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的世界史

联动的世界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南塚信吾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文版序言:
关系的历史——在世界史的动线上复盘近代日本的发展轨迹(刘柠)

前言:联动的世界史
第一章 变革的时代——世界史中的幕府末期和明治维新(1840—1875年)
鸦片战争和欧洲改革
欧洲1848年革命与亚洲
克里米亚战争及其背后的亚洲
“亚洲大起义”及其影响
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影响
专栏1:万国史的登场
第二章 “民族国家”时代——世界史中的明治国家(1875—1890年)
俾斯麦的“和平”和亚洲的1875年
俄土战争与“柏林条约体系”
从西非到中法战争
非洲大起义与亚洲
专栏2:万国史的发展
第三章 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史中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1890—1910年)
从欧洲的“均衡”到甲午战争
从南非战争到义和团战争
德国进军中东与《英法协约》
日俄战争时期的世界
德国的挑战与《英俄协约》
两次“吞并”
专栏3:从万国史到世界史
结语:本土化的世界史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颠覆传统思维 令人耳目一新的分析方法

★历史学者、日本文化研究者刘柠、沙青青、王广涛一致力荐

★了解日本近代化的必读之书

#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历史

#世界变动与日本变革的联动

#世界史潮流在日本的本土化

#全球史视野下的幕末危机和明治维新

#条约和外交

#殖民统治和 抵抗

★世界各地在“关联”中以各种形式“互动”,世界历史的主导“潮流”不断蔓延,并按照当地方式“本土化”,不同地区的历史因此“联动”起来……

★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历史是利用世界权力关系的旋涡发展的,有时利用旋涡边缘的形势,有时利用旋涡中心的形势。

1840年代至1910年代,欧美列强积极扩张,各地民众运动此起彼伏。本书突破国别史框架,以国际关系史为基础,从全球史视角描述世界紧张局势的形成和转移,以及日本如何捕捉世界历史“潮流”,并将其“本土化”。

◆打通了从国别史、区域史到全球史的藩篱,在世界史的动线上复盘近代日本的发展轨迹。

——刘柠(作家,独立学者)

◆以全球史的独到眼光重新审视了幕末维新时代,以世界各地彼此的“关系”为切入点,解析了19世纪日本在历史大潮之中的演进过程,令人耳目一新且极具启发性。

——沙青青(历史学者,播客主播)

◆本书生动地阐释了欧美列强在世界各地的博弈如何给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近代化提供“国际契机”。

——王广涛(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南塚信吾提出的命题是关于世界史的“潮流”(如近代外交、通商、条约等因素)如何通过“关系”在日本“本土化”的——“世界史中的日本”,关注的是世界史去中心认识下的“联动”,类似于子安宣邦的日本近代化论中“日本主动将自己纳入世界秩序和世界史”的观点。作者指出,明治维新中日本主动吸收的世界“潮流”便是这种“本土化”的例子,同时也是近代民族国家在东亚通过“联动”而产生的例子。结论便是,明治宪法和近代天皇制,以及近代东亚的“巴尔干化”都是世界史的产物。江口朴郎的“橡胶气球”理论也贯穿着全书的论述,19世纪世界史的“紧张局势”在各地区转移着,每一次转移都给了其他地区一定的缓和机会。

评分

##以欧洲史的背景,重新审视东洋,很精彩。全球史的一种尝试。

评分

##以欧洲史的背景,重新审视东洋,很精彩。全球史的一种尝试。

评分

##作者南塚信吾提出的命题是关于世界史的“潮流”(如近代外交、通商、条约等因素)如何通过“关系”在日本“本土化”的——“世界史中的日本”,关注的是世界史去中心认识下的“联动”,类似于子安宣邦的日本近代化论中“日本主动将自己纳入世界秩序和世界史”的观点。作者指出,明治维新中日本主动吸收的世界“潮流”便是这种“本土化”的例子,同时也是近代民族国家在东亚通过“联动”而产生的例子。结论便是,明治宪法和近代天皇制,以及近代东亚的“巴尔干化”都是世界史的产物。江口朴郎的“橡胶气球”理论也贯穿着全书的论述,19世纪世界史的“紧张局势”在各地区转移着,每一次转移都给了其他地区一定的缓和机会。

评分

##以欧洲史的背景,重新审视东洋,很精彩。全球史的一种尝试。

评分

##不断收集信息,不断获取世界各地的动向,并加以利用。“日本的开国是在极其罕见的、对日本来说非常有利的国际关系中进行的。”

评分

##作者南塚信吾提出的命题是关于世界史的“潮流”(如近代外交、通商、条约等因素)如何通过“关系”在日本“本土化”的——“世界史中的日本”,关注的是世界史去中心认识下的“联动”,类似于子安宣邦的日本近代化论中“日本主动将自己纳入世界秩序和世界史”的观点。作者指出,明治维新中日本主动吸收的世界“潮流”便是这种“本土化”的例子,同时也是近代民族国家在东亚通过“联动”而产生的例子。结论便是,明治宪法和近代天皇制,以及近代东亚的“巴尔干化”都是世界史的产物。江口朴郎的“橡胶气球”理论也贯穿着全书的论述,19世纪世界史的“紧张局势”在各地区转移着,每一次转移都给了其他地区一定的缓和机会。

评分

本书生动地阐释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蝴蝶效应”——欧美列强在世界各地的博弈如何给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近代化提供“国际契机”。

评分

本书生动地阐释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蝴蝶效应”——欧美列强在世界各地的博弈如何给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近代化提供“国际契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