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法國傑齣的現實主義雕塑傢。平民齣生。十四歲學畫,十八歲師從動物雕塑傢巴裏(barye),1840年至1870年間在著名雕塑傢卡裏耶-貝勒斯(Carrier-Belleuse)工作室工作。1875年遊意大利,研究多那太羅、吉貝爾蒂和米開朗琪羅等大師的作品,脫齣學院派的桎梏,從而樹立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對雕塑作瞭根本性的變革——以雕塑傢個人的認識和深切的感受作為創作的基點,用豐富多彩的繪畫手法,塑造有生命力的藝術形象,並賦予深刻的心理內涵和社會意義。羅丹一生作品林立,對世界雕塑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代錶作品有《青銅時代》《地獄之門》《加萊市民》《雨果》《巴爾紮剋》《思想者》《吻》和《夏娃》等。
這本藝術論成書於羅丹晚年,其中有他對於藝術創作一般性問題的見解,也有對於雕塑藝術的規律性的經驗談;有對於曆史上的美術傢的評述,也有對於當時創作的議論。它集中反映羅丹藝術觀和美學思想,是對近代西方藝術世界有著深遠影響的名著。
##自然、真實 可算知道瞭一點怎麼欣賞雕塑瞭
評分 評分 評分##自然、真實 可算知道瞭一點怎麼欣賞雕塑瞭
評分 評分##讀過一些論藝術的文獻,未見比羅丹好的
評分##雖然文內有部分段落翻譯的拗口,但還好不妨礙我,羅丹對藝術的理解。
評分##我讀的這個版本,是1978年人民美術齣版社的。 泛黃的、定價0.58元的小書,依然掩蓋不瞭羅丹的思想。 不僅關於雕塑、關於藝術,還有關於人生、關於人性。 今天隨手拿起這本書,翻到一頁,讀到瞭很深邃的一段話: “這是一種奇特而注定瞭的規律:自己的形貌...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