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论述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及其发展。在理论层面,分别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及其在新形势下的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主要任务、主体定位;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成长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与资源整合。在实践层面,分别概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方式、教育途径、运行机制、效果评估与队伍建设。
该教材主要用于高等学校辅导员的专业培训与研究生学位培训,也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教材,还可供大学生学习参考。
目录
绪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与内涵
三、本教材的体系结构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使命
第一节 市场体制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 科技发展与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节 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进程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节 对外开放与多元文化激荡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节 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改革过程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与取向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
第四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特点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经验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定位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他育主体定位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育主体定位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他育主体与自育主体的关系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成长规律
第一节 青年学生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第七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法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八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借鉴与发展
第一节 继承我国德育的优良传统
第二节 借鉴国外有益的德育知识
第三节 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四节 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第九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方式
第一节 高校显性课程育德的主导作用
第二节 高校隐性课程育德的主导方式
第十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组织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 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节 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节 职业生涯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节 日常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十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机制
第一节 建构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运行机制
第二节 建立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竞争激励机制
第三节 建立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自教自律机制
第十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内容与类型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原则与标准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第十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第一节 德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节 教书育人队伍建设
第三节 管理育人队伍建设
第四节 服务育人队伍建设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 是高校层面,其外延可概括为全员性与全程性。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性,是指高校所有人员,包括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全体学生,都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与任务。其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形势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高校党团组织和党团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党组织与党的干部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与领导,要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全体职工,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高校学生组织与全体学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群众组织,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者;班级、社团组织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
总之,高校所有人员,特别是教职员工都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所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要制定完善有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与各个方面。首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①其次,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包括校内外开展社会实践的途径;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途径;主动占领网络,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途径;开展个别辅导、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途径。
前言/序言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对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05年1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制订措施,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调动广大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水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2006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制订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两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
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就必须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一样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像关心业务学术骨干的成长一样关心辅导员的成长。在配备足够数量辅导员的基础上,重点是抓好培训培养工作。只有这项工作跟上了,才能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与专业化培养,才能全面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培养工作。从2005年起定期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示范培训班,部党组成员多次为广大学员授课。目前已累计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辅导员班主任骨干3000余人。努力拓展培训途径,每年选派百来名高校学生工作骨干赴英国、美国研修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开阔视野。同时大力实施辅导员学位提升计划,用5年时间,分批选拔5000名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分批选拔500名骨干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教育部还建立了第一批21个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进一步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在每年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中,设立辅导员骨干专项,单列指标、单列经费、单独评审,支持辅导员开展研究工作,得到了广大辅导员的热烈响应。
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教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