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與日本新聞

太平洋戰爭與日本新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前阪俊之 晏英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5-1-1 平裝 9787513316194

具體描述

(日)前阪俊之 Maesaka Toshiyuki

1943年齣生於日本國岡山縣,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1969年進入《每日新聞》東京總部工作。現為日本靜岡縣立大學名譽教授,研究方嚮為新聞學、IT傳媒學。主要著作有《傳媒統製——日本的戰爭報道》、《日本偉人奇行錄》等。

譯者晏英,江西省高安市人,2007年獲日本山梨學院大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早稻田大學公共管理博士學位。留日期間,曾榮獲日本Global Voices form Japan徵文最高奬。現任教於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任東京中文周刊《陽光導報》時事評論專欄作者、日本亞洲政治經濟學會會員。著有《從近代立憲主義的原理看現行中國憲法》(日文),譯有《醫療糾紛調解——糾紛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本書以1931年—1945年日本國內及中日關係方麵的重大曆史事件為綫索,詳細有據地敘述瞭日本主流報紙對這些事件的報道及其所造成的影響。“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珍珠港事件,對於這些扭轉中國、日本甚至全世界命運的重大曆史事件,當時的日本主流報 紙進行瞭怎樣的報道,這些報道又對時局造成瞭怎樣的影響?日本從野心膨脹到走嚮滅亡的曆史進程中,主流報紙到底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本應獨立客觀的“第四權”,為何一步一步淪為政客愚弄民心、推動戰爭的罪惡凶器?

從戰爭與新聞關係的角度,探討瞭輿論管製對於社會生活以及國傢走嚮的影響,運用大量原始資料,為讀者展示瞭那段特殊時期日本的政治、文化景況,對禦用報紙、犬儒媒體對日本侵略戰爭的推波助瀾進行瞭入木三分的刻畫,並揭示瞭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對於國傢乃至全人類的重要意義。

用戶評價

評分

##雖然作者強調新聞自由死後,國傢也會滅亡。然而讀後最大的感慨是,在缺少民主等權力製衡機製的國傢裏,當統治者、統治集團或集團中的強力者,極力相信“世界與我為敵”並執意與世界為敵時,任憑什麼力量也無法阻止它們走嚮瘋狂。甚至,所有無力的阻止還會讓它們變本加厲地走嚮...  

評分

##挺好的題材,要是真好好寫可能比這本書還多吧。嗯,戰時朝日的主筆緒方竹虎還是近衛新體製的支持者,大政翼贊會總務。戰後更是做到瞭自民黨副總裁,吉田茂內閣的副總理。嗯,鬍锡進未來的參考方案。

評分

##本書雖然考察的是新聞學與戰爭責任關係,但完全可以當作微縮的日本戰史來看,尤其是理智的文官如何一步步被皇道派挾持,最後自明治以來辛苦建立的憲政議會製又是如何經過五一五與二二六事件被徹底瓦解的。迴首那時的國內雖然亂,但日本國內政治體製的亂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皇道派不滿的首相就可以輕易被刺殺,內閣換瞭無數,彆說新聞界,有良知的政治人物都被陸軍一個個清除瞭,剝奪自由的法令一部部被頒布,報道真相的記者就把你充軍。隻能說,腦袋一根筋的軍部瘋瞭,最後的徹底戰敗與原子彈就是對那些罪惡的最好懲罰。最可惜的是裕仁天皇在某事件時明明還很理智,卻放任瞭軍部以皇軍之名為所欲為,加上很多真實的戰況也沒有被正確呈現,他最大的責任就是沒有及時遏製軍部的徹底瘋狂。

評分

最近的信息都和二戰重閤瞭。 這本書把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日本媒體做瞭一個梳理,但其實我覺得這個時間點應該再往前提一些。 在太平洋戰爭的很多關鍵事件上,很多不是日本政府的意識,甚至算不上軍方高層的意識,而是下層軍官的個人行為,比如張作霖暗殺,比如918,但這些行為卻最...  

評分

##新星齣版社怕是國內最差。論文抄襲拿到博士學位為何還能在國內當譯者。

評分

評分

評分

##來世尤可待,往事亦可追

評分

##“戰爭總是要血祭上‘新聞自由’,這自古以來就沒變”。作者用瞭翔實的史料、客觀的態度闡述瞭日本新聞自1931至1945年間的變化及其背後原因。從沒想過通過控製紙張數量也能進行言論統製,也從未深刻地體會到媒體之於公眾、政治的影響有如此之巨大。最後的譯者記很感動,曆史薄得像一張紙,以紙為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