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羅伯特·S.韋斯特曼(Robert S. Westman)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曆史學係教授。韋斯特曼教授是約翰·西濛·古根海姆基金的獲得者;2008—2013年,曾擔任科學研究計劃的負責人,並且是其創始成員;2011-2012年度他被評選為Huntington Dibner科學技術史傑齣研究員。他投入瞭大量精力,研究哥白尼為什麼放棄、抵抗和抗衡傳統的以地球為中心的學說。他的重要著作 《哥白尼問題:占星預言、懷疑主義與天體秩序》(2011年)齣版後享譽世界,被公認為科學史領域中的經典著作。
譯者:
霍文利,就職於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主要從事媒介文化、媒介史以及西方曆史的教學及研究。著有《佛羅倫薩共和國的衰亡》,並翻譯《西方社會史》《如何應對憤怒的公眾》等作品。
15世紀的歐洲,人們仍然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波蘭天文學傢哥白尼提齣“日心說”不僅拉開瞭現代科學發展的序幕,還徹底摧毀瞭中世紀的道德觀念,改變瞭歐洲的社會、文化、習俗風貌。現在人們相信: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
但是,鮮少有人思考,在僅憑肉眼觀測星空的時代,哥白尼為何會提齣與實際感官完全不符的“日靜說”理論?在占統治地位的教會認定“地心說”為真理的16世紀,是什麼動機使哥白尼如此“大膽”地重新製定行星秩序?如此“激進”的哥白尼理論是如何幸存下來的?它的提齣帶來瞭哪些新的問題?隨後又有哪些關鍵的事件推動著這一理論的發展?有哪些重要的後繼者不斷完善這一理論體係?他們遭遇瞭哪些阻礙?如何與舊秩序的維護者進行角逐?他們之間關係如何?zui終又是如何促成這場漫長的顛覆?
本書作者耗時23年,梳理大量原始史料,厘清政治、社會、哲學、宗教以及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黑死病與占星術、天文學之間的各種關聯,揭示瞭“哥白尼問題”的奧秘。
##角度太有趣瞭
評分##要理解哥白尼或者其他科學傢,用今天的科學視角進行推測,有時候是非常危險的。唯一有價值的探索方式,應該是盡可能迴到他們所處的環境中去尋找答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就像看費爾南·布羅代爾《菲利浦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時的感覺,史料豐富、細緻,充分展現瞭曆史的厚度
評分##“本書作者耗時23年,梳理大量原始史料,厘清政治、社會、哲學、宗教以及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黑死病與占星術、天文學之間的各種關聯,揭示瞭“哥白尼問題”的奧秘。”
評分##把上帝拉迴到隔壁餐館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