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迪恩·格雷夫(Gideon Greif)
吉迪恩•格雷夫教授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两所机构担任首席历史学家和研究员,分别是以色列ShamOlem宗教及犹太大屠杀研究所,以及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犹太大屠杀教育项目基金会,同时也是以色列奥诺学院的高级研究员和历史学家。
在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和灭绝营研究领域,吉迪恩•格雷夫教授是世界级专家。他对奥斯维辛历史最卓越的贡献在于他的开创性著作《无泪而泣》,该书记录了“特别工作队”的历史,这是奥斯维辛-比克瑙一支特殊的犹太囚犯工作队,卷入大屠杀机制的运行当中。该书最早经由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现已成为一本国际畅销书,被译为十二种语言。
译者简介:
曾记,博士,副教授。
现任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国际事务系系主任、中东研究中心协调人。
本书首次披露了二战纳粹灭绝营中最为特殊的一批受害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特别工作队”是在纳粹实施种族灭绝的集中营中被挑选出来、被迫在毒气室和焚尸炉旁工作的犹太奴工。他们目睹了人间地狱般的杀戮场景,还被迫参与其中,同时也承受着外界的责难,身心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作者通过多年的资料采集和访谈(许多人是首次披露他们的经历),以丰富的细节和严密的逻辑,重构了“特别工作队”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煎熬,无声地控诉了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的反人类暴行。
##一月份大部头打卡。奥斯维辛之于犹太人是一个封印在他们心头永远也无法愈合的伤疤。在汗牛充栋的“集中营文学”里这本讲述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特别工作队”的书显得有些另类,作为集中营里专门处理(搬运、焚化)尸体的一个“工种”,他们无疑是最接近惨相的一群人,而更要命的是他们所接触的受害者恰恰是他们的同胞甚至是亲人。比起普通的囚犯而言他们的处境好像要优越一些,但在纳粹冰冷无情的体制和集中营工业流水线般的杀人体系之下,他们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听命,并想方设法存活下去,而只有集中营焚化炉烟囱一直冒烟,才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保证。在特殊的背景之下,去讨论是非对错是幼稚的。书的第一章最为突出,后面对当年“队员”的访谈有若干内容重复。
评分拿到这本书,不到四天就读完了,读前三章心情无比沉重纠结。 “即便是在必死无疑的时候,人们一般也不会反抗。” 全书均是以当事人回忆的方式展开,还原了奥斯维辛附属比克瑙灭绝营毒气室的真相,虽然在德军撤退前炸毁了焚尸炉,但是凭借当你在此工作的“特别工作队员”之口,...
评分 评分##“在大多数的情况中,解放的时刻既不令人高兴,也不令人轻松。因为大多数时候,解放的背后是毁灭、屠杀和遭受痛苦。”——普利莫·莱维 枪杀、毒杀、活埋、虐打、生化实验,纳粹对待犹太人的行径令人发指。残暴、血腥、丧尽天良,这是人们给纳粹贴上的标签,他们是被钉在德国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