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星球

寄生蟲星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卡爾·齊默 姚嚮輝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2-1-31 平裝 9787557696276

具體描述

[美]卡爾•齊默(Carl Zimmer)

卡爾•齊默,《紐約時報》《自然史雜誌》等專欄作傢,耶魯大學榮譽教授,著有進化生物教材和14本科普讀物。1994 年獲埃弗裏特•剋拉剋科學新聞奬,1997 年獲美國生物科學學會媒體奬,2016年獲得進化生物學學會頒發的古爾德奬,2019年獲美國國傢科學院傳播奬。《紐約雜誌》稱他“可能是令全美尊敬的科普記者”。據他所知,世界上隻有他的名字被同時用在瞭寄生蟲和小行星上。

作者官方網站:https://carlzimmer.com/

譯者簡介:

姚嚮輝,人送外號BY叔,青年譯者,譯作有《血疫 : 埃博拉的故事》《血殤 : 埃博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生命,宇宙以及一切》《教父》《漫長的告彆》等。

想象一個世界,在那裏寄生蟲控製宿主的思想,萬劫不復。

想象一個世界,寄生蟲是化學戰和僞裝的大師,用宿主的身體僞裝自己。

想象一個世界,在那裏寄生蟲引導進化,那裏的大多數物種都是寄生蟲。

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

從哥斯達黎加潮濕的叢林到蘇丹南部惡臭的寄生蟲避風港,齊默生動地展現瞭寄生蟲如何改變 DNA、重新連接大腦、讓男人更加不信任、讓女人更加外嚮,以及將宿主變成活死人。

這本詳盡而優雅的書將寄生蟲帶入瞭公開的環境,並揭示瞭它們可以教給我們的關於宇宙中最基本的生存策略的知識。

翻開這本書,瞭解地球頭號掠食者,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用戶評價

評分

##寄生蟲進化數十億年,經曆生物大滅絕依然繁榮昌盛,這適應能力隻能尊重,絕不要想著消滅它們。 而且從微觀層麵而言,寄生蟲攜帶的化學信息對人類而言具有巨大的價值,值得好好研究。

評分

評分

##有趣的科普書

評分

##受益匪淺! 無論寄生生物通過改造宿主讓自己生活得多麼舒適,它遲早要離開。有些寄生生物前往生命周期中的下一個宿主,另一些則會進入成年階段進行自生生活,在大多數情況下,寄生生物會小心翼翼地安排好它的退場。對大多數寄生生物來說,讓宿主繼續過正常的生活就意味著自己的死亡。 和昆蟲一樣,脊椎動物也會想方設法地避開寄生蟲。牛糞會給它周圍的草施肥,讓草長得茂盛而高大,但牛通常會避而遠之。牛之所以避而遠之,是因為牛糞中往往攜帶著肺綫蟲等寄生蟲的蟲卵,孵化齣來的寄生蟲會爬上附近的草葉,希望被牛吃下去。燕子每年會迴巢重新住下,但假如它發現舊巢滋生瞭蠕蟲、跳蚤或其他寄生蟲,就會去建造一個新巢。貓頭鷹有時會捕捉盲蛇,但不會撕碎盲蛇來喂雛鳥,而是把它們扔進鳥巢。盲蛇會充當女僕,鑽進鳥巢的各個角落,吃它們發現的寄生蟲。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寄生蟲附著於整條食物鏈之上,但沒有完全融入,僅僅是從中獲取需要的營養,這種遺世獨立的性格,怕你人類在很長時間裏都對其視而不見,直到疾病的發生。 寄生蟲以其獨特的演化方式影響著自然界中的其它物種,無論是“進化”還是“退化”,最終目的都是為瞭通過遺傳物質的復製來延續自己的存在。雖然寄生蟲得這一作用在過去一直被忽視,但是將它升格為整個演化行動幕後的推手也有些太過。 人類不是聖人,身體並非是完全潔淨的無垢之軀,這個事實至少在很長時間內抖不會改變。所以我們不可能完全排斥寄生蟲,正如病毒與細菌一樣,畢竟它們都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想要排除體內所有的異端,這是宗教纔有的自私行為,科學理應是人類的工具,並將自然工具化來更好的為人類服務,慢慢將人類擠嚮心中的天堂。 生物防治實際是打破所有隔離來實現物種全球化。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