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問題鏈教學詳案》是中央財經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實施“主題教學”和“問題鏈教學”改革實踐的成果總結,是以“問題鏈”的形式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材體係轉化為教學體係,是一本更具實用性的教學詳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問題鏈教學詳案》將課程的教學內容確定為“大學之道”“理想之道”“信仰之道”“傢國之道”等十個大主題,以此來整閤提煉齣大學生成長中重要也容易在思想上産生誤解和睏惑的主要問題。
基本信息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第1版 (2017年1月1日)
叢書名: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問題鏈教學詳案係列叢書
平裝: 282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0236667
條形碼: 9787300236667
商品尺寸: 22.2 x 16.8 x 1.6 cm
商品重量: 422 g
編輯推薦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問題鏈教學詳案》將十個大主題轉化為相應的大問題,例如,“大學之道”轉化為“如何以充實的大學生活奠基未來?”,“理想之道”轉化為“如何補好精神的‘鈣'?”等。之後,又將每一個大問題細化分解為若乾小問題、子問題,這些小問題之間力爭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大問題的分解和細化、子問題的設計和解答中,將教學引嚮深入,讓教學既引人入勝,又彰顯深度,迴應思想政治理論課“上接天綫、下接地氣”的難題。
作者簡介
馮秀軍,中央財經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主要研究方嚮為民族精神與價值觀教育、公民與道德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曾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奬(人文社會科學)三等奬、第九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奬、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等。
目錄
專題一大學之道——如何以充實的大學生活奠基未來?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如何認識和適應大學?
二、大學階段應確立什麼樣的成纔目標?
三、大學階段如何確立人生發展的價值指南和參照?
拓展課堂
專題二理想之道——如何補好精神的“鈣”?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除瞭個人理想,我們還需要社會理想嗎?
二、為什麼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反映瞭我國廣大人民的共同願望?
三、如何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拓展課堂
專題三信仰之道——如何擰緊人生的“總開關”?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人為什麼需要信仰?
二、到底什麼樣的信仰纔是好的呢?
三、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共産主義信仰?
拓展課堂
專題四傢國之道——如何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傢?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國傢精神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二、為什麼說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三、在中國現實中如何踐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拓展課堂
專題五成我之道——如何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人是什麼?人生是什麼?
二、人為什麼活著?
三、怎樣的人生是值得過的?
四、如何學會與人生環境相處?
拓展課堂
專題六傳承之道——如何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為什麼說中華傳統美德具有跨越時空的永恒魅力?
二、如何對待中華傳統美德?
三、如何推進中華傳統美德的現代化?
拓展課堂
專題七明德之道——如何創造崇德嚮善的道德人生?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我們為什麼需要道德,需要什麼樣的道德?
二、如何看待當前道德領域的突齣問題?
三、如何投身崇德嚮善的道德實踐?
拓展課堂
專題八德法之道——如何法安天下德潤人心?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道德與法律如何共同維護社會秩序?
二、道德與法律的衝突起於何處?如何化解?
三、如何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閤?
拓展課堂
專題九法治之道——如何與法治中國共成長?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在人類發展史上,法律扮演什麼角色?
二、作為一名現代公民,我為什麼需要法律?
三、中國的法治發展道路為什麼不能照抄照搬西方?
四、如何在法治社會中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好公民?
拓展課堂
專題十守法之道——如何讓法治精神落地生根?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什麼是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
二、我國公民擁有哪些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
三、如何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拓展課堂
文摘
(2)破舊立新,民主共和。辛亥革命的爆發,是當時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振興中華深切願望的集中反映,也是當時中國人民救亡圖存而前赴後繼頑強鬥爭的集中體現。孫中山先生站在時代前列,“適乎世界之潮流,閤乎人群之需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高揚反對封建專製統治的鬥爭旗幟,提齣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政治綱領,率先發齣“振興中華”的呐喊,希望推動中華民族擺脫封建專製統治和外國列強侵略,推動中國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
(3)探索馬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的結閤。維新變法的失敗,辛亥革命的失敗……五四運動前後,馬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以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予中國知識分子以啓迪和希冀,走俄國的道路,堅持馬剋思主義理論指導,是中國愛國知識分子的自覺選擇,同時也是剛剛走上曆史舞颱的中國共産黨的必然選擇。以同誌為主要代錶的中國共産黨人對中國的前進方嚮有著清楚闡述: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無産階級領導,中國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
3.中國精神的升華與創新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瞭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走過的每一個曆史階段,都形成瞭代錶著時代精華的獨特精神。如全麵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繼承革命年代精神的同時,培育瞭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麵對睏難、麵對重大事件,培育瞭九八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繼往開來,中國精神依然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中華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一個重要保障,就是繼續高揚中國精神旗幟,大限度地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和港澳颱及廣大海外同胞,激發起愛我中華、建我中華、強我中華的愛國熱情。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這幾個字,本身就賦予瞭這本書一種學術上的分量和嚴謹性。我因此對書中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有著很高的期待。我個人一直對“思想道德修養”這個話題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常常覺得市麵上很多相關的書籍要麼過於空泛,要麼過於教條,難以真正觸及問題的核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更加 nuanced(細緻入微)的視角,去剖析思想道德修養的復雜性,以及它與個體成長、社會和諧之間的深刻聯係。比如,它是否會探討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思想道德修養的側重點有何不同?在現代社會,我們又該如何平衡個人自由與社會責任?對於“法律基礎”的部分,我也希望能看到它不僅僅是枯燥的法條羅列,而是能夠深入淺齣地闡釋法律的價值根源,以及它在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權利方麵的關鍵作用。我尤其想知道,這本書是否能夠幫助我理解,法律並非隻是約束,更是權利的保障,以及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閤法權益,同時也要自覺遵守法律,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試圖搭建起一種宏大的敘事框架。書名中的“傢國之道”和“理想之道”便足以勾勒齣一種麵嚮人生和社會的高度,讓人不禁聯想到那些關於傢國情懷、人生價值和遠大抱負的深刻探討。我特彆期待它能深入剖析,如何在現實的社會土壤中,將這些抽象的“道”具象化,使其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能夠指導個體行為、塑造社會風尚的鮮活力量。作為一名讀者,我渴望看到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曆史上那些為傢國大義獻身的先賢,他們是如何在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做齣抉擇的?又或者,在當今社會,年輕人該如何理解和踐行“傢國之道”?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們理清那些模糊的概念,看到在個人追求與集體利益之間,那條微妙而重要的平衡綫?我希望它能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帶領讀者一同踏上這場關於“道”的探索之旅,去發現屬於自己的“傢國之道”和“理想之道”,並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不至於在茫茫人海中迷失方嚮,而是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為這個時代貢獻齣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這份力量微不足道,也能感受到那份與社會同頻共振的意義。
評分我注意到書名中“傢國之道”和“理想之道”的錶述,這讓我聯想到一種更加宏觀的視角,它似乎不僅僅是關於個體層麵上的修養,更是將個體置於更大的社會背景和曆史維度中來考量。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將“傢國”的宏大敘事與“理想”的個人追求巧妙地結閤在一起的。它是否會提齣,個人的理想,如何纔能與傢國的命運緊密相連?或者,如何在追求個人理想的過程中,不忘肩負起對傢國的責任?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傢國情懷的切實建議,讓我們理解,愛國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行動,一種對國傢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同時,我也對“理想之道”的探討充滿期待。在信息爆炸、價值多元的今天,如何樹立和堅守自己的理想?這本書是否能夠幫助我們厘清那些虛無縹緲的幻想,找到真正具有價值和意義的理想? 我想,一本好的書籍,應該能夠引領讀者在思考“我是誰”、“我該去嚮何方”這些根本性問題時,找到一條清晰的路徑,並最終能夠將個人的理想融入到時代的洪流之中,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對它充滿瞭好奇,尤其是“問題鏈”這個詞,它暗示著一種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學習方式。我猜想,作者並非簡單地陳述理論,而是會拋齣一係列相互關聯的問題,引導讀者主動思考,逐步深入地理解“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這兩個看似獨立卻又密不可分的領域。我很好奇,這些“問題鏈”的設計是怎樣的?它們是否能夠巧妙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鮮活的認知,幫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道德原則和法律條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例如,在談論“思想道德修養”時,它是否會提齣諸如“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獨立思考?”“麵對誘惑時,我們該如何堅守道德底綫?”這樣的問題,然後通過層層追問,引領我們找到解決之道?又或者,在講解“法律基礎”時,它是否會設置一些與個人權益息息相關的情境,比如“在遭遇不公時,我們該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瞭解法律的邊界,對於我們規避風險有何意義?”我期待的是一種真正能夠激發思考,而非被動接受知識的閱讀體驗。如果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它無疑將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幫助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構建起清晰的認知框架,做齣明智的判斷。
評分從書名上看,這本書似乎觸及瞭現代人非常關心的幾個核心問題: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以及如何理解和運用法律。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更加貼近生活的解讀方式,讓那些原本顯得有些遙遠和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而易於理解。比如,在談論“思想道德修養”時,它是否會分析當代社會中,我們普遍麵臨的道德睏境?例如,網絡時代的匿名性對道德行為産生瞭怎樣的影響?社交媒體上的信息真假難辨,我們該如何保持批判性思維,不被虛假信息所誤導?又或者,在“法律基礎”的部分,它是否會通過一些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案例,來講解法律條文的意義?例如,在消費過程中,我們如何識彆和防範消費陷阱?在交通齣行中,我們又該注意哪些法律規定,以確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接地氣”的讀物,它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起一套清晰的道德認知和法律意識,讓我們在麵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時,能夠更加從容和自信。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成為一個有思想、有道德、懂法律的公民,不僅僅是為瞭遵守規則,更是為瞭更好地生活,為瞭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