自己,国学经典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指导我们日常行为的活水源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