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晶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助理教授。发表有《早期佛教译经与经典的书面化确立》《佛教官方译场与中古的外交事业》等学术论文多篇,译有《印度诸神的世界:印度教图像学手册》(中西书局2016年版)、《恐惧的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无聊的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等。主持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梵语、巴利语、汉语中的佛经譬喻故事对比研究”,参与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南道非汉语文书的释读与研究”等。
《缘起——佛教譬喻文学的流变》以佛教譬喻文学为研究对象,作者在掌握十二分教中譬喻的兴起与研究史的基础上,通过对印欧语言中的各种譬喻类文献及汉语大藏经中的譬喻类佛典的介绍,厘清佛教譬喻文献源流。结合因缘变文及其他文学作品,分析佛经中的譬喻类文献是如何一步步本土化,因缘思想又是如何渗透进古代士人的人生观构成的。在明晰以上种种后,作者总结了“缘”这种文学类型的跨文化迁徙过程及其对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大致能够感觉出来,本书的另一个题目或许是《中国俗文学的异域起源——以佛教譬喻文学为视角》。作者之所以提出“缘”,是希望多少打破和联通既有文类之间的一些缝隙,做一个新角度的梳理。正如作者所述,文学中轮回因缘的结构本身就是一个跨文化的迁移过程,作者主要是聚焦于印度到中国,其实它也漂洋过海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日本古典文学中此类型尤其多(以《日本灵异记》《今昔物语集》等“说话文学”为代表),所以这也是个贯穿南亚和东亚范围的链条。
评分##语文学训练典范,唐宋以来俗文学流传考,只是末尾将大部分故事都系于譬喻,尚有再核之处,明清文本来源既广,那么故事的发明者可能并不考虑那么多宗教的因素?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语文学训练典范,唐宋以来俗文学流传考,只是末尾将大部分故事都系于譬喻,尚有再核之处,明清文本来源既广,那么故事的发明者可能并不考虑那么多宗教的因素?
评分##从佛教的譬喻文学讲起,其中的因缘观念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材料非常丰富。前两章挺好的,后面讲得有点支离,不过仍然不失为一本好书。(作者的学术环境令人羡慕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