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校注

花间集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后蜀]赵崇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4-10 平装 9787101104103

具体描述

杨景龙,笔名扬子、西鲁,1962年生,男,河南省鲁山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安阳市“名师工程”首批名师、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社科专家、市管优秀专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安阳诗词学会副会长,安阳作家协会理事。河南教育学院中文专业毕业,后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硕士课程,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国内访问学者,并于2004年11月晋升为教授。

赵崇祚,字弘基,甘肃天水人。五代后蜀人。后蜀开国功臣赵廷隐之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词选集的编者。编集《花间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温庭筠,共六十六首、孙光宪共六十一首、顾敻共五十五首、韦庄共四十七首,最少的是鹿虔扆和尹鹗,人各六首。编者赵崇祚自己一首也没有,序者欧阳炯只有十七首。这也可见选者赵崇祚的态度客观,毫无私心。

中国词史上第一部词总集《花间集》,对后世词坛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花间集》成书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940),在此后千年的传播史上,出现了较多版本,但迄无一个较为完善的的校注本行世,这对《花间集》的阅读,尤其是对于《花间集》的深入研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花间集校注》包括校勘、笺注、疏解、集评、附录等内容,弥补了词学研究领域的这一欠缺。

用户评价

评分

##关于版本一节讲的很详细,觉得图书馆是个大宝藏,各种版本收藏查看对比都是对当时选材的一些参考,也是后期宋词发展的一个铺垫和指南规范。

评分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李李里里里里(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61828981/ 《花间集》,后蜀赵崇祚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展现了早期词史上文人词的审美情趣,成为宋词的先声。花...  

评分

##为了纳兰在寒假里刷的。一边读一边抄写。其实开头大块的温八叉让我很想弃,又红又绿又粉的真的很腻。但是后来的毛,李,特别是“未收录”的那一些,特别清爽惊艳。值得提的是笺注真的特别棒。为什么又跑来标记。因为生日我要入广陵书社那一套,不要拦我。

评分

##关于版本一节讲的很详细,觉得图书馆是个大宝藏,各种版本收藏查看对比都是对当时选材的一些参考,也是后期宋词发展的一个铺垫和指南规范。

评分

##刚刚发现导师的注书开分了,9.2,真为导师开心,好怀念他的课。

评分

##【作者简介】顾农,1944年4月生于江苏泰州,1966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为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多年来著力于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的文学史及鲁迅研究。撰有:《中国中古文学史》、《从孔融 到陶渊明:汉末三国两晋文学史论衡》、《己亥随笔》、《四望亭文史随笔》、《诗人...  

评分

本来我是很看不上《花间集》里的这些女子的,莺莺燕燕没有自我,画栋雕梁没有审美,但是一首"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点醒了我。他们那个年代,爱一个人的代价,分别的代价,是我体会不到的沉重。而生命的短暂,又是我体会不到的脆弱。叶先生讲词讲的好,是因为她首先有悲悯心,有共情心,我原典读的少,整个心都是愚钝的。虽然说,现在我们受的教育是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但是在体悟艺术和情绪方面似乎并没什么长处。

评分

评分

##【作者简介】顾农,1944年4月生于江苏泰州,1966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为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多年来著力于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的文学史及鲁迅研究。撰有:《中国中古文学史》、《从孔融 到陶渊明:汉末三国两晋文学史论衡》、《己亥随笔》、《四望亭文史随笔》、《诗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