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隆(OGAWA Takashi),1961年生于日本。1983年毕业于驹泽大学佛教学部禅学科,1990年毕业于该校佛教学专业博士课程。1986年9月—1989年3月,任北京大学哲学系高级进修生。2009年,获博士(文学)学位(东京大学)。现为驹泽大学总合教育研究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禅宗史。著有《語録の思想史——中国禅の研究》(岩波书店,2011年;中文版《语录的思想史——解析中国禅》,何燕生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禅の語録〉導読》(筑摩书房,《禅の語録》20,2016年)等。
禅思想史讲义》用课堂上讲课的形式和口气略讲中国的禅宗思想史,并介绍一些有关的日本禅宗思想。全书由四讲而成。第1讲:“北宗”与“南宗”——敦煌文献与初期禅宗;第2讲:马祖禅与石头禅——唐代禅的两大潮流;第3讲:由问答到公案,由公案到看话——宋代的禅宗;第4讲:“无”与“近代”——铃木大拙与20世纪的禅。
##一本清晰流畅的禅宗入门书,读得很顺。有几则公案很有趣,感觉相关名词可被转为意象,供写诗之用。最后一讲的后半部分,气质与之前大不同,但铃木大拙想将禅与当下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努力蛮好。
评分 评分##通俗易懂,是入门禅宗的不二法门,强烈推荐对禅宗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评分##按照作者的考察,禅思想的发展与变化是以这样一个问题展开的:“简而言之,是自然随意地、原封不动地、就这样直接肯定现实态的自身就是“佛”呢,还是先否定现实态的自身,在对现实态的自身的超越上找到作为“佛”的本性的自己呢?”无论是惠能与神秀及其后人的南北之争,还是马祖禅与石头禅的分化,到宋代公案禅的产生乃至日本道元对中国禅宗的批评都是在回应这个问题而做出的努力。看完此书,有一个感觉,即日本亲鸾的净土思想与马祖道一的禅思想只是一体两面而已。
评分##对于禅文化的源起和发展过程有了较为粗线条式的理解。 将其他宗教比喻为电视塔和受信者、将禅比喻为互联网,很好懂。
评分 评分##从禅思想发展的角度来阐释,论及到敦煌文献中的初期禅(西天二十八祖,东土六祖、南北宗的分化)、唐代禅(南禅宗在唐代的延续:马祖禅和石头禅,分歧点在于对现实态自己的肯定与否定)、宋代禅(禅的制度化时代,文字禅和看话禅兴盛,主要讲文字禅代表临济宗圆悟《碧岩录》否定无事禅,将公案看作没有逻辑的语言,主张参活句,圆环逻辑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对现实态自己肯定与否定的矛盾;看话禅代表大慧批判默照禅,主张不离日用地参活句中的“无”,看话禅形成后禅宗走到极限)、日本道元结合扬弃了本觉的唐代禅和始觉的宋代禅,提出“本证妙修”、后又论述了禅宗在日本的发展,沿着大慧的看话禅参究公案
评分##按照作者的考察,禅思想的发展与变化是以这样一个问题展开的:“简而言之,是自然随意地、原封不动地、就这样直接肯定现实态的自身就是“佛”呢,还是先否定现实态的自身,在对现实态的自身的超越上找到作为“佛”的本性的自己呢?”无论是惠能与神秀及其后人的南北之争,还是马祖禅与石头禅的分化,到宋代公案禅的产生乃至日本道元对中国禅宗的批评都是在回应这个问题而做出的努力。看完此书,有一个感觉,即日本亲鸾的净土思想与马祖道一的禅思想只是一体两面而已。
评分##学者研究,非佛教。把根据不时间,针对不同状况和根器建立的引导,说为思想史演进,看不到其中的内在一致性,不知种种方便下佛法核心从未真正改变,也不能改变的用意,这是非实修者之病。书里还是有一些有趣的、有启发的段落:白隐禅师发明的公案;日本禅宗内部参究公案的次第;还有讲到近代铃木大拙等人如何以禅思想回应西方文化,从而把禅文化推向世界等等,都是有意思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