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商务部、环保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先后承担多个国家重大、重点课题,担任多个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首席专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中国环境大使”、“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董筱丹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区域发展、发展中国家比较研究等。
本书为温铁军团队继《八次危机》后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记录了我国应对第1次通胀危机的真实经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既要应对民国延续下来的长期高通胀,又要处置经济发展所内生的新矛盾,正如作者所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终,中国共产党靠土改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靠增量农产品稳定供给压低城市物价,成功吸纳了过量增发的货币,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中国靠乡村土改缓解了通胀危机,而大多数没有开展土地革命的发展中国家至今仍难以从“发展陷阱” 中自拔。这些国家虽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在经济上却又陷入了困境。对比中国经验,探寻如何应对此前半殖民地经济遗留下来的高通胀,归纳其经验和机制,对深化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指导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甚至指导世界各国应对通胀危机,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年初在优酷上看了几个温铁军教授演讲的视频,非常喜欢温教授这种“价值中立”的不带意识形态色彩的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风格。最近看到这本温教授团队推出的讲述新中国成立1949-1952年应对经济危机的著作,感觉内容比听演讲要更加翔实,理解也更加深刻了。这本《去依附》,从土...
评分 评分##对建国后土改、社改、三反五反等政策的实施原因有了新的认识。没有经济学基本知识所以不知道借古讽今具体指导意义体现在哪些中国现有的经济问题上,但也算基本了解了一点。 这种没有一句废话且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真是太难得了。
评分 评分 评分##外行看个热闹吧。就是农村很重要,在中国没钱的时候实物发挥很大作用,实物哪里来,农村来。为什么从农村来,因为农村先有了土地革命,政府先控制了农村。然后利用农村优势,来救城市。书没有视频演讲通俗。 唉,从过年到现在因为疫情,一直很浮躁,每天不停刷微博,根本没有心思看书。今天算是重启吧,把在床头还剩一点的这本书翻完。前面看得还算仔细,后面真的是草草翻过,觉得越看越水。但是真心的。相信中国政府那么难都度过来了,现在面对美国的打压,会过去的。
评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描述了建国的之后的几年(1949-1952)中国遇到的巨大经济困难,并描述了当年中国政府在不断摸索中对这次危机给出的成功解决。在此基础上,温铁军团队分析了这次经济危机成功解决的内在原因,并希望通过这种分析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书名“去依附...
评分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挺好的,以史为鉴,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目前需要的是第二次“去依附”。不过再通俗点就好了。 1.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通过“和平”的方式获得了政治主权,却让渡了经济主权,形成了“主权负外部性”问题。 2.六七十年代的普遍贫困是“去依附”所产生的制度成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