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们去了巴基斯坦

是的,我们去了巴基斯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晓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信出版集团 2020-12 平装 9787521723700

具体描述

杨晓

《北京青年周刊》主笔。2000年毕业,进入北京青年报工作,从事国际和财经报道,曾获中国新闻奖。2010-2011年,获得美国国务院全额奖学金(汉弗莱奖学金),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习深造,并在《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实习。2012-2013年,获得英国政府全额奖学金(志奋领奖学金),获伦敦大学城市学院硕士学位。2014年进入《北京青年周末》《北京青年周刊》工作,2018年获北京市委宣传部“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资助,开启“一带一路”探访巴基斯坦报道计划。工作之余,作为一名资深驴友,曾自驾从北京到莫斯科,环游美国和欧洲,完成以色列自由行等,游记文章入选《从北京到莫斯科》等书籍。;.;艺术家、摄影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北京青年周刊》摄影记者。曾为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纽约市长/彭博社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开云集团董事长弗朗索瓦-亨利·皮诺、尤瓦尔·赫拉利、马云、柳传志、王兴等数百位知名人物拍摄肖像。

巴基斯坦,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所在:一方面,因为与中国友谊深厚它被称为“巴铁”;另外一方面,我们仿佛又对这位铁哥们知之甚少。

巴基斯坦的人和土地是怎样的?他们跟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同?他们跟我们的文化有何不同?那里真的很危险吗?

45天从北到南,走遍巴基斯坦7个城市,老牌驴友杨晓与“阅人”无数的摄影师李英武,用笔和镜头记录了下自己所看到和感受到的所有。他们的讲述中,有一场旅行准备的事无巨细,从住宿、饮食、药品到穿戴、礼物、交通;有面对生活艰辛,依然能笑着说出“Life is tough, keep smiling”的优步司机;有让人惊喜连连的超高性价比别墅民居,一晚上只需要30美元,房东还给留下了自己的两位仆人;有参加过1990年北京亚 运会,仍珍藏着运动员证的大胡子警察;有大街上男人之间手拉手甚至还十指相扣,只是为了表达兄弟之情……

旅行的意义就是用现实约束想象,不是去想事情会是怎样的,而是去看它们实际上是怎样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一月底读完的书,终于有机会了解中亚西亚这些国家,书中的记录让我看到巴基斯坦人对于友谊的珍重,对于内心的表达很直接,“巴铁”无疑了。 巴铁居然“歧视”男性单身哈哈哈哈哈哈 单身男性在餐馆有专门的区域吃饭哈哈哈哈 有意思有意思 感觉说中东地区的旅游纪实文学不多,感觉应该有很多打破刻板印象的地方 对旅游文学和中东旅游人文感兴趣的朋友应该会很喜欢 虽然是个北京市委的项目 但是作者还是用心得去观察...  

评分

##"巴基斯坦人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如何探究巴基斯坦文化?""‘巴铁’有多铁?作者在本书中都娓娓道来。看完此书,让人对"巴铁"有了初步的理解,揭开了巴基斯坦在我们心目中的神秘面纱,作者用简单的文字讲述了他在巴基斯坦一个多月的所见所闻,朴实,但的确是为数不多的关于巴基斯坦的游记,看完真的很想也去一趟。

评分

##写得很烂真的 毫无深度

评分

##对巴基斯坦了解不多,作为入门读物在书中看到了多元、包容、热情的巴铁还是很新鲜的。军警护送也太酷了!但是感觉行文浮于表面,采访问题也雷同,基本就是流水帐游记,虽然读起来会比较轻松啦。p.s.巴基斯坦居然也有nando's 啊想吃了(。

评分

##就是纯游记而且是高端游记,作者接触的人都是社会上层人士,再点缀点到历史古迹游玩的经历。想通过这本书了解巴基斯坦的生活,是隔靴搔痒。适合写来发在播客之类的。集结成书浪费纸张。

评分

纯粹的游记而不是严肃的报告文学或采访实录,作者在个人吃喝上的讲究太多了(令人生厌,极少的采访里问题也缺乏深度,提供的信息量非常有限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