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名称: | 台版 蔬食常备菜 活用蔬菜特性打造健康轻盈好帮手 蔬食常备菜食谱书 | |
| 出版单位: | 瑞升文化 | |
| 作 者: | 庄司泉 编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0月 | |
| 语 言: | 繁体中文 | |
| I S B N : | 9789864011971 | |
| 图书定价: | 85 RMB/本 | |
| 图书规格: | 平装 1/16开本 211×149(mm)127页 0.4KG/本 |
我一直以为“常备菜”就是把大量的菜堆在冰箱里,吃到后面就索然无味了。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真正的“常备”是讲究“弹性”和“变化性”。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教你的基础蔬菜处理法,就像搭建房子的钢筋水泥,然后你可以根据心情和现有的配料,随时用不同的“装饰材料”(调味汁、香草、坚果)来组合出完全不同的风味。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酸甜平衡”的那一章,里面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醋和糖的比例来激发蔬菜的鲜甜,这让很多原本我不太喜欢的蔬菜,比如苦瓜,也变得可以接受了。这种知识点的传授,比单纯的食谱更有价值,它让我有信心去创新,去适应我家人不断变化的口味。这不只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烹饪导师,手把手教你理解食物的本质。
评分这本书的设计风格本身就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一看就不是那种严肃说教的健康指南。排版清晰,图片色彩柔和,即使是复杂一点的步骤,也能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地展现出来。我最喜欢它在介绍不同蔬菜“特性”时所用的那些比喻,非常生动形象,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这个蔬菜的烹饪要点。比如,它把某种菌菇比作“海洋的馈赠”,瞬间提升了这道简单素菜的“身价”。这种对食物的尊重和充满情感的表达,让做饭这件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它成功地将“吃素”这件事从一种“限制”转化为一种“探索”,让我对未来自己下厨的每一餐都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心。
评分作为一个追求效率的上班族,我最头疼的就是工作日晚上做饭的时间成本。之前尝试过很多Meal Prep的方法,但很多食谱对储存条件要求很高,或者放一两天口感就变差了。这本书的“蔬食常备菜”理念,似乎更贴合我们这种“快节奏但又要注重品质”的需求。它提供的很多菜式,即便是提前做好冷藏,第二天拿出来微波炉加热一下,口感依旧能保持得相当不错,蔬菜的脆度没有完全流失。而且,它还很贴心地提供了“如何判断常备菜的新鲜度”的小贴士,这对于储存新手来说非常重要,避免了因储存不当而造成浪费。我特别欣赏它在食材搭配上的平衡感,既保证了热量控制,又通过巧妙的烹饪手法保证了饱腹感,真正做到了“轻盈而不失力量”。
评分我对这类强调“健康”和“轻盈”的食谱书通常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就是味道寡淡,要么就是做法复杂到需要专业厨师的耐心。然而,这本《蔬食常备菜》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书中的设计非常巧妙,它似乎很懂现代人追求效率的心理。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蔬菜特性的分析,比如什么蔬菜适合快速焯水,什么适合慢炖入味,这种底层逻辑的讲解,让我不再是机械地照搬菜谱,而是能举一反三。举个例子,书里介绍了一款用香料腌渍的红萝卜,我依葫芦画瓢试了一下,那个风味层次感简直绝了,完全不像我过去随便炒炒的红萝卜能比拟的。而且,它并没有刻意追求那些稀奇古怪的进口食材,都是我们日常菜市场就能买到的普通蔬菜,这一点对于长期坚持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后顾之忧。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厨房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想尝试多吃点蔬菜,但总觉得备菜过程太麻烦,而且不知道怎么把素菜做得好吃又下饭。拿到这本《台版 蔬食常备菜》后,我简直是如获至宝。它不是那种只教你做一顿饭的书,而是教你如何提前准备好各种基础的、可以长期保存的蔬菜料理。比如里面提到的如何将根茎类蔬菜进行基础处理,然后用不同的调味方法来应对一周的伙食变化,这点对我来说太实用了。我试着做了书里介绍的几款“万用酱料”,那些酱料不仅可以搭配常备菜,还能直接淋在简单的水煮青菜上,瞬间让平淡的蔬菜变得有滋有味。这种“化繁为简”的思路,真正解决了日常做饭的痛点,让我感觉自己终于掌握了健康饮食的主动权。它不只是食谱,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指导,非常接地气,一点也不高深莫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