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阳,1962年12月生于广州,父亲是印尼华侨,母亲是沈阳人。1963年随父母移居香港。晓阳十三四岁即开始写作,1978年以小说《病》获香港第六届青年文学奖初级组推荐奖。1979年以散文《祝福》获第七届青年文学奖初级组优异奖,1980年以小说《荔枝熟》获第八届青年文学奖小说初级组第二名,1981年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影系毕业,散文《明月何皎皎》获第九届青年文学奖第一名,另一篇散文《贩夫风景》获第二届香港中文文学奖第一名。
钟晓阳十七岁时写小说《妾住长城外》,之后与《停车暂借问》《却遗枕函泪》结集为“赵宁静的传奇”三部曲《停车暂借问》,先后在台、港两地出版,引起轰动,名盛文坛。另著有短篇小说集《流年》《爱妻》《哀歌》《燃烧之后》,散文集《春在绿芜中》,长篇小说《遗恨传奇》,诗集《槁木死灰集》。
此外,为王家卫、潘源良、林岭东等导演的作品编剧,兼做翻译,填词作品《最爱》入围第二十三届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绿芜,原指蔓生的乱草,但在春回大地之时,荒圃废园,也自有烂漫的春光。《春在绿芜中》所记的,正是春天在我生命中暂留之事。那夹带在风中雨中的花草讯息,鸟虫微语;那托付在云上海上的愿望纸鸢,鱼书小笺。曾是我侧耳倾听,陶然神往的;曾是我栏畔所思,窗前所盼的。曾让我的快乐之杯盛得满满的。
——钟晓阳《春在绿芜中》后记
《春在绿芜中》一书结集的,是钟晓阳创作《停车暂借问》时期前后所写的十四篇散文,记述作者在故乡中国东北、居住地香港和求学地美国密歇根的交游。除写当年各地的风物外,更多的是细笔描绘人情,写父母、写姊妹、写老师、写亲戚、写朋友,也写里弄之间的贩夫走卒,这些日常琐碎的情事感悟, 折射出人性的简朴与纯净。三十年后再版重印,钟晓阳特意在每篇文末加入后记,交代书中人物的后续生活,是为对消逝青春的追忆与怀念。
##我们是极端迷人的昨天 并且我们 今天将是更加毁灭。放在白蜡木书桌上 感觉无限搭配。装桢 书名当然还有文字 清新如溪水见底 磨圆的小石子 家人友人同学师长 种种人事 踩上去痛或通 都唤醒知觉。三重奏一并<淡江记>+<击壤歌>。时间从此无以为继。
评分 评分 评分##全书最不胜唏嘘的应该是后传了吧,尽管再回首也如永远的少女,但毕竟时过境迁,生命中很多以为天荒地老的事情原来也不过两三句话就能终结。钟晓阳明白自己的困顿,一如当初的放弃,情到浓时情转薄,但幸运的是曾经匆忙又热烈过。感激自己还有颗敏感的心。
评分##书名好,外加大头春作序,想也没想就买了,读完忍不住问一句,我十六七岁也是这般话痨吗?摘抄非常喜欢的一段:“世上的姻缘,有成的,有不成的,都总有一段绚烂的日子。姐姐如今正是身披绚烂。这时风霜雨露,动不动来骚扰搅混,晴有大晴,阴有大阴,因而喜时大喜,悲时大悲。它是开尽的花朵还要开,皱尽的眉头还要皱。然而我希望她更能面对和宝贵绚烂后的平淡,因为那才是更平实、更自然、更长久,才是真正的长相厮守。那时风雨静息,霜露消散,却是好花不瘦损,春花亭亭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