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

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歐陽江河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8-9-2 精裝 9787541148743

具體描述

歐陽江河,原名江河,著名朦朧派詩人。1979年開始發錶詩歌作品,1983年至1984年間,他創作瞭長詩《懸棺》。其代錶作有《玻璃工廠》《計劃經濟時代的愛情》《傍晚穿過廣場》《最後的幻象》《椅中人的傾聽與交談》《咖啡館》《雪》等。著有詩集《透過詞語的玻璃》《誰去誰留》《事物的眼淚》、評論集《站在虛構這邊》,其寫作理念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詩壇有較大的影響。

本書為訪談錄,由九篇對話、三篇評論組成,為詩人歐陽江河所編。

本書收錄瞭中國第六代導演特彆是獨立電影導演對自己電影的剖析、對社會與人的價值觀的暢談,以及對自己從事導演生涯的迴顧等等。所談之電影,雖然多為小眾、小投資電影,少有上映之作,但堅持獨立電影的理念、不為票房所主導、反映時代特色、個人精神和底層人物生活的觀念,傳達瞭中國獨立電影獨立之精神。在電影産業欣欣嚮榮,卻又唯票房、過度商業化的今天,這部書中所訪談的上世紀90年代湧現的這批年輕導演的獨立思考和執著精神尤其讓人欽佩。現在我們已經很難看到這些“小眾”的電影瞭,書中訪談的年輕導演也不再年輕,正因為如此,記錄下他們的思考、他們的電影理念、他們的電影創作,更加必要。這一批獨立電影人不該被遺忘,他們是中國電影史不可忽略的一筆,這也是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

編輯推薦

本書通過訪談對話的形式,既介紹瞭中國獨立電影的發展,同時也涉及對具體電影的解讀。一部電影,帶給我我們的,不隻是娛樂,甚或更是為我們提供一種乃至多種的視角,使我們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思考人性的張力與局限、無奈,以及認知社會變遷的發展。

用戶評價

評分

##電影最初就是雜耍,雜耍就要有遊戲感,從事這工作得為快感,不為太多背後的東西,還原最初的簡單心態——賈

評分

評分

##在西直門楓藍國際的中信書店草草讀瞭幾篇。記瞭一丟丟小筆記。幾位學者評論電影的方式很值得學習。

評分

##3.5;差評如談話腔調“端著”、老生常談言之無物、令人尷尬等,並不能十分認同。1、受限於“時代”——訪談雙方與讀者處於信息不對等,彼時的創作環境與心態信念與今日之迴望幻滅之間肯定有落差。2、部分讀者可能對這些導演並不很知悉,在捋完作品序列後可能會更有感性認識。3、編者乃科長粉絲,篇幅過多(收錄《世界》長短版於此書有意義嗎?),加上婁燁篇的缺席,對“第五代”以降的整體感知有影響;最後一篇大佬們的彩虹吹捧,帶有明顯的文壇印記,過多仰賴文本分析或執迷於曆史/文化語境,可就連科長本人也說“電影作品是視與聽,不是文字”。喜歡排名:1、章明與徐楓水準相當,接話自然(後麵梅峰與徐楓也是,有較濃的學院風),章明對自身有清晰認識與定位。2、王超有較強思辨性,與其作品內涵一緻。

評分

評分

##名字起得很大,但內容很窄。

評分

##當看電影不再隻關注電影的戲劇性,那麼電影的觀感不會隻停留在錶麵的情緒,會進入更深層的情感,不斷的刷新自己的觀念,認知,那是一種很美妙的感覺

評分

##書本身很一般,幾篇訪談的質量也參差不齊。但多少還是能窺見不少導演的創作思維和態度,有的是一開始就擺明瞭要跨界玩齣位的,有的是一早就給自己描畫好瞭各種理論藍圖的,隻有少數幾個的話語間能看到幾分真摯和誠懇。但至少,那時人們還是可以公開談論盜版碟和社會批判的,甚至在某些導演眼中,盜版碟就是自己電影的正規發行渠道

評分

##視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