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进美术馆打卡展览,我们应该如何深入艺术现场?
★教你如何“让脑子优先于眼睛、手指优先于手机去看展”,从“和美丽的作品拍张照片”进阶到“和艺术作品成为可以对话的朋友"。
★3大主题11篇文章解答看展小白的心中疑问,走进美术馆展览的台前幕后。
★沈奇岚、翁昕、 谢定伟、墨白等创作者、策展人、美术馆从业者和艺术评论家联合撰稿,解答关于展览的共性疑惑,提供看展的不同思路。
★另附博物馆巡礼篇,介绍世界各大城市的著名博物馆群,如北京798、上海西岸、柏林博物馆岛、东京六本木等。
——————
从“看展三步走”的保姆级教程,到走进策展人的幕后工作,这本书为对看展感兴趣而又不知在美术馆、展览中该看什么、怎么看的普通观众提供一份全方位的观展指南。
全书分为三大板块:“关于美术馆你可能不知道的事”“观展指南快问快答”以及“当我们在看展时,我们在看什么?”
第一部分介绍美术馆的幕后故事,如美术馆的历史、一个展览的诞生过程、观展礼仪等。通过采访不同角色定位的业内人士,用不同的角度呈现一个展览从0到1多方付出的努力,向读者揭秘一个展览的诞生。第二部分针对观众如何选择展览的共性疑惑,如策展质量、门票定价等问题,请业内人士为读者答疑解惑。第三部分由业内专业人士和业外看展爱好者分享他们的看展体验和经验,为观众提供更多看展的新思路。
——————
·把自己的心灵打开,不评判,不抱任何先入之见,尽可能地在展览中去感受、去建立和作品的连接。——沈奇岚
·我们无须强求自己认同博物馆的每个观点或是去喜欢上参观的每一个展览,而是可以借参观博物馆的机会,重新思考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翁昕
·若是遇到一件特别好的作品,你能直白地感受到一个很强烈、很震撼的东西,也许这个东西就会为你建立一些什么或者是推翻一些什么。——墨白
##博物馆美术馆的策展流程,幕后工作,,,如何判断一个展览的品质水准等等。 总之为了培养更深度理性的观看之道,寻求突破走马观花,令思考与视觉同步,最大化观感体验深度的观展入门认知书。 也可作为咖啡馆,展览馆,艺术中心书架书。
评分##不错
评分##收录了诸多创作者、策展人、美术馆从业者和艺术评论家关于看展的文章,但并不高深莫测,而是从最基础的问题讨论起,展览如何诞生,看展前、看展中的注意事项和需要关注的点,个人的体验,看不懂画怎么办,如何逐渐成为更加专业的看展人,整体上平实可借鉴,是很适合入门者的一本书,最后还有几个城市的美术馆巡礼介绍,可以收藏备用。
评分##很棒的一本观展入门书籍,科普展览的由来,如何辨别哪些展值得观看,以及观展礼仪,如何策展也有专业人士解答,甚至细化到展签的意义,第三章关于不同行业的人对观展的心得选取的角度很全面,既有认为通过某次观展能获得新的世界观,也有认为观展就如吃饭散步一样随意,并不需要赋予多大的意义,也有将观展当做一种心灵的治愈,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心态,对艺术的鉴赏力各不相同,观展总是有所收获的。
评分##前半部分比较实用。这是一本看展的入门介绍mook,从美术馆的历史发展,展览如何诞生,观展的禁忌到观展指南,如何看展签。后半部分邀请了一些美术馆从业人员以及艺术家来切身谈谈看展心得,我觉得个人体验过多,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最后附上了世界六地的美术馆清单。
评分##博物馆美术馆的策展流程,幕后工作,,,如何判断一个展览的品质水准等等。 总之为了培养更深度理性的观看之道,寻求突破走马观花,令思考与视觉同步,最大化观感体验深度的观展入门认知书。 也可作为咖啡馆,展览馆,艺术中心书架书。
评分##挺好读的入门书
评分##在打算去湖北美术馆之前读了这本书,以前觉得自己看不懂所以不敢进去,就算去也只是为了打个卡,就像开篇的小漫画一样。看完这本书有了信心也有了兴趣,看展可能和阅读一样,对于同一个展或同一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体会,需要自己慢慢去摸索,也是给自己一个开阔视野的机会。
评分对普通观展爱好者很有指导性,而对从业者而言就像参加了一场线上圆桌派!意料外在书中收获到一些新知识,果然艺术从业者的平台有建立必要,我们很缺少讨论全球展览、策展、看展方式的交流机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