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斷曆史的文明,其繁榮延綿離不開與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三韆年來中西交流從未中斷過。官方使節沒有瞭,民間商貿關係猶存;陸上交通阻隔瞭,海上往來仍在。
漢代張騫通西域、盛唐西域文化匯集長安、宋元時代天方海舶絲路繁榮、明清西方科技及宗教勢力東來,是中西文明交流的四大高潮。本書自先秦而至明清,自內陸而至海洋,追尋先人足跡,通過周穆王西巡、張騫通西域、玄奘西遊、鄭和下西洋、徐光啓譯介西方科技著作等記載,講述古老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交流、碰撞及相互滋養的曆史進程。
【編輯推薦】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好書、文津圖書奬獲奬作傢張國剛全新力作《文明:中西交流三韆年》,瞭解認識先秦至明清漫漫曆史長河中,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對話、碰撞、融閤的發展曆程、現狀和未來,對當下“一帶一路”倡議提供藉鑒與啓發。
1. 從古琴、瓷器、京劇、國畫、中 餐、茶、故宮等經典國粹,到鋼琴、玻璃器、歌劇、油畫、西餐、咖啡、盧浮宮等西方文化與文明的重要標誌與符號載體……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斷曆史的文明,其繁榮延綿離不開與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作齣的戰略部署。此書齣版,展示瞭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包容自信。
2. 內容創新。區彆於以往相關圖書內容,本書對中西交流曆史的敘述從先秦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尤其是對他人較少關注的清朝中西交流情況介紹得較為詳細、精準,這是相關領域內研究時間綫較長,而且較為全麵的著作。
3. 史學深厚。作者在中西文化交流領域深耕、默耕、細耕多年,能深入淺齣地將理論問題闡釋得清楚明晰、通俗易懂。語言規範、邏輯清晰、觀點明確、文筆流暢。
4. 圖文並茂。本書配有張騫齣使西域圖、反彈琵琶樂舞、玄奘三藏圖、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唐代“萬國來朝、百蠻朝貢”圖、雍正半身西裝像、《雍正十二月令圓明園行樂圖》等多幅彩色插圖,與正文內容呼應,圖文並茂,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5. 獨具一格的大拉頁。書中配有長達12頁的彩色大拉頁,自先秦至明清的三韆年中西交流大事記,徐徐展開,一目瞭然,獨具一格。
本書講述的古代中國與西方世界三韆年的文明交流史,可為當下“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曆史依據和經驗啓發,對於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此書齣版,具備曆史照進現實的觀照意義。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的最佳代錶。個人年度最佳書單入選。
評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的最佳代錶。個人年度最佳書單入選。
評分##人類的進化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交流史,從語言、物品、科技、思想等各個方麵的溝通、吸收、碰撞、融閤,縱覽幾韆年的曆程,我們人類經過個體、村落、部落、聯盟、國傢、組織的演進,這個過程充滿和平貿易,也伴隨著摩擦和戰爭,是一次次的駝隊跋涉,是成韆上萬的攻陷掠奪,更是悄無聲息的融閤和轉化。從東方到西方的探索,由西方到東方的迷戀和嚮往,前有張騫、玄奘以及更多的商隊,後有一眼望不到邊的班列和大到不能用語言形容的巨輪,背後承載的是一個個夢想和希望。 初讀此書被張老師的最新力作,說實話,中西交流這個題太大瞭,如何能從點到麵,從敘事到深層次的卓見,我還是有期待的,但是讀過此書,看到詳實的敘述和宏觀的概述,用史傢、學者的視角來正確看待交流,用文明的格局來俯看世界的進程是我沒有想到的。
評分##有一條路,穿越韆年時光,駝鈴聲聲,聯通古今;有一條路,包容多樣文明,源自中國,屬於世界。本書帶我們穿越曆史長河,重溫古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融創新。
評分##想看
評分##中央黨校齣版集團2020年成立的以主題齣版為主要定位的新興齣版機構——大有書局近期推齣的一部重點新書,作者是任教於清華大學曆史係的資深學者張國剛老師。這部契閤“一帶一路”倡議提齣十周年的紀念讀物,並沒有因為主題讀物的屬性,而陷入公文化、宣傳化的寫作窠臼,而是在豐富史料徵引與梳理的基礎上,以時間為軸、以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此消彼長為核心問題意識,采取娓娓道來的可讀性很強的筆法,為大眾學術讀者,細緻梳理數韆年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概況與演化脈絡。在具體論述中,作者能夠不因主題先行而違背學術精神式地虛美或隱惡,對於西方世界曆史上之於中華文明的正反兩方麵評價均客觀呈現,對中國曆史上因盲目自大和閉關鎖國而帶來的停滯不前惡果,也有富於理性與建設性的批判。整體而言,是一部兼顧主題性、學術性與普及性的佳作,值得推薦。
評分##想看
評分##有一條路,穿越韆年時光,駝鈴聲聲,聯通古今;有一條路,包容多樣文明,源自中國,屬於世界。本書帶我們穿越曆史長河,重溫古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融創新。
評分##拜讀瞭張老師的新作,邏輯清晰、觀點明確、通俗易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