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自由时,我们更多的是在表达对现有状态的不满。你愿意抛弃一切,做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吗?至少我的答案是:不!因为比起自由,我更愿意有人分享欢笑,有所依赖,我没有勇气,也无法做到决绝。那些责任,以及归属感,让我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是活着的。 为什么人们一边向往自由,一边又抛弃自由呢?自由的生活想想就觉得美好,但是它是不现实的,大多数人也无法在没有归属感的状态中生活下去。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说:“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总是在自由和归属之间挣扎,那是条窄径。有时候我会为了得到归属而牺牲掉自由。”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也说:“人既向往自由,又渴望归属。人的境遇总是处在矛盾之中,要么孤独且不安全,要么安全但无自由。”可见,自由更多的是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却并不一定是人们愿意去真正实践的生活状态。
评分好书慢慢品读,希望能够有所收获,读书能治愚,也要讲究读书的方法
评分《“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是我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对革命年代中共成长发展经过及其主要原因的看法的一本书。这本书最大的阅读价值,在于它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讲述了中共夺取政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其决策的种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作用。它说明,中共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由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整个世界大环境,包括俄国革命、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正在崛起中的毛泽东来说,还离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入侵的影响。否则的话,接连遭遇了1927年和1934年惨重失败的中共,何以能由极度弱小而一步步壮大?原本足够强大并且统一了中国的国民党,何以会一步步削弱、瓦解,以至于无法适应战后的新形势、新条件,最终竞被中共所推翻?
评分不错的书,包装倒是一般般
评分杨教授是个有史德的人,准备都看了。
评分中共革命的成功,究竟是毗邻的苏联的作用更大些呢,还是毛泽东个人的作用更大吗?
评分非常赞的一本书,值得买来读一读!
评分此用户未及时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探索青年时代的激情、困惑、挣扎、背叛和失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