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木旋全书:从零开始真正掌握木工车削技艺
定价:79.00元
作者:理查德·拉凡著,吴晓芸、余韬译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304816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容易上手的木工操作,散发灵感的梦幻技巧,学习木工,从木旋开始。
内容提要
从车床的结构和操作讲起,以代表性作品的制作过程为基础,详细介绍了轴向车削、端面车削和掏空、面盘车削等各种曲面的车削、成型、修饰、磨光和完成的过程。作者通过1000余幅图片,循序渐进地将旋木所需的各种技术一一拆解开来,是一本真正可以跟着学的木旋书。
目录
部分 工具和材料 1章 车床及其组件/2车床/2车床组件/6第二章 切削车刀/9轴车削工具/9端面车削工具/10面盘车削工具/12木料节约工具/12第三章 辅助工具/14安全和集尘/14磨刀工具/15开料工具/17测量工具/18钻/19砂磨和表面处理/19第四章 木材/20到哪里寻找木料/21挑选木材/23发现木材的缺陷和问题/25第二部分 准备工作 27第五章 调校车床/28工作空间/28调校车床/29集尘/33第六章 标记和测量/35确定中心点/38轴车削标记/40面盘车削标记/41旋切需要的准确直径/42标深度/44测量深度/45测量厚度/46第七章 开料/48木料干燥和储存/50初步车削/51预切割/52轴车削坯料/53端面车削坯料/54面盘车削坯料/55天然边缘的木碗/56锯切原木/57裁切小型原木/58第八章 旋切木料的固定/60端面车削坯料固定/62面盘车削坯料固定/64嵌套卡盘固定/66轴车削坯料固定/68四爪卡盘/69真空卡盘/70第九章 刀具打磨/71用砂轮机磨刀/71用砂轮机磨刀前的准备/73刮刀刃口整形/75半圆刀刃口整形/75磨出刀刃斜面/76切割车刀的打磨/77直刃和近似直刃的打磨/78指甲盖形半圆刀和圆鼻刮刀的打磨/80精磨/82钩形车刀的打磨/83第三部分 轴车削 85第十章 轴车削技术/86轴车削使用的车刀/86车削的一般方法/87反弹和跳刀/88把木料车圆/90V 形槽/92球形/93窄球面/96拱形/97圆接头/98S 形/99第十一章 轴车削练习作品/100小工具手柄/101工具手柄/102带圆接头桌腿/105弯腿/108圆柱车削/111拆分车削/112细长作品车削/114第四部分 端面车削/115第十二章 端面车削技术/116粗车和整修端面/118平直端面/120圆顶形端面/121圆锥形端面/122S 形端面/124刮刀在端面车削中的应用/125球面形端面/126立体球面/127V 形槽/128小尖顶/128偏心装饰线 /129一组把手/132球形把手/134蛋形/136日月球/138第十三章 端面掏空和塑形/142预钻孔/145用圆刀掏空/146用刮刀掏空/147圆柱体掏空/148球体掏空/149肩下掏空/150深度掏空/150花瓶/152中空器皿/155高脚杯/158圆盒/162灯座/166第十四章 车削螺纹/169螺纹形状和木材的选择/170手工车削螺纹/171车削内螺纹/173用辅助工具车削螺纹/174螺纹的匹配/175木纹匹配/177调料瓶/178第五部分 面盘车削 183第十五章 面盘车削作品的造型/184面盘车削的练习作品/187整修和粗车/188整修表面和圆柱/188用圆刀做后的旋切/189在表面使用刮刀/190转角车削/192尖槽车削/193正面环形车削/194侧面的环形车削/196拱形车削/197奖杯底座/198相框/200圆凳/203第十六章 面盘掏空/206圆刀掏空/208用刮刀修整表面/210用刮刀粗掏空/212嵌套木碗/213寿司托盘/214木碗/216修整粗车的木碗/219自然边缘木碗/221封闭式作品/224第六部分 砂磨和表面处理 227第十七章 砂磨和表面处理/228表面预处理/229砂磨/229表面处理的种类/231选择一种表面处理方法/232表面处理的应用/233修理结疤和裂缝/234手工砂磨/234电动砂磨/235砂磨拱形/236砂磨轴车削作品/236表面处理前的准备/237砂磨自然边缘/237砂磨深孔和小开口容器/238表面处理的应用/239
作者介绍
理查德·拉凡,木旋领域的*大师,他因制作了很多艺术品级别的作品而闻名。他1970年投身于木旋制作——当时他还对此一无所知。从1973年开始,拉芬制作的木碗、盒子以及成套的轴车削作品被全世界主流的公共收藏机构和私人购买。拉凡在木旋技术和木旋教学领域均享有国际声誉。因为他的影响,超过450家手工木工坊成立了。他的经典教科书和教学视频影响了全世界范围的木旋技术和作品设计的发展。他携手汤顿出版社出版了《木工旋切》、《旋切作品》、《旋切木盒》和《旋切木碗》等著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很好,印刷也很清晰,这一点在翻阅时就让人感到很舒服。我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学习一些木艺的技巧,我对木头那种天然的纹理和质感一直非常着迷,而车削正好可以将这种美感发挥到极致。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介绍开始,逐渐深入到更复杂的技术。我个人比较关注书中关于木材选择和处理的部分,因为不同的木材有不同的特性,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成品开裂或者变形。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比如如何选择适合车削的木材,以及在车削前需要对木材进行哪些预处理。此外,书中还提供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为我提供了灵感来源,让我看到了木工车削的可能性远不止于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简洁大方,但又不失专业感。当我第一次翻开它,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知识的厚重感所震撼。我一直对木工车削技艺情有独钟,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资源,很多时候只能在网上搜集一些零散的视频和文章,感觉摸不着门道。而这本书,从最基础的工具介绍、安全须知,到各种木材的特性分析,再到各种车削技巧的分解讲解,都显得那么详尽和条理分明。作者似乎真的把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每一个步骤都配有清晰的图片,让我这个零基础的初学者也能大致理解。尤其是关于如何选择和保养车刀的部分,我之前在这方面走了不少弯路,看了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度让我非常欣赏。我迫不及待地想按照书里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去实践,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成为我车削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有几年木工经验的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能够提升技艺的进阶读物。市面上很多关于木工的书籍,往往停留在基础的木工工具使用和家具制作上,很少有专门深入讲解木工车削技术的。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下来。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梳理,更是对一些高级车削技巧的深入探讨,比如如何处理不同木材的纹理、如何进行精密的抛光、如何创作出具有艺术感的雕塑作品等等。作者对细节的把握令人惊叹,他会告诉你为什么在某个角度下切割更合适,为什么需要使用特定的砂纸来打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慢工出细活”的理念印象深刻,它强调了耐心和专注在车削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对于追求完美的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指引。这本书让我对木工车削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我的创作开辟了新的思路。
评分我一直认为,很多手艺的精髓在于传承,而这本书就扮演着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对传统手工艺充满敬意的爱好者,我特别看重书籍能否真实地反映一项技艺的内在逻辑和精妙之处。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使用过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直接、最扎实的语言,向读者展示木工车削的每一个细节。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步骤的讲解,非常细致,比如如何精确地控制车刀的角度和进刀的力度,如何通过不同的车削方式来表现木材的纹理美。书中还涉及到一些木工车削的安全注意事项,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项技艺的实践性很强,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会你“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你“怎么做得更好”,以及“如何安全地去做”。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木工车削世界,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深入学习和实践的决心。
评分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木工车削的书,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木匠,在你耳边娓娓道来他的技艺心得。我之前接触过一些木工书籍,但总觉得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浮泛,难以真正落地。这本书却不同,它用非常朴实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车削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的步骤。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述一些经典车削造型时,那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从最简单的杯子、碗,到更复杂的螺旋造型,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尺寸比例和操作要领。我尝试着跟着书里的图解,在我家那台老旧的车床上操作,虽然初期的作品有些粗糙,但那种从一块木头变成一件有形物品的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让你相信,只要有心,并且肯耐心去学习和实践,任何人都能掌握这门古老而迷人的技艺。它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创作欲望,让我开始对家里的那些废弃木料产生了新的想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