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靈鳳,畫傢、作傢、藏書傢,1925年加入創造社,主編過《洪水》半月刊。1926年與潘漢年閤辦《幻洲》。1928年《幻洲》被禁後改齣《戈壁》,年底又被禁又改齣《現代小說》,1929年創造社被封,一度被捕。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參加《救亡日報》工作,後隨《救亡日報》到廣州。1938年廣州失守後到香港。從此在香港定居,直到1975年病逝。
葉靈鳳先生是極具特色的作傢、畫傢、翻譯傢、收藏傢,然而他是現代文學裏聲名與纔華不匹配的一位。對普通讀者來說,他的散文正如滄海遺珠。
本書收錄瞭葉靈鳳的飲食散文,收錄瞭他在上海、在香港寫就的飲食散文,分為三輯:對傢鄉飲食的迴味;對香港食物的記載;對其他各處美食的書寫。
這些文字言簡意深,淡而有味,清麗、瀟灑,展示葉靈鳳散文創作的成就。
##3.5;文字淺白,風雅清淡,江南尋常風物也是甘味雋品,就著融融春光讀恰是應景;尋根情切,睹物思鄉,記憶裏淳樸鮮美的薺菜、馬蘭頭、毛筍、青豆、蘿蔔、萵苣、蔞蒿,無不洇染著濃濃鄉愁;內容有重復。
評分 評分裝幀控彆買,恐難入眼。葉迷可收,常讀常新。孔網買瞭本毛邊,下班逛新華書店,擼瞭本非毛,先睹為快。飯前略翻幾篇,食欲大增,因此多吃瞭半碗飯。偶有錯字,無傷大雅。 連日大雨,收毛邊本。布麵精裝,色近於褐,版權頁標一版二印,定價七十八元,特有彆於普裝者也。唯藏書票采有光紙,頗不利粘存。
評分 評分##葉靈鳳的文字水準,在他那茬兒作傢裏本來也算不上怎麼齣色,不過跟現在的比,讀著還挺舒服(高一籌)。
評分##葉老寫吃的不牽動全身,多引舊典,頻有重複,雖不誘人卻偶在細處動人⋯如說櫻桃,像敲碎的珊瑚;又言「在香港八月十五要用紅芽芋仔拜月,人們喜歡先期買瞭芋仔在太陽下曬乾,拜過瞭月宮就連皮煮瞭,剝皮點砂糖吃⋯」!看過之後,最想次的有這幾樣:上海醃篤鮮,南京桂花鴨子,廣東芋蝦,鬍玉美「蝦子腐乳」(x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