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国] 比尔·盖茨 陈召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信出版集团 2021-4-5 平装 9787521728330

具体描述

[美] 比尔·盖茨(Bill Gates)

技术专家、商业领袖和慈善家。1975 年,他和儿时的朋友保罗·艾伦共同创建了微软公司。目前他和妻子梅琳达共同主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他还发起成立了突破能源联盟,致力于推进清洁能源以及其他气候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他和梅琳达育有三个孩子,居住在华盛顿州梅迪纳。

比尔·盖茨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的支持下,他专注于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在本书中,比尔·盖茨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零排放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我们需要的技术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盖广泛但每一步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关于人类未来

要想阻止全球变暖,要想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人类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

关于技术创新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零排放都具备坚实的逻辑基础,但实现零排放的目标要基于创新驱动。

关于投资机会

“零碳”产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机遇,那些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的国家将是未来十几年引领全球经济的国家。

诚如比尔·盖茨在书中一再强调的,实现零排放并非易事,但如果我们遵循他给出的计划,这个目标定会实现。无论你是政策决策者、企业家,还是忙于生计的普通民众,你都可以贡献力量,一起帮助这个世界避免气候灾难。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归根到底 气候变化更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 而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当人类建立了一个复杂且完备的社会结构之后 这个结构将反过来阻碍人类的未来 (详见书评)

评分

比尔·盖茨花了10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这是人类未来10年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他指出,到21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可能变得跟新冠肺炎一样致命。而到2100年,它的致命性可能会达到该流行病的5倍。 要想阻止全球变暖,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人类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  

评分

##Quick note 如果不想慢慢看来龙去脉, 直接拿走三点结论: (1) 所有东西都会涨价, 这是离开化石能源的必然代价. 也许涨幅在200%-500% (2) 投入核能. 环境能/生物能可以弥补一小部分, 但稳定, 便宜, 24小时有效的非化石能源, 只有核能 (3) 生活方式必须改变, 无限制鼓励消费的路已...  

评分

##最近格外为环境问题焦虑,所以这本书的出现好及时,如果想了解各项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量和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应对策略,这也许算得上是最适合推荐的一本介绍了。因为篇幅不是很长,数据够清晰,但又不晦涩。盖茨原来这么擅长把数据转述为公众可理解的概念,对于问题本质的把握也很准确,尤其是他反复在提醒读者降低碳排放的方向不是不用能源,而是选择清洁能源,并该去致力于开发那些零排放的能源。为此他也不介意冒着舆论压力去倡导建造基于新技术的核电站,我想这样的勇气才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吧,当然更根本的基础则是他作为工程师对新技术的信心和乐观。因为有了这些解释,也终于让我不再因为看不清出路而迷茫了。力荐。

评分

评分

##在我所在的圈子里,大家都在推动或倡导“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比尔·盖茨这本书,纯纯的是另一条路——基于技术的解决方案。去年读的《改变一切》把基于工程的气变解决方案批驳的体无完肤,今年在读盖茨这个利用“绿色溢价”经济杠杆,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和政策倾斜就心存疑虑了。如果气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那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原则的方案能否解决掉这个熊孩子呢?这书看完另一个疑虑是关于中国气变谈判的,那么多问题都已经转向这里,不知道团队怎么继续理直气壮引领。我也暗自提醒自己该好好观察一下,说不定对俺们有用。

评分

##碳中和 绿色发展 经济 气候

评分

##Quick note 如果不想慢慢看来龙去脉, 直接拿走三点结论: (1) 所有东西都会涨价, 这是离开化石能源的必然代价. 也许涨幅在200%-500% (2) 投入核能. 环境能/生物能可以弥补一小部分, 但稳定, 便宜, 24小时有效的非化石能源, 只有核能 (3) 生活方式必须改变, 无限制鼓励消费的路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