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始末

三案始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温功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2-11 平装 9787108074850

具体描述

温功义(1915-1990),少有才名,长于诗文。1939年入香港《大公报》工作,被时任总编辑徐铸成誉为“玉树临风,才华横溢”,颇得胡政之等人赏识。随《大公报》迁回内地,办理《大公报》分销业务。1948年后定居重庆。解放后,因性情耿直和莫须有的罪名受到长期排挤,只得赋闲在家。不羁俗务的他反而尽情读书且“述而不作”,偶尔著文、翻译,也只限自娱不求发表。“文革”结束后,受重庆出版社鼓励,于1984年出版了《三案始末》,后又著有《明代的宦官与宫廷》(1989年)。温功义先生的著作,产量之少与质量之高同样惊人,很有些不世出的天才意味。

三大疑案,明末宫廷朝政缩影;党争戾气,中原王朝亡国种因

著名古代文化研究者、插画师“燕王WF”倾情奉献原创插画,

器物、服饰、建筑、礼制,皆有来历,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场景。

阎崇年、李洁非、马伯庸 重磅推荐

--

《三案始末》用不足十万字的篇幅,厘清了明史上最为纠缠繁复又影响深远的梃击、红丸、移宫三案。而在进入具体的“案情分析”之前,作者从帝权与相权的矛盾入手,到万历“造因”为止,从制度层面交代三案动因,从帝王层面交代三案导火线,将明代的皇权与相权,朝廷与宦官,以及三大案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相互联系等条分缕析,给读者呈现出一幅明末宫廷、朝政和社会清晰生动的立体图形。后又通过天启、崇祯两朝对此进行的连续翻案,更呈现出门户之争的面目,为明代亡于党祸戾气埋下了伏笔。

用户评价

评分

##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发生在明万历末年,是彼此相关的三个宫廷案件,影响却波及内廷、外廷,且影响时间深远。 作者并不是上来就阐述三案,而是从明朝的帝权与相权开始分析,然后又历数了明朝内监的祸害,把背景阐释清楚了,之后分析万历帝,然后才正式进入三案。 明末三案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马伯庸推荐语:旅途中读完《三案始末》,不长,十万字出头。作者文笔沉稳细致,非常舒服。开篇从明初皇权、相权之争入手,再叙明宫三案前因后果以及影响,一条线贯通始终,史事分割得明明白白,实是叙史良才。可惜篇幅所限,作者重在普及基本概念,未能深入议论,作为明史入门特别合适。读完之后,三案经纬了然于胸。

评分

##以三案为经纬,深入浅出的描述了明朝制度如何巩固皇权,以至政府颟顸不堪而难以维持

评分

##本书名字当中个【三案】,是对从万历末年到天启初年个【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个后宫变故个总称,个三件事体本身弗算复杂,放在之前或者之后个利维坦编年史当中,也弗属于惊世骇俗个事件,非但无法同玄武门之变之类相提并论,就是同19世纪初天理教冲击紫禁城个规模相比,也...  

评分

##作者解放前在大公报任职,解放后基本"述而不作",84年写本书,89年写《明代的宦官与宫廷》。 这本小书十一万字,不光说明白了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来龙去脉,还把明朝整体的政治格局说的非常清楚。 个人感觉作者颇有扫地僧风范:史学功力非常深厚,但是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