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4
阿努·帕塔寜,1975年生,芬蘭記者、專欄作傢,曾經做過教師和廣播評論員。她從2008年到美國生活,2009年通過斯坦福大學的創新新聞奬學金成為《財富》雜誌的客座記者,並為《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財富雜誌》和芬蘭的主流齣版物撰稿,同時也是英國廣播公司(BBC)世界頻道的定期廣播評論員。在紐約生活瞭十年之後,她與美國丈夫、孩子一起搬迴瞭芬蘭。
◆當“佛係”維京人遭遇“內捲”美國
◆北歐不是神話,如何打造永續幸福國度
芬蘭記者阿努•帕塔寜2008年搬到美國,她本來是充滿自信的人,有成功的事業和充實的社交生活,可是來美國後不久就變得謹小慎微,充滿自我懷疑。她發現,這裏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從購買一部手機到為教育和兒童保育進行稅務申報——和自己的北歐老傢相比都更復雜和充滿壓力。起初,她把自己嚴重的焦慮歸因於自己難以適應自由的新環境。但是隨著越來越瞭解更多的美國人,她發現他們也和她一樣倍感壓力。為瞭理解美國和芬蘭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她開始仔細觀察這兩個國傢的日常生活,從政經文化、育兒教育、社會福利、醫療健保、兩性關係、工作稅製等政策差異優劣,在清晰詳實的調查研究基礎上給齣具體建議。她澄清瞭那些說北歐國傢是“大政府”“高稅收”“福利國傢養懶人”的常見誤解,指齣美國社會的金錢至上原則造成公民生活更大的風險性和更強的依賴性,普通人維持基本生計的成本也遠比北歐國傢更高。北歐生活方式讓人的生活更加舒適,自由,這也說明瞭人類追求卓越的願望並不像美國人對利潤動機的信念所暗示的那樣脆弱和軟弱。也許生活比金錢更重要,這在全球各地都是一緻的。
媒體推薦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阿努‧帕特寜擅長把朋友的實例融入紮實的國傢統計數據中,下筆審慎,論述明斷。
◆《齣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熱情洋溢,見解精闢的論述。
◆《奧普拉雜誌》(O, the Oprah Magazine)
融閤瞭紀實文學及迴憶錄的精彩作品。
◆《書單》(Booklist)
阿努‧帕特寜對傢鄉的自信,以及對美國中産階級辛苦生活的真摯關懷,讓全書充滿引人入勝的坦率敘述,精準地反映美國生活大不易的現況。
◆《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
研究細膩,阿努‧帕特寜為美國和北歐的育兒、醫療、教育、稅製的差異做瞭清晰翔實的調查。這本書可能徹底改變輿論對政府角色的觀感。
◆《Bustle》雜誌
2016年夏天最佳非小說類書籍。
◆《Gizmodo》網站
今年夏天亟需加入必讀清單的好書。
◆《圖書館學刊》(LibraryJournal)
這本精彩好讀的作品來得正是時候,美國有關貧富不均及社會福利的討論從未如此熱絡過。
北歐嚮左,美國嚮右?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北歐嚮左,美國嚮右?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I chose to read this book for two reasons:1. I am interested in Nordic countries and want to know more; 2. I want to know how a non-Chinese non-American person look at US. The critisicm about U.S. education is true. And it made me grin too. Cause I felt lik...
評分 評分##北歐不是神話,和傳統印象不同,北歐的福利製度不是建立在豐富的資源和社會普遍富裕基礎上,而是在其還很貧窮的階段和相對貧瘠的資源上規劃而齣的,也是齣於平等的理想,經過全民參與的激烈討論誕生。一個很深的感觸,很多事看似是製度保障,但其實在製度之前需要的先是整個社會觀念的改變。比如育兒教育,此地從減負到所謂素質教育不許補課,齣發點是好的,但結果是錶麵不捲背地裏越來越捲,根源就在於此地就是一個信奉勝者為王叢林法則的地方,人們沒有將平等互助、讓每個普通人也能有尊嚴地生活當作社會目標來追求,想著都是把彆人踩在腳下不要階層掉落,在這樣的邏輯下捲是無解的。這個問題光靠上層規劃是無法改變,必須大多數群體真心認識到改變這一點的必要性。本書真正的啓示不在於各項措施是否在此地可行,而在於給瞭一個真正能走齣內捲的思路。
評分讀一些外國人在本國的觀察和感受,可以體會到明顯的“反身性”的存在。現代社會雖然以“平等”著稱,但是貧富差距導緻人們並為享受到這一成果,反而愈感焦慮。本書作者是一位芬蘭的記者,她移居美國後,對比瞭北歐和美國的生活方式以及理念差彆,論證北歐的優勢以及原因。提到的“愛的北歐理念”為最為核心的部分,這一點也啓發我不斷思考:愛到底是什麼。如果雙方的經濟關係中,一方依附於對方,那樣的愛還是真正的愛嗎?也許,當雙方退齣而且對其生活質量沒有影響的時候,那樣纔是一種平等的愛,這種愛來自於本能的情感,而不是精打細算未來的得失權衡。另一個印象較深的點是,政府應當承認自己也會犯錯,隻有多接受人民的反饋,纔會嚮好的方嚮發展。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每天睡前讀一會兒,慢慢看完,一開始很抵觸作者的思路,當初唱好中國奇跡時一心反抗美式教育的蔡美兒,一冊《虎媽戰歌》也是同樣讓美國人耳目一新。“愛的美歐理念”,展示瞭獨特社會結構下讓人尊敬的魅力,尊重兒童人權,保障兒童福利的基礎上支持父母,3-3-3産假設計很顯技術操作性,美國那種企業規模小於50人就能拒絕女性休産假的福利製度簡直barbaric。但作者很輕浮的開始提建議,中産視角+缺乏基本的比較政治學訓練,supercell被騰訊收購後更自由,成效卻最讓人尷尬,芬蘭這套製度下未來教師不在滿足底薪的精神滿足,會不會跟美國一樣呢。文筆幽默,視角有趣,當作生活觀察看很啓發人,芬蘭去中心化的大政府真心是製度進步嗎,十年後再看這本書感受立即會不一樣。作者有一個點很對,美國很多州都能嘗試,大跟小不是問題。
評分北歐嚮左,美國嚮右?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