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中国文学教授。主要学术著作包括《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2005),《烽火与流星:萧梁文学与文化》(2007),《神游:中国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行旅写作》(2011) 等等。译著包括(英译中)《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2001)、《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2003),以及(中译英)《微虫世界:一部关于太平天国的回忆录》(2014)。
哈佛学者田晓菲从另一个视角论《金瓶梅》,原来这也是一本慈悲之书。《金瓶梅》里满目狼藉的穷山恶水,被作者打磨得块块砖石温润如玉。经她拆解,原书里充斥的滔天利欲和遍地污秽,簌簌摇落如枯叶,铅华后款款而出的,是女性秀致的发香和柔暖的指温,更是有容乃大极欲则衰的悲悯。
##金瓶梅真的跟慈悲没什么关系。作者对金莲的体察颇有可圈点之处,但偏爱确会蒙蔽人的双眼。反过来说,对玉楼的解读,倒可算做对竹坡的补足。文献梳理是实在好处,却非独有。
评分##入门级的。多读几遍《金瓶梅》,再回来看,就太一般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排版如此反人类,我居然还能耐着性子看完,足见意趣。宇文秋水是诚意的学者,尽管其实与这种按照章节回目梳理相比,我更喜欢格非那种主题式评论。“潘金莲的倒影”一题颇感兴味,期待日后有研究多说几句。
评分##金瓶梅的版本分为词话本和绣像本两种,这两个版本有明显的承继关系,但孰先孰后以及孰优孰劣,历来的研究者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早期的研究者认为绣像本是词话本的缩写版,是出版商为了节省成本而做的修改,而田晓菲却有着不同的看法,«秋水堂论金瓶梅»按照金瓶梅一百回的...
评分 评分##这本书是田晓菲个人读金瓶梅的读书笔记,没有多少自我发现和批评,大多数是其他人评论引发的后续思考和感慨。同时作者喜好偏向严重引导了她的看法,导致一些不公的评论。 个人认为没有读过金瓶梅的可以看看张竹坡点评本,可以从洁本看起,也推荐《漫说金瓶梅》,《金瓶梅西方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