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1952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女作家、编剧。 1980年,开始在中央歌剧院担任编剧。1985年,担任剧情电影《日出》的编剧,从而开启编剧生涯,并凭借该片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4年,创作的农村题材小说《杀人》在《收获》杂志上发表。2006年,创作个人首部话剧《有一种毒药》 ,该剧本获得第2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2010年,出版长篇小说《纸饭馆》。
今年是中国现代戏剧泰斗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
他的女儿万方出版了一本《你和我》,
首次讲述了父亲和母亲的恋情故事。
曹禺24岁即发表处女作《雷雨》,
30岁左右,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几部作品:
《日出》《原野》《北京人》……
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作家创作力的奔涌喷发,也和他的感情经历有关。
曹禺有过三次婚姻,
万方是曹禺和第二任妻子方瑞的女儿,
很长时间以来,她一直觉得父母情感是隐私,
尽管多次被询问,她从未谈起。
直到她下决心,
用最真实真诚的态度来写这本书。
《你和我》第一次收录了曹禺和方瑞之间的情书,
以及曹禺给女儿的信。
一条去北京专访了万方女士,
“我足足花了10年时间,
才有了面对真相的勇气,
写完这本书,挖出了深埋心底的隐痛,
我发觉自己变得比以前强大了。”
编辑 倪蒹葭
##不同人读这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创作者会读出创作者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创作的“真实”该如何理解,以及如何将痛苦代入创作。这本书于我而言更像是大陆版的《巨流河》,万方老师讲的是父母的故事,但我是也在这故事中讲述了那个沉重的年代,我几乎能从她的文字中摸到她的情绪。无疑,万方老师是敏感的,她更多的是以女性视角切入女性生活。她观察自己的母亲、观察好姨、也观察自己的妹妹,她从每一位亲密接触过的女性身上总结出了自己的情感,这是我在书中深刻感受到的。不知道是否还有别人感受到了。后人给一个人下定义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活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甚至连回忆都是痛苦的。有人为自由选择死亡,有人为苟活选择低头,人是复杂的、是难以理解的。一句并不是非黑即白或许有点老套,但如今真相真的就将要被这些人的死亡带走了。
评分 评分##一,书到货的前天晚上 有空了再去打卡 顺便看看咖啡店的拉花 现在先来读一读它 据说可以媲美《我们仨》 百度了戏剧大师的八卦 有了一丝不太好的想法 人无完人 看一看他的女儿怎么记叙他 二,昨天看到书的一半 曹禺和第二个老婆的女儿写的,某网非虚构类新书排名榜第一名,亲情...
评分##首先我要申明,曹禺的作品我自认为了解的只有《雷雨》,巴金的作品没有读过。买这本书完全是满足自己追星的快乐。请不要指责我的动机。 通篇读下来我得到的意外之感动是,曹禺和巴金之间的友情,绵长而真挚的情感,从书信里能看到,他们从青年到老年,维持了一生的友谊,有互相...
评分##在地铁上看得抹眼泪。因为爱,才有痛苦。准备把雷雨,北京人等找出来看一遍了 这是一本关于曹禺的传记,曹禺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写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都是中国话剧的传世之作。关于他的传记,也已经有好几本了。《你和我》与别的曹禺传记不同的是,这本传记是他的女儿万方写的。名人传记大多要讲究真实客观,从第三人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