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人”陈正达,从事设计20年,执教设计20年。“多维设计”“ 视觉治愈”“ 未来设计”……本书中,10大“ 设计之问”的提出、一场教学模型的构造、9次教学实验现场,都是他百炼“ 金课”的设计教育经验总结,更是他打破经验壁垒的创造张力体现。从他最初的“ 创造风格”到“ 驱动创新”,这不仅是一种变化,确切地说,更是一种变革。
##看着评论买了,但没有太多惊喜
评分##装帧设计倒是十分让人心动,作为入门读物还是可以翻翻的
评分##据说卖到脱销。做设计应该人手一本,为创造人类未来世界打打鸡血
评分##不错滴
评分##不错滴
评分##已经看到不止我一个人感觉里面应该放案例详解(已经被收录单独成册),本书更像歌功颂德,好几篇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学生反馈,感觉多少有点被骗! 不过唯独还是认可一下这种作为设计师关于人性关怀呼吁式的倡导!(这个方向应该多关注荷兰埃因霍芬设计学院)
评分##不错滴
评分##装帧设计倒是十分让人心动,作为入门读物还是可以翻翻的
评分##感谢支持!十年,有多久?足以让树木成林,让时代更迭。对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来说,过去的这十年是快速成长和变革的时期。我一直想以一些文字记录下这些,但也总是以琐事太多为由而搁置。今年借着疫情带来的“空窗期”,也便有了静下来梳理这十年设计教学变化的契机。十年前,视传专业设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工作室,起初我们在意同一门课程怎么上出新意,我视其为量变,后来索性连课程的开设都发生了改变,就是为了摆脱长久以来的匠气转而更关注设计的思维,这是随着时代应运而生的理念,大学教育要让设计师重塑个体的感知力。古语云:君子不器。思维不能拘泥于固化的“器”之中,我们的课程革新就是为了突破这些“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