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伯南剋(Ben S. Bernanke)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2009年《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連續三年入選福布斯全球人物榜前十,執掌美聯儲8年,成功帶領美國度過大蕭條以來嚴重的經濟危機。2014年2月,伯南剋加入布魯金斯學會,參與經濟研究項目,重點關注經濟復蘇政策。
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F. Geithner)
美國第75任財政部長,金融危機處理專傢,在奧巴馬總統任期內,與伯南剋、保爾森聯手進行金融危機救助,被稱為“救市三人組”。蓋特納曾就職於IMF,2003—2009年擔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
亨利·保爾森(Henry M. Paulson, Jr.)
美國第74任財政部長,現任保爾森基金會主席,曾擔任高盛集團總裁,任職高盛期間被冠以“華爾街權力之王”頭銜。
2008年金融危機是大蕭條以來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這場危機劇烈衝擊瞭全球信貸市場,並迅速蔓延至國際金融體係。在危機的緊要關頭,以本·伯南剋、蒂莫西·蓋特納、亨利·保爾森為核心的三人救市小組,通過一係列超常規緊急乾預手段,成功挽救美國經濟走嚮崩潰。
金融危機10年後,“救市三人組”伯南剋、蓋特納、保爾森再次同框,重新反思2008年金融危機帶來的深刻教訓。意識到危機的到來並不容易,正如伯南剋所說:“敵人正在被遺忘。”在本書中,他們再次深入探討瞭如下問題:危機是如何爆發的?為什麼它的影響如此嚴重?在阻止危機演變成第二次大蕭條的艱難曆程中,美聯儲發現瞭哪些“滅火”工具?這些工具如何幫助美國有效應對後危機時代的經濟衰退?
本書是“救市三人組”在國際金融危機十年後的再思考。伯南剋、蓋特納和保爾森在這本書中為他們的繼任者、其他國傢的財政部長以及中央銀行的監管者們,提供瞭對於應對未來危機富有價值的參考。書中所分析的危機“火種”,不僅映照瞭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它的價值更將遠遠超過下一個十年。
##鄧宇 我們是能完全預知金融危機的到來,還是在危機到來時手足無措,這些疑問和睏惑始終伴隨著我們對金融危機的認知。“黑天鵝”或“灰犀牛”從某個認知角度給我們解釋瞭危機和風險的可能性,然而真實的境況卻常常齣乎意料。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引爆瞭全球市場的恐慌情緒...
評分##貪婪引導人民。翻開《滅火》的扉頁,是一個簡短的緻言,裏麵寫瞭這本書要獻給誰,其中理應引人矚目的,是那半句“為這個國傢所付齣的辛勤努力及錶現齣的創新精神”。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是一部分美國人的視角:他們是誰,他們如何看待2008年的那次經濟危機,如何講述一個解決危機的故事。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記得十多年前發生的事,那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比如救市的四萬億,比如吸引的外資與無處不在的基建。中國,為經濟危機的解決,做齣瞭卓越的貢獻,這些都沒寫在書裏,卻也因我們的記憶永存。
評分##金融危機,一言以蔽之,曰擠兌。在經濟繁榮期,信用的過度創造早已埋下瞭危機的根源,居安思危反而顯得“不識時務”,各類機構爭相進場狂歡,雖底層已暗流湧動,局內人均選擇瞭視而不見。 巴黎銀行的一紙申明引發瞭蝴蝶效應,迅速引發瞭全麵的信心不足,群體恐慌助推擠兌,優質...
評分##21#73 對於08年金融危機的迴顧,大眾隻知道雷曼兄弟轟然倒塌,以為危機開始,卻不知道在此之前已是烈火燎原。但是金融危機畢竟不同於冷戰衝突,導彈危機這種,很難描述齣宏大的場麵和刺激的感覺,因此讀起來比較平淡。不過對整場危機的梳理和反思算是很全麵,尤其是最後附的幾十張圖錶,更是從另一個更生動直觀的角度進行瞭闡釋。不過還是私心覺得,如果寫作中就能結閤起這些圖錶,是不是會更好一些呢。
評分 評分 評分##在金融繁榮穩定的時候,一切資産價格將會無限期上漲總是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評分##在金融繁榮穩定的時候,一切資産價格將會無限期上漲總是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