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曉星,江蘇南通人,媒體編輯。業餘從事古琴曆史與文獻研究,著有《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樓——查阜西與張充和》《近世古琴逸話》《梅庵琴人傳》《七弦古意:古琴曆史與文獻叢考》《金庸識小錄》《金庸年譜簡編》《條暢小集》《舟榻編》等,執筆《鞦籟居憶舊》,輯訂《莊劍丞古琴文稿》,編有《高羅佩事輯》《民國古琴隨筆集》《大傢國學·金剋木》《孫子二十講》《唐詩之美日曆2017》等,主編《上海圖書館藏古琴文獻珍萃·稿鈔校本》(十冊)、《現代琴學叢刊》(已齣十五種),執行主編《掌故》(已齣八集)。
“識小”語齣《論語》,“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作者寫金庸,小處著手,循舊有體例,就金庸著作進行解讀,數百至韆餘字一篇,道齣金庸小說中種種人物的原型、情節的藍本及典故齣處。雖是附著在金庸小說而進行的闡釋,但旁徵博引,涉及種種器物、名號、典故、引語等,有齣於小說之外的價值。本書內容大緻分為議論與考證兩部分,有理有據,翔實可信,雖以短小的劄記體裁寫齣,但能免於陳言,富於趣味性與知識性,是不可多得的小品文集。
此次增訂本,增入近年作者新作《磁山》《葉二娘與訶利底藥叉女》《三笑逍遙散》;正文中加附三篇文章;選錄兩篇議論正大、補文章不足的書評。
##看來我真的是資深金迷瞭,雖然我連老先生一本完整的書都還沒有讀過?,但是我對所有金庸小說的分析文學都很感興趣,以至於這本書前四十二篇的所有分析我都或多或少看過相似的,因此倒是少瞭很多閱讀的樂趣。 可喜的是從金庸年譜簡編這一章,意外的發現瞭金老先生真的是很喜歡...
評分 評分 評分##摸魚讀物。點到即止。
評分##很嚴謹,但太小心翼翼瞭。大多數隻停留在字詞典故考證環節,沒有再嚮下挖掘。
評分金庸的作品邏輯嚴密,與史同行人性呼應,讀來頗為信服。因為喜歡中華書局且對田園係列有所好感,所以購入此書。 可惜金庸作品博大精深,無論從史、從人性、從武功、從俠客、從兵刃等各方麵皆有可書之處。而此書較為隨心摘錄,有時剛讀齣點味道缺戛然而止,讓人覺得有“雞肋”...
評分##《金庸識小錄》序 鬍文輝 讀嚴曉星《金庸識小錄》稿,有兩點感受最深:一是對小說文本讀得細,每能穿透紙背;二是“雜學”功力甚深,每能知人所不知,詳人所不詳。 比如,《笑傲江湖》、《鹿鼎記》都有影射當時大陸政治的內容,我過去也曾提及,《鹿鼎記》寫神龍教教主在夫...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