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06
图书介绍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郑小悠,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北京市第十二届青联委员。研究方向为清代制度史、政治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擅长历史文学、历史普及类作品的写作,已出版《年羹尧之死》、《清代的案与刑》、《九王夺嫡》(合著)、《英和日记》(整理)。
绪 论
一 对象、方法与思路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来源分析
第一章 部权特重
第一节 合法性焦虑下的清代刑政
一 为什么要追求“刑狱平”
二 成本与秩序之间
第二节 明清易代与三法司权力倾斜
一 明代的三法司分工
二 从分权到集权
第三节 雍乾时期的刑部机构改革
一 清初刑部的糟糕表现
二 雍正皇帝的问题意识与改革策略
三 乾隆年间的新局面
第二章 政务运作流水线
第一节 地方刑案覆核流程
一 文书到部
二 刑部主稿与法司合议
三 死刑案件的上奏与批答
四 地方错案的驳回与惩戒
第二节 刑部现审案件流程
一 人犯移送与主审官选派
二 审讯与定案
三 人犯发落
四 刑部狱政
第三节 秋审决囚流程
一 刑部核拟
二 九卿翰詹科道会议
三 勾到与减等
四 秋审的价值
第三章 技术官僚的理想国与乌托邦(上)
第一节 天下人命系于刑部之一官
一 司官的来源与任期
二 司官的“缺”
三 司官的“差”
第二节 回翔封圻,入掌邦宪
一 “六堂”人选的变化
二 “当家堂官”的权力与责任
三 管部大学士的地位
第三节 因其人而生权力
一 官吏关系
二 堂司关系
三 满汉关系
第四章 技术官僚的理想国与乌托邦(下)
第一节 日治案牍夜读律
一 刑部官员任职前的律学基础
二 刑部官员在部的法律专业学习
三 刑部官员的律学著作及其影响
第二节 敢学申韩号法家
一 刑部官员的自我期许
二 刑部官员的外部评价
第三节 刑部法律精英的末世变奏
一 刚毅、赵舒翘的通显与败亡
二 沈家本的旧迹与新声
第五章 天下刑名之总汇
第一节 重内轻外,势所必然
一 “部驳议处”制度中的刑部与督抚
二 刑部与地方法司的博弈效果
三 嘉道年间地方刑名系统的异化
四 部驳议处制度的崩溃
第二节 问案必用刑曹
一 刑部与都察院、大理寺
二 刑部与其他中央机构
三 刑部与九卿翰詹科道会议
四 刑部与钦案派审王大臣
第三节 法司依律,天子衡情
一 皇权主导下刑罚的“世轻世重”
二 政治与非政治案件中的皇权
三 皇权在刑名体系中的作用
结 语
附 录
附 文
一 死刑案督抚题本一件
二 死刑案督抚奏折一件
三 死刑案三法司议覆题本一件
四 督抚回应部驳揭帖一件
五 刑部现审钦案奏稿二件
六 钦差谳狱奏折一件
附 表
一 康熙《会典》所载刑部各机构设置
二 嘉庆《会典》所载刑部各机构设置
三 雍正二年春夏刑部上折司官情况表
四 雍正二年冬《缙绅全书》所载刑部司官情况表
五 乾隆五十三年春《缙绅全书》所载刑部司官情况表
六 光绪十一年冬《缙绅全书》所载刑部司官情况表
七 清代刑部堂官任职情况表
附 图
一 刑部呈行簿
二 司看秋审册
三 秋审不符册
参考文献
后 记
· · · · · · (
收起)
☆制度、人事、案件交织,绘刑部260余年沧桑变化
☆国法、人情、利益错综,窥清王朝统治的底层逻辑
☆传神写照技术型刑部官员,刻画法律精英们的精神侧影
☆细致再现刑部与其他中央部门、地方官员的往来博弈
——————————
本书综合编年体官修史书、各类典章、档案、文集、年谱、笔记等史料,对清代刑名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详细梳理。同时,在制度史研究中引入对人、事的考察,刻画了具有相当专业素养的刑部技术型官僚形象,由案件的驳议往来,再现刑部与其他中央机构及地方官员在法理、人情、利益交织情况下的多重博弈。
全书通过分析清代皇权在刑名体系中的环节性作用,揭开了有清一代如何提升刑名体系的运作效率,以维持全面制度化治下的政治与社会稳定,由此缓解统治合法性的危机。
人命关天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人命关天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命关天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人命关天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用户评价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细致考析有清一代刑部组织和职能的发展变化,纲举目张,条理清晰,将错综复杂的部门沿革与行政流程娓娓道来,令我这个外行(无论对清朝还是法制史)竟读得津津有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避免先入为主的价值评判,亦不以现代司法体制衡量比附清制,而是尊重历史语境,还原清代刑名制度的本来面目,广泛徵诸史料(特别是任职刑部的各级官员记录的亲身见闻),深入剖析具体案件的往复论议,全面展现刑部无论从部内建设、协调相关中央部门以及特别是处在地方督抚与皇帝之间的枢纽位置如何从各个层面打造和发挥自身「天下刑名之总汇」职能,借此提供一个观察清代政治与行政整体面貌的视角。对最后这一点,其实,作者已经在书中提供了若干令我击节的精辟见解。
PS 没打五星只因我对此领域素无积累,恐少见多怪之讥…
评分
☆☆☆☆☆
##清代政府行政以钱粮、刑名两项为基础。刑名一词在清代的语境中主要代指与谳(yàn,审判定罪)狱相关的政务。在地方,刑名事务有内地直省与边疆地区两种管理体制,其中直省由州县、府(道)、按察司、督抚组成;边疆地区则根据各自情况由理刑章京、驻防将军等组成。二者都以“...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杰作。法律史研究,不外乎制度和规范,但全书紧扣人事,从人员的选任、晋升、专业化程度以及职业活动与互动,呈现出非常完整的清朝刑部司法职能的全貌。相信这是对清代刑部制度研究和人事研究方面很久都需要参考的一本书。
评分
☆☆☆☆☆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人命关天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