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津
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字藝術係,有多年知名互聯網公司的産品設計及管理經驗, 現為宜人貸UGD(User Growth Design)用戶增長設計團隊創始人及負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社區專欄作傢,UGD 跨界概念的提齣者和踐行者,曾擔任阿裏巴巴商傢事業部交互設計專傢 、網易電商(北京)UED 團隊主管。著有《破繭成蝶——用戶體驗設計師的成長之路》一書,該書在業內廣受好評,成為數萬同行的入門書籍。
微信公眾號:津樂道
孫 睿
碩士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係,現為創業公司閤夥人,擔任高級項目總監,曾擔任宜人貸UE 經理、項目經理。在産品設計、用戶研究、項目及團隊管理上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是UGD 設計增長思維的倡導者和踐行者。
互聯網下半場來襲,從業者需要做齣怎樣的變化,以應對風雲突變的大環境呢?本書主要講述“用戶導嚮”的設計師,與“業績導嚮”的産品經理,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新時代如何順勢轉型成“以産品價值為中心”的産品設計師的過程;作者結閤數年來從事互聯網産品架構和設計工作的思路,融會貫通,提煉齣順應新時代的互聯網産品設計內在規律,旨在幫助讀者在波濤洶湧、充滿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下,改變命運,不懼未來!
全書分為3篇,共10章。第一篇包括前3章,審時度勢地分析瞭互聯網大環境的變化,幫助互聯網從業者找準自身定位,並明確産品設計師這一新角色的職業進化路綫。第二篇包括第4到7章,詳細介紹瞭産品設計師的方法論,闡釋並講解瞭包含商業畫布、用戶故事地圖、用戶體驗地圖、MVP、産品定位等眾多熱門概念及一些原創新概念背後的關聯及實用技巧,幫助讀者瞭解在産品探索期如何把握産品方嚮、成長期如何明確競爭優勢、成熟期如何提升商業價值,最終和産品共同成長。第三篇包括第8章和第10章,探討瞭産品設計革新、提升産品設計效率以及産品設計溝通和成長等較為高級的話題。
本書延續瞭“破繭成蝶”係列圖書的一貫風格,語言平實生動、視野取材廣泛、案例貼近實際,圖文並茂,適閤處於不同成長階段的産品經理、用戶體驗設計師、産品運營人員等閱讀參考。
我是一名視覺設計師。入行8年。最初在一傢創業公司做快速迭代的遊戲産品,在我招聘設計師的時候,看到他們拿齣來的原畫作品是一方麵,我更傾嚮於那種自己對遊戲有一定見解和認識的人,我覺得他們會把自己的思考帶到最後的設計中來。我和我的設計團隊對設計的思考不是局限於用戶...
評分 評分##這本書不是寫的不好,其實裏麵很多的道理和方法是對的並且其實可以實際操作和驗證。但是問題在於作者的結構、錶達方式、案例,並沒有辦法很好的讓讀者感受到,有一些案例更像是一筆帶過或者是為瞭證明而證明(當然作者最後其實也說她自己的確是先搭建瞭理論框架,然後再填案例驗證)。更像是自我成長的經驗總結,隻能說希望讀者抱著不要苛求的心態來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評分##為瞭迎接互聯網下半場的變化,各角色之間需要打破傳統的界限跨界融閤,所以書的定位和觀點非常清晰,這種觀點對傳統的行業細分思維是一種很大的衝擊。由於篇幅所限不可能麵麵俱到,所以選擇瞭側重理念升級而非技能堆砌,想擴充具體的技能還是需要延伸閱讀其它書籍的,沒有任何一本書能成為萬靈丹。讀這本書需要沉下心來融會貫通纔能發現背後一整套新的視角和邏輯,如果隻是草草閱讀就隻能看到自己原有認知層級的東西瞭,那就有點遺憾瞭
評分##關於探索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的相關方法論寫的好厲害,這本相比上本更多的在闡述方法,而不是案例。有點太乾瞭的感覺,沒有特彆多例子就導緻沒辦法很好的理解作者傳遞齣的産品設計師的理念,雖然全文能感受到作者努力在創新這一新概念,但直至書的末尾也沒太覺得以産品為中心的設計師浪潮有多麼具備革命性。(另外這本真的做筆記和揣摩要更甚於第一本)
評分##不酷
評分 評分我是一名視覺設計師。入行8年。最初在一傢創業公司做快速迭代的遊戲産品,在我招聘設計師的時候,看到他們拿齣來的原畫作品是一方麵,我更傾嚮於那種自己對遊戲有一定見解和認識的人,我覺得他們會把自己的思考帶到最後的設計中來。我和我的設計團隊對設計的思考不是局限於用戶...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