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小說傢、劇作傢、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齣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迴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奬。
晚年的瑪格麗特·杜拉斯生活在疾病的睏擾之中,寫作、孤獨幾乎成瞭她生活的全部。揚·安德裏亞·斯泰納的到來為她打開瞭一扇窗,去呼吸,去迴憶。去揮灑最後的激情。痛苦的力量仍在,但已轉嚮瞭對人類命運的關懷。以情人的名字為題,這本《揚·安德烈亞·斯泰奈》亦如對情人的喃喃私語,八〇年的夏天,也因此充盈起來。
我們討論愛情會說,“不知道,就是這麼愛上瞭”,於是,愛情盲目地爆發,又盲目熄滅瞭,我們服從於生理性的盲目,並歡欣鼓舞地宣告我們找到瞭愛情,縱使愛情踧爾遠逝也隻得忍氣吞聲。揚對杜拉斯說,我要去理解你,理解你的全部,不是自你寫書之後,之後的我都知道,而是之前,之前的你纔是一切的核心、主因,因果鏈條的起始處。杜拉斯說齣一個名字,是虛構的,但這個名字一經說齣,這個和過去有關的故事就講完瞭,名字包含瞭一切,包含瞭二戰、婦女、猶太人,幸存的猶太小男孩,小男孩被屠殺的妹妹,他們被射殺的狗。她說,如果你理解瞭死亡,也就理解瞭愛情,死亡在愛情的不遠處,不斷靠近愛情,當死亡真正抵達愛情,愛情就不可質疑瞭。這是杜拉斯的秘密,並非秘而不宣,卻是寫作的一種驅動力。對愛情的理解造就瞭她的寫作,也間接地帶來瞭揚的愛情。
評分 評分##一些囈語,一些日記般的句子,一段半真半假的故事,捏閤起來,居然散發齣如此大魅力,杜拉斯啊杜拉斯……可惜海邊男孩的故事後麵感覺有點崩,否則又是一部我心目中的神作。“你很可怕。我常常怕你。我們周圍的人為我擔心。我覺得你越來越有誠意,但對我而言這太晚瞭,我再也無法阻攔你。正如我從來無法不怕你。你不善於消除被你殺死的擔憂。我的女友和熟人都對你的溫柔著瞭迷。你是我最好的名片。你的溫柔,它把我帶嚮死亡,你一定毫無意識地渴望給我的死亡。每夜。”
評分 評分 評分##孩子,他四處張望。他注視一切,大海、海灘、空茫。他有一雙灰色的眼睛。灰色。如同風暴、石頭、北方的天空、大海、物質和生活內在的智慧。灰色如思想。時間。過去和未來混為一體的世紀。灰色。 有時,我看見你卻不認識你,不認識,一點都不認識,我看見你遠離這片海灘,在彆處...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