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个男孩一岁到九岁的语言记录和绘画轨迹,如实地呈现了他对生命的好奇和追问,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天真和幽默,困难和翻越。虽然记录的是世界上的一个孩子,但唤起的东西如此普遍——犹如我们所有人的童年,重新被看到和听到。
★这是一个男孩一岁到九岁之间的语言记录,
也是在3000多天里发生的,1000多段亲子日常对话。
它让我们看到:
当一个孩子说的话,得到了认真回应,
没有被嘲笑或者纠正。
他就会毫无顾虑地、源源不断地说下去,
形成无数让人大笑、感动的独特表达。
★一段智慧、心灵的发展轨迹
呈现比我们想象的广阔得多、深邃得多的童心世界。
孩子使用的字词那么少,他描述的世界却那么大。
“妈妈,花开过了。”
“嗯。”
“人消失了,就和花开过了一样。”
“嗯……”
★部分全部以孩子的画作配图,
孩子信手而来的笔触,具有天然的形式美。
孩子日常中无处不在的创造力,
带我们回到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让我们借由孩子的眼睛重新看世界。
唤醒我们已遗忘的,对世界的惊奇与诗意。
★不是育儿书,
却让我们重新理解什么是陪伴与养育
对孩子的每一份好奇、颠倒、无厘头,
呈现了一种有温度、有智慧的回应方式。
##被推书博主骗了。装帧不错,干净简单,但内容充满了父母对孩子的滤镜,孩子说废话没什么,发到微博看看应该也不错,但作为出版物来说可读性和价值很低,不适合我。
评分妙趣横生。孩子的很多话真是别具创造性,不受成人世界界定的框框所束缚(比如可以把一切美的、好的称之为“甜”),但这份自由其实很容易受戕害。不仅如此,从这些母子对话中还能看到,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对生命自发的善良(蟑螂也是生命),这些在成长中其实都容易失落。能倾听孩子、容许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应该成为家长的重要特质,太多孩子不是没有话,但跟父母没话讲,因为他们在家里从未得到倾听。不过,难得的还不只是家长的呵护、倾听、记录,更难得的是意识到并愿意被孩子所改变,就像书中说的,“在叮当的鼓励之下,我变成了一个更真实和坦率的人了。值得高兴的是,我们都不必担心‘说错话’,无论是我,还是他。”
评分##无数压抑暴躁没耐性的时刻要不断提醒自己尊重另一个独立有趣且快速变化的生命体,用养花的心态来养一个孩子
评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听孩子的话,需要耐心的同时,更需要尊重!听懂孩子说话其实也是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很多话具有疗愈作用。
评分##看书看得深陷其中,不知不觉笑了起来。童言童语呈现了小朋友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读一读。
评分##书中的叮当以及他的妈妈虫虫,都是那么地真实可爱。
评分##无数压抑暴躁没耐性的时刻要不断提醒自己尊重另一个独立有趣且快速变化的生命体,用养花的心态来养一个孩子
评分##喜欢孩子天真无邪的语言,有时候真的会惊讶于他们的语言,好神奇。
评分##书中选用的小朋友手绘增添了视觉感染力,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