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7
肖铁,北京人,1979年出生,芝加哥大学博士,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比较文学系副教授。著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集若干,译作有卡佛《大教堂》和巫鸿《废墟的故事: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 首部关于现代中国群众书写的深度研究,勾勒“群众”话语的脉络,探索现代知识分子与“群众”的相遇和融合
· 巫鸿、杜赞奇、黄子平、孙江、毛尖盛赞推荐!
————————
此书在我的阅读史上有着重要位置,因为它第一次使我认识到为什么现代是“群众”的时代,“群众”就是现代性。肖铁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理论翻译和视觉文化的分析,清楚显示出“群众”的崛起是中国从传统王朝到民族国家转变中最激动人心的核心叙事之一,不但成为文学家和艺术家不断建构的对象,也通过这种建构获得了超越个人的主体含义,并以其内在的不稳定性造成浮动的张力。 这些讨论对于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以及思考当下社会和文艺创作都有鲜活的意义。
——巫鸿(美国文理学院院士)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类趋于聚集,但历史上社会精英大多质疑这种群体。肖铁相当敏锐地指出,在中国的“现代”时刻,权威知识分子试图将人群转变为“群众”——一个自然、顺从地为实现国家进步目标而努力的群体。
群众活动的不稳定现实必然会躲避这类书写的限制,肖铁扎实的研究展示了心理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分子对归属于群众的矛盾心理。即使是当他们义正词严地构建群众“真实声音”的时候,知识分子们的忐忑不安、进退维谷也常常溢于言表。这本书恰逢其时:在世界各地,民粹民族主义的时代再次来临。我们有必要读一读这本关于现代群众起源的杰作。
——杜赞奇(杜克大学东亚研究教授)
“你不问我,我是知道的;你若问我,当我试图回答时,就不知道了。”奥古斯丁这一关于何谓时间的句式无疑可以套用在对何谓群众的诘问上。在众多现代性概念中,似乎还没有哪个概念比群众更难界定的:看似复数实为集合单数,貌似具体实则抽象,既是沉默的被写体亦为能动的暴力装置。作者通过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心理学文本,以美妙的笔触揭示了群众所内涵的现代性悖论。从概念史研究的角度看,本书充满张力的叙述还引申出相反相成的何谓个人的概念,读罢令人掩卷沉思。
——孙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历史学院教授)
————————
中国从王朝帝国到民族国家的转变中,群众作为中心概念,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思考自我和国家,探寻启蒙与革命的想像载体。本书通过对小说、哲学、诗歌和心理学论著的细读,分析现代中国文化与政治想象中群众的核心性和历史性,更把中国群众话语放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全球知识语境下,挖掘被忽视的跨国互动和差异。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综合文学研究、思想史、批判理论和人类科学史,凸显现代人类科学知识的形式、新兴艺术的表现和不断变化的政治诉求之间的纠葛。
现代中国群众话语激发主体性,鼓舞行动,既促进也限制了关于团结的表达,因此同时扩展并约束了大众政治兴起时期政治的地平线。作为第一本关于现代中国文学和思想中群众美学与政治的深度研究,本书审视革命时期现代群集想像的许诺和羁绊,并放眼于后革命时期集体生命的重新思考。
群众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群众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对群众在近代历史中非常优秀的概念史梳理。当所有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都希望去代表群众时,群众就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界的象征。卢梭让公民的概念代替了上帝的位置,那么在这里群众也成了近代史所有政治意识的“上帝”。只不过这个上帝只能是君临而不统治的存在,只能成为一个朝堂的样板。当肖铁在第五章写到如同斯皮瓦克的问题:“庶民可以发声吗”,实际上是把主旨推向了高潮。如果没有一个个体意识的出现,那么群众只能是袋子里的土豆而被各种知识分子所决定,这是近代史屡出波折的核心原因。尾声和导论的最后一页形成了一种悠远的互文,“被定义的群众之外,皆是敌人”。新的历史即将展开。
评分 评分 评分##选题好,文笔佳,但是这本书撑不起这个选题,哪怕作者只是以“知识分子”为题,也有太多太多人物和论争没有被纳入这个topic当中(仅仅讨论一下心理学和文学是足够的吗?难道不是社会学在其中影响力特别巨大吗) 以及作者几乎没有阅读中文学界的成果...并不令人满意
评分 评分##知识分子来自群众,脱离群众,想领导群众,又瞧不起群众;矛盾结合体,又是柔弱摇摆不定的群体。
评分 评分##- 通过巫鸿,我知道了肖铁,因为肖铁是巫鸿作品的译者。 近期,我才知道肖铁是肖复兴的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肖铁在文学研究领域也颇有造诣。 - 《群众: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书写与想象》,是肖铁在芝加哥大学时的博士论文,日前成书出版。巫鸿认为,“群众”是认识中国现代性...
评分文笔尚佳,内容既不精确,也缺乏足够深度。 讨论文本与文学史的部分,缺乏新见,我疑心是对夏济安的模仿,然而若我没看漏的话,在具体讨论时,作者几乎完全回避了夏对蒋光慈、胡也频、丁玲、杨沫等作家的批评,这实在有些奇怪。 讨论思想的部分,一直在用某种望文生义的文本解读来搅混实际的思考。(朱谦之部分尤其明显) 有心的读者不难看出本书的虚张声势:虽然引用了卢卡奇、本雅明、阿尔都塞和阿甘本,作者本人对阶级辩证法的无知仍然暴露出来。 作者不理解阶级辩证法在社会这个绝对中同时既设定阶级意识的能动性,又承认经济的被认识的现实,进而让这个对立显现出来的意义;作者把这个对立庸俗化为理性和情感的对立,还甩锅给本雅明(p119)。 可见作者并不真正理解“来临中的共同体”和“阶级意识”这些学说的意思,当然更不理解黑格尔。
群众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