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生活誌 9787122031785

手工生活誌 978712203178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雅織工房 著
圖書標籤:
  • 手工
  • 生活
  • 傢居
  • DIY
  • 創意
  • 興趣
  • 技能
  • 裝飾
  • 編織
  • 手作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031785
商品編碼:30012398951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9-01-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手工生活誌 作者 雅織工房
定價 36.00元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 9787122031785 齣版日期 2009-01-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24開 商品重量 0.281Kg

   內容簡介
手工重新迴歸傢庭,隻是省錢不再是目的,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一種休閑樂趣和享受。因為愛手工,我們迷上瞭收集與之相關的一切:布科,扣子,花邊,剪刀……連舊衣服也不願意隨意捨棄瞭,即使上麵的一粒幸口子,在我們看來都是一個寶。
入選本書的36位手工達人的近500個手工作品,小到一枚針插、一朵胸花、一個玩偶掛飾,大到一個拼布桌墊、一床拼布被,都是心腦結閤體力的佳作。此外,精選的30個作品教程及紙型可供讀者參考。手工讓我們體驗到自然、質樸和充滿創意的生活,希望本書和您分享的不僅僅是作品,也不僅僅是作品教程,更是一種珍惜幸福的生活態度。

   作者簡介

   目錄
快樂生活簡單手工
蘇小妙
肖竹芋的手工樂園
布玩
Sophiamm的野蔥花園
手工
幸福的海豚布樂園
刺綉花園
手工生活
小怪怪和她的娃娃們
芙蓉朵朵的指尖芭蕾
來自神秘星球的金魚
拼布小屋
布世界
房間
老鼠
布偶
大麥的藍色麥田
手工心情
愛手工
布偶
可愛手工
葳兒的刺綉
拼布時光
鼕天裏的裁縫
淳淳的拼布
丸丸而已
無花果的自製紙命箱
南南和布儂傢的手工
高子琦拼布
附錄一 布藝手工基礎介紹——歡迎進入手工世界!
附錄二 作品紙型

   編輯推薦
36位手工達人,500個作品,30個精選教程。

   文摘





   序言

《舊物新生:讓生活充滿溫度的手作時光》 內容簡介 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我們似乎忘記瞭指尖觸碰物件時最原始的滿足感。冰冷的屏幕和流水綫的産品,正在漸漸抽離我們與“真實”生活的連接。《舊物新生:讓生活充滿溫度的手作時光》是一本獻給所有渴望慢下來、珍視“物”與“人”之間情感連接的手作指南。它不是一本簡單的教程匯編,而是一部關於“再創造”的哲學宣言,旨在引導讀者從日常的廢棄物和尋常物件中,發現被忽略的美感與潛力。 本書深入探討瞭“升級再造”(Upcycling)的核心精神,即賦予舊物新的生命和更高的價值,而非簡單的迴收利用。我們堅信,每一個磨損的角落、每一道時間的痕跡,都蘊含著獨一無二的故事和紋理,這些都是全新商品無法比擬的寶貴財富。 全書分為“發現與審視”、“工具與基礎”、“實踐與突破”三大闆塊,內容詳實且富含啓發性,旨在覆蓋從初學者到有一定經驗的手作愛好者的所有需求。 --- 第一部分:發現與審視——喚醒你的“再造”之眼 本章是全書的基石,旨在改變讀者看待“垃圾”的視角。我們邀請讀者進行一場“居傢尋寶之旅”,學習如何識彆那些被我們隨意丟棄的、具有再造潛力的材料。 1. 廢棄物的分類與潛力評估: 紡織品的重生: 深入解析牛仔布、舊毛衣、床單等不同材質的特性。例如,如何判斷牛仔布的經緯密度是否適閤製作耐磨的收納袋,或如何利用羊毛的縮絨特性製作保暖的隔熱墊。 木材與傢具的二次生命: 討論瞭舊傢具拆解的技巧,如如何安全地拆卸榫卯結構,分離不同硬度的木材。重點介紹如何處理木材錶麵的老化漆麵,以及如何利用木材的天然裂紋來創造藝術效果,而非掩蓋它們。 金屬與玻璃的低調華麗: 探討瞭罐頭盒、舊燈具零件、碎裂的瓷片等金屬和玻璃製品的安全處理和打磨技巧。例如,如何將鐵皮的銹跡轉化為復古的“鐵銹藝術”,以及如何用安全的樹脂技術將碎瓷片嵌入桌麵,製作齣獨一無二的馬賽剋。 紙張與紙闆的結構美學: 重點介紹高密度紙闆在承重結構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書籍的內頁或舊地圖進行摺疊和塑形,製作齣富有層次感的藝術品或燈罩。 2. 情感價值的提取與保留: 這一節側重於精神層麵的引導。我們詳細闡述瞭如何辨識物品中的“時間標記”——那些磨損、褪色、修補的痕跡。手作的意義不僅在於創造,更在於“保留”曆史。我們會提供案例分析,指導讀者如何在改造過程中,通過精確的定位和處理,將這些曆史標記(如舊照片的邊緣、手寫批注的字跡)融入新的設計中,使成品擁有超越材料本身的深度。 --- 第二部分:工具與基礎——穩固的基石 為瞭確保“舊物新生”的成果既美觀又耐用,本章詳細介紹瞭必備的手作工具和基礎技術,尤其強調瞭針對“再生材料”的特殊處理方法。 1. 基礎工具箱的搭建(低成本入門): 本書側重於使用常見且易於獲取的工具。除瞭必要的剪刀、美工刀、尺規外,我們詳細講解瞭如何安全使用和維護基礎的電動工具,如小型颱鋸(針對木材拆解)、打磨機(針對金屬和硬塑料的預處理)以及熱熔膠槍和工業用膠水(針對不同材質的粘閤強度測試)。 2. 材料的預處理與安全規範: 這是再造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清潔與消毒: 針對迴收材料可能存在的汙垢、油漬、黴菌或殘留化學物,提供瞭一係列天然和化學的深度清潔方案。例如,使用小蘇打和白醋的組閤來中和舊木材的異味。 強度測試與結構加固: 介紹如何測試舊材料的剩餘承重能力。對於受損的連接點,我們提供瞭木釘、螺栓、環氧樹脂等多種加固方法,確保改造後的成品能夠長期安全使用。 安全操作指南: 詳細列齣瞭操作鋒利工具、處理粉塵(如打磨舊油漆)和操作熱源時的個人防護措施,強調瞭環保與健康優先的原則。 3. 基礎縫紉與裝配技藝(針對紡織品): 不僅教授直綫縫紉,更側重於如何處理“非標準”布料,例如缺乏彈性的厚重牛仔布或易拉絲的舊毛綫。內容包括:如何使用雙針進行均勻的車縫,如何製作隱藏式接縫以保持外觀的簡潔,以及針對特定衣物(如夾剋、褲子)進行解構和重組的流程圖。 --- 第三部分:實踐與突破——從創意到實物 本部分是本書的實踐核心,通過一係列詳盡的步驟指南和圖解案例,展示如何將理論轉化為精美的日常用品。案例設計跨越瞭傢居裝飾、實用工具和個人配飾三大領域。 1. 傢居實用性改造係列: “百變”儲物盒的構建: 利用舊抽屜、鞋盒、酒箱等,通過內襯布料、外部貼皮、加裝提手等步驟,製作齣具有不同風格的收納係統。重點展示瞭如何利用舊皮帶作為抽屜把手。 燈光的藝術: 改造舊玻璃瓶、鐵絲網或廢棄自行車輪轂,製作齣具有工業風或田園風的吊燈或落地燈。詳細說明瞭安全布綫的步驟和燈泡的選擇對光影效果的影響。 牆麵藝術: 介紹如何將不同種類的舊相框、切割的木闆和舊五金件組閤,創作齣富有層次感的牆麵裝飾畫。特彆收錄瞭“報紙拼貼畫”的防水和固色技術。 2. 提升效率的工具與工作颱: 本章專注於提升手作愛好者的工作效率。案例包括: 工具架的自製: 利用PVC管或廢棄的木製托盤,設計模塊化的工具收納方案,實現工具的快速取用。 移動工作站: 教授如何將一個舊行李箱或舊工具箱升級改造為帶有分類隔層的便攜式工作颱,方便攜帶材料和成品。 3. 個人配飾與小件升級: “記憶”珠寶的誕生: 如何利用舊鑰匙、損壞的首飾零件、甚至被淘汰的電子元件(如電路闆碎片),配閤簡單的金屬加工技術,製作齣具有獨特紀念意義的胸針或項鏈。 鞋履的翻新與個性化: 針對運動鞋或皮鞋的磨損部分,提供專業的補色、打蠟和更換鞋帶的技巧,並指導如何使用模闆和耐磨顔料為鞋麵繪製圖案。 --- 結語:慢下來,讓生活“長”齣新的故事 《舊物新生》旨在證明,真正的創意與品質並非昂貴材料的專屬。它鼓勵讀者培養一種“節製的美學”——用更少的資源,創造齣更有故事、更符閤自身審美的物品。每一件經由你雙手改造的物件,都將成為你生活哲學最直接的體現。翻開這本書,開始一場與舊物共舞的、充滿溫度的創造之旅吧。

用戶評價

評分

第四段 作為一名長期在屏幕前工作的人,我常常感到眼睛疲憊,手指僵硬,內心也越來越浮躁。《手工生活誌》這本書就像及時雨一樣,為我提供瞭一個逃離數字世界的齣口。它並不是簡單地教你如何製作某個東西,而是通過對“手作”背後生活哲學的探討,引導讀者去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書中的一些章節,讓我深切體會到瞭“慢下來”的好處。作者描述瞭在製作一件陶藝作品時,如何沉浸在泥土的觸感中,如何感受溫度的變化,如何耐心地等待它成型。這些過程,對於我這樣習慣瞭快節奏生活的人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我開始嘗試著在周末,放下手機,去公園裏撿一些好看的樹葉,然後用它們來裝飾我書桌上的一個小相框。雖然成品並不復雜,但整個過程讓我感到異常放鬆和愉悅。這本書的語言非常平實,但字裏行間都透露著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尊重。它讓我意識到,生活並不需要多麼轟轟烈烈,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手工”,卻能為我們的內心帶來巨大的平靜和滿足。

評分

第三段 說實話,我之前對“手工”這個詞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比較錶麵的階段,總覺得它要麼是小孩子過傢傢,要麼是需要極高天賦纔能完成的事情。然而,《手工生活誌》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讓我明白,手工不僅僅是製作一件物品,更是一種與內心對話的過程。書中的內容並非都是復雜的技巧,很多篇幅都在強調“過程”的重要性,比如如何從選擇材料開始,到感受不同材質的觸感,再到耐心打磨每一個細節。作者用瞭很多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就像在和你分享她在傢裏的某個午後,一邊喝著茶,一邊想著如何給傢人製作一份小禮物一樣。我特彆喜歡書裏對於“不完美”的贊許,它鼓勵我們不要害怕犯錯,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最終的成品不一定要達到雜誌封麵上的那種精緻,而是要體現齣製作者的心意和獨特性。我最近在嘗試一些簡單的鈎針編織,之前總是因為成品不夠完美而感到沮喪,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開始學會欣賞那些帶有手工痕跡的“瑕疵”,它們反而讓我的作品更加生動和真實。這本書讓我重新燃起瞭對生活的熱情,也讓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雙手,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

評分

第一段 最近入手瞭一本叫做《手工生活誌》的書,這本厚實的書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質樸而溫暖的氣息,淡淡的紙張顔色,配上略帶復古感的字體,仿佛能聞到淡淡的紙張和油墨的香味。我是一個對生活細節有著特彆執著的人,總覺得日子裏的瑣碎,如果能用雙手賦予它們新的生命,那將是多麼有趣的事情。翻開這本書,並沒有直接撲麵而來的教程,而是先是一些關於“慢生活”和“手作的意義”的娓娓道來。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都市生活中人們如何迴歸本源,如何通過親手製作物品來舒緩壓力,找迴內心的平靜。書中穿插著一些意境優美的散文,講述瞭不同材質、不同季節帶來的靈感,比如陽光下晾曬的布料,雨季裏收集的落葉,這些都讓我覺得,原來生活的美好,真的就藏在這些細微之處。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浪費”這個概念的重新定義,她認為,當一件物品傾注瞭時間和心血,即使它不那麼完美,也充滿瞭獨一無二的價值,這與我一直以來追求的“斷捨離”和“物盡其用”的理念不謀而閤。這本書就像一位溫柔的朋友,在你疲憊的時候,輕輕地在你耳邊說:“放慢腳步,用你的雙手去感受生活吧。”它不是一本單純的工具書,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啓迪,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與身邊物品的關係,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瞭更多期待。

評分

第二段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觸動人心的物品有著莫名的偏愛,總覺得它們背後承載著故事和溫度。最近偶然間翻到瞭《手工生活誌》,這本書的整體氛圍非常吸引我。它沒有那種強烈的、急切的教學意味,而是更像一位老朋友在分享她的生活感悟。書中的很多段落都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尤其是關於“時光印記”的描述,作者通過對一些舊物的迴憶和重塑,展現瞭時間的痕跡如何讓一件物品變得更加珍貴。我讀到一些關於改造舊衣物的篇章,感覺特彆有啓發。我傢裏有很多壓箱底的舊衣服,總覺得扔掉可惜,但又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本書給瞭我新的思路,它鼓勵我們用創意和耐心,將這些即將被遺忘的衣物變成具有實用價值或者裝飾意義的新物件,比如將褪色的襯衫改造成抱枕套,或者用零碎的布料拼接成一塊獨特的桌布。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不僅是對資源的有效利用,更是一種對過去時光的緻敬。它讓我意識到,生活不應該是一味的追求新奇,而是在對舊物的珍視中,發掘齣新的樂趣和意義。這本書帶來的,不僅僅是動手的能力,更是一種對生活充滿感恩和創意的態度。

評分

第五段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傳遞情感的物件抱有濃厚的興趣,覺得它們比任何冰冷的商品都更能觸動人心。《手工生活誌》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許多空白。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如何製作物品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用雙手去錶達愛、傳遞溫暖的書。書中那些關於“為愛而作”的篇章,深深打動瞭我。作者分享瞭她為傢人和朋友親手製作禮物的故事,有的是生日時親手縫製的布偶,有的是節日裏親手烘焙的餅乾,這些禮物背後,都蘊含著濃濃的愛意和細緻的心思。讀到這些故事,我仿佛能看到作者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也能感受到收到禮物的人內心的感動。這本書鼓勵我們,不要吝嗇於用自己的雙手去錶達對身邊人的關懷。我最近受到啓發,開始嘗試著為我的父母製作一些小小的手工藝品,比如用舊毛綫編織一條圍巾,或者用廢棄的玻璃瓶製作一個彆緻的燭颱。雖然我的手藝並不精湛,但我相信,這份心意,遠比購買昂貴的禮物更能打動他們。這本書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什麼是真正的“有溫度的生活”。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