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25
1976年生于台湾台北市,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历史组专任助理教授。出版过《医通中西—唐宗海与近代中医危机》、《台湾日日新—当中药碰上西药》、《近代中医的身体与思想转型——唐宗海与中西医汇通时代》等学术专书,另与其它学者合编有高中历史、大学历史经典阅读等教科书。
本书从医学史出发,聚焦中西医激烈冲突、论战的近代中国社会,力图重现一段中医在西医的科学实验和一步步占据国家卫生主权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自身的外感热病知识体系,来构筑一套中医式的传染病学,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医药可以发挥的空间。 作者不盲从西方理论,从传统文化中构思,创造从“重层医史”的视角出发的新研究。先铺陈出中西医论争的时代氛围,并细心地关照了近代中医在古典文献、日常生活养生抗病、医者志业和中西疾病观的对话等各方面的史实,展现了全面的视角。受现代医学影响,传统中医虽仍为民众信任,但其实有很多论述与临床技术其实是处在一种“准失传”的状态,多数中医不去重视,民众也不知道传统中医有何更强的能耐,国家投入也很薄弱,遂使传统医学的理论、技能的运用范围,愈来愈窄,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历史学研究不能与现实生活脱节,作者透过医史的研究,希望能唤醒中医们对自身体系的认识与自信,并期待更多民众与知识分子(包括现代西医与科学家)了解中医文化之价值,走出百年来“废中医”的阴影,扬弃刻板的印象,也为自己的实际治疗与日常养生,提供另外一种思考的可能性。
近代中西医的博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近代中西医的博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看不懂看不懂。各行如隔山。看了前三分之一。在细菌病毒没有被发现以前,中西医对个人的治疗还不相上下,甚至还能展开对话。可是,分界发生在细菌病毒被发现以后。现代医学不再只重视个体治疗,而把很多经历花在流行病的预防和处理上,所面对的对象变成了群体。中医还在讲因人分症之类的。
评分 评分余云岫该是爱中医爱得深沉,以至粉转黑。不过他说的有趣:文化低的信鬼神,有文化的就只顾辩义理了。这话嘲得很,几乎能解释中国迄今所有所谓知识分子为啥只能嘴炮却不能打。就中医,我的理解,温病和伤寒派天天斗法,争论孰是孰非,治病实践却抱古守残,和西医实践出真知,怎么打?本书作者选取几个断面来诉说中西医博弈(中医输了)倒也有趣,但是没解决一个问题:虽然中医不乏看世界的人,为何依然没有现代化?作者只说恐怕有社会文化问题,大抵如是。
评分##平时身边的人总是争论中医好还是西医好,重则“上纲上线”说你数典忘祖,挑了这本看了一下,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中医的现代化不是为了和西医争胜,而在于治病济世、造福全人类。
评分 评分余云岫该是爱中医爱得深沉,以至粉转黑。不过他说的有趣:文化低的信鬼神,有文化的就只顾辩义理了。这话嘲得很,几乎能解释中国迄今所有所谓知识分子为啥只能嘴炮却不能打。就中医,我的理解,温病和伤寒派天天斗法,争论孰是孰非,治病实践却抱古守残,和西医实践出真知,怎么打?本书作者选取几个断面来诉说中西医博弈(中医输了)倒也有趣,但是没解决一个问题:虽然中医不乏看世界的人,为何依然没有现代化?作者只说恐怕有社会文化问题,大抵如是。
评分 评分近代中西医的博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