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茲•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1924)
西方現代文學的鼻祖。
卡夫卡生前在德語文壇鮮為人知,死後卻引起瞭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代錶作《變形記》發錶於1915年,是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說。“卡夫卡式”小說沉重、陰鬱,錶達著一種無法解脫的痛苦,在非理性的外殼下講述著現實世界的睏惑。
1883年,卡夫卡齣生在一個猶太商人傢庭,父親的強勢是卡夫卡一生痛苦和壓力的主要來源。一方麵,卡夫卡希望獲得父親的認可,不停壓抑自己,學習法律,並成為保險業職員。另一方麵,父親對文學所錶現齣來的鄙夷,使卡夫卡既痛苦又憤怒。1919年,卡夫卡寫瞭一封近一百頁的長信控訴父親,而這封始終沒有寄齣的信,便是《變形記》的精神內核。
◆早上醒來,格裏高爾發現自己變成瞭一隻甲蟲。震驚、痛苦、無助統統襲來……
《變形記》是一則荒誕的寓言,用誇張的情節錶現殘酷的現實。卡夫卡所創造的那隻甲蟲,象徵著一種還未實現的極端可能,預兆著我們的未來。
◆看完《變形記》,從生活的壓抑中解脫齣來,長長長長地長舒一口氣。
◆《變形記》是卡夫卡的精神自傳!
◆卡夫卡的全部藝術在於使讀者不得不一讀再讀。——加繆
◆在人類文學史上,《變形記》是一麵鏡子,觀照著人在現代社會中的異化,那隻被認為是卡夫卡化身的甲蟲,成為無數被壓抑靈魂的避風港。
◆讀客經典文庫《變形記》4大必入理由!
1.收錄卡夫卡《給父親的一封信》,《變形記》的精神內核!
2.10副原創漫畫,《變形記》生動故事梗概!
3.全新譯本!
4.精裝雙封麵珍藏版!
##荒誕的故事,雖然我本身並沒有太多共鳴,但是描寫還挺入骨的感覺。很早就聽說過這個故事,一直以為這裏的“變形”是一種隱喻,沒想到居然是真的變成瞭甲殼蟲。ps: 一開始看那個葉廷芳主編的卡夫卡全集裏的版本,真是驚掉下巴,翻譯得準確不準確我不知道,但是中文不通順的問題也太嚴重瞭。
評分##那天午飯後 你依然漂漂亮亮 而我 卻成瞭蟲的模樣 可笑的腦袋上 有長長的須子 還有堅硬的甲殼 包裹著身體 我躲在黑暗的角落裏 忍受著刺鼻的味道 忍受每個人驚慌的樣子 我怕 怕爸爸一腳把我踩碎 怕媽媽顫抖著昏迷 怕老闆暴怒地打來電話 怕客戶們在門前 嘔吐不已 隻有妹妹 隻有...
評分 評分##封麵上的這隻蟲子齣現在瞭《變形記》的每一頁真的令人窒息。把變形記和卡夫卡寫給父親的信編排在一起是不錯的,但是湊成一本書真的不夠也不必。
評分 評分##硬裝帶金甲蟲噴漆,內容讀客坑人,一中篇小說加上一篇書信就成一本書賣瞭?不做成小說選嗎?每頁大篇大篇的空白,插幾張卡夫卡的畫或照片也比這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