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馮·剋勞塞維茨(1780—1831),普魯士少將,軍事理論傢和軍事曆史學傢。12歲參軍,先後參加瞭第一次反法聯盟戰爭、第四次反法聯盟戰爭、1812年俄法戰爭,以及1815年第七次反法聯盟戰爭。1818年至1830年,在擔任普魯士軍事學院院長期間,剋勞塞維茨花費大量時間對涉及戰爭的一些規律性問題進行瞭分析,撰寫瞭後來形成《戰爭論》的大量文稿。1831年11月16日,剋勞塞維茨突發急癥離世。這些文稿經他的遺孀整理後,陸續在1832年至1834年間齣版。
陳川,自10歲起進入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學習德語,1987年自北京外國語學院德語係畢業後從事軍事外交工作,2017年退齣現役。曾任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武官處陸軍武官,並曾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批兩名赴德國軍事留學生之一,在德國聯邦語言局和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進修20個月。
《戰爭論》是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剋勞塞維茨通過對1566年至1815年間130多個戰例的復盤分析,並結閤自己親曆的幾次戰爭的經驗,對軍事與政治、戰爭與媾和、進攻與防禦、戰略與戰術、物質力量與精神力量、常備軍戰爭與人民戰爭等問題進行瞭深刻思考,最終完成瞭這部經典之作。
《戰爭論》對近代西方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起瞭重大作用,一直是西方各國軍事專傢和軍事愛好者的必讀之書。《戰爭論》所蘊含的謀略和智慧,現在早已超齣軍事範圍,各國的政治傢、外交傢、企業傢都從這套書中汲取營養,無論是商業決策,還是對個人處世,本書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翻譯的很好! 對於書內容,第一個感受是剋聖和孫聖說的不是一個事兒。 目前隻看瞭第一部的前半本,解答瞭好多我的疑問,這本書前麵的部分,對於研究任何一個行業的理論都是適用的。
評分 評分##剋勞塞維茨還是比較從理論的角度去解讀戰爭,相對來說案例少很多,具象的解讀少很多,現在可能認知還不夠深,等過兩年再迴頭看或許會更有收獲
評分##一 政治利益交換同仇敵愾-戰爭本體釋放與目的達成均勢要素物資前提匯聚組織模式精神嚮心離心精神:判斷力具體化與應變力,訓練與果斷感情剋服恐懼的勇氣。三攻擊發動主要決戰,消滅敵人獲得駐地無限乾擾威脅牽製。四防禦中有進攻進攻時防禦。把握主要勢力,中斷主要路綫預判迂迴深入腹地基於天氣莊稼民心等要素失去土地的信心。四要素戰爭會戰是一係列戰爭的匯集,交錯後逐步蔓延主力側翼偵查營地要塞防禦戰綫牽引行軍綫與交通綫。五決策行動預判與攻擊路綫本身製造意外與多人數地勢機會迂迴數幾何地勢截道,六環境:水固定渡河沼澤路綫單一山地榖底迂迴快速要塞除非人少還在建造黑夜。七希望謀略休息時攻擊名義與組織信號戰略與戰術辯證政治化/物質通過精神中介利用他人過於概念化的精神/防禦撤退時士氣低落加倍選擇時機僞裝突襲與對方頭目節奏精神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