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以军,小说家。祖籍安徽,一九六七年生于台北。作品以小说为主,有《红字团》《我们自夜间的酒馆离开》《妻梦狗》《第三个舞者》《月球姓氏》《遣悲怀》《远方》《西夏旅馆》,另有随笔集《我们》《我未来次子关于我的回忆》《我爱罗》《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梦游街》,童话集《和小星说童话》,诗集《弃的故事》。长篇小说《西夏旅馆》获得2010年红楼梦奖首奖。
这是我的梦外之悲,是再难重临的、最悲伤的一部小说。
1995年女作家邱妙津在巴黎自杀身故,翌年遗著《蒙马特遗书》整理出版,令世人震颤;身在台北的文友骆以军,以槛内之身遣无尽悲怀,接力诉说那关于爱与死亡、时间、伤害的故事,正如山鲁佐德以故事拦阻死亡,直到一千零一夜……
骆以军是台湾1960年代出生的一代作家中的“一哥”,《遣悲怀》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书名“遣悲怀”典出纪德怀念亡妻的同名文集,表明作家的书写是一次“事过境迁的哀悼/自悼之举”(王德威)。悼亡的对象,自杀而死的作家邱妙津,曾是骆以军的文友。全书主线为与邱妙津对话的九封书信,贯穿“我”的生活描述。现实与梦境交错,文字与记忆纠缠,编织出一幅追问生命、延宕死亡的黑色图景。
这一部小说,作者与死者对话、不断岔开去讲故事的方式,就像《一千零一夜》山鲁佐德讲故事一样,力图使时间停止,延缓死亡的到来。而死亡终究会来,爱与死亡并存,活着就是伤害,而且是一遍一遍重复的伤害。
##纪德在晚年妻子死后写了《遣悲怀》,忏诉他一生对她的爱与怨。写这本书的过程里我反覆地看已经陪伴我五年的《遣悲怀》,唯有这本书所展现出来的力量,爱与怨的真诚力量,才能鼓励我写完全书,才能安慰我在写这本虚构人性内容之书的过程里的真实痛苦,唯有最真诚的艺术精神才能...
评分 评分##我觉得书在笑我,书在大笑我。字里行间全是暗示,暗示昭然若揭的东西。可我翻来覆去看,合上书在暴雨中想,又缺了一大块。我怀疑我看过的每一本书都有这种东西,只不过这一本尤为拙劣,这种东西暗示的过于明显,让我第一次察觉了端倪。 可知道了那里有东西和知道那是什么是两回...
评分 评分##坚持着看完了。骆“不能将私人经历剥离文学创作”的所谓“私小说”造成的后果就是我在阅读全程中不断跳戏地去想:这男的真渣啊.... 《遣悲怀》是由骆以军与已故小说家邱妙津的亡灵对话衍生,且叙事归属于内地睽违已久的私小说传统,难免使我们读之恍兮惚兮,为那些碎裂的言语和故事所困惑。《遣悲怀》没有如《西夏旅馆》般的历史与家国托喻,它肆无忌惮地将“私”叙事发展到极致,模糊了现实与文学写作的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寫得比邱妙津好,就是定語都特別長...想起了上野顯太郎的《さよならもいわず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