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邓力群自述(1915—1974) | 作者 | 邓力群 |
| 定价 | 69.00元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010151489 | 出版日期 | 2015-11-01 |
| 字数 | 421000 | 页码 | 488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是邓力群同志关于自己1915―1974年(60年)革命经历的自述。全书共五大部分:**部分:从老家到北平(桂东老家;从长沙到北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第二部分:延安八年;第三部分:东北岁月;第四部分:新疆三年;第五部分:从中办到《红旗》(在办公厅;八大前后 ;担任《红旗》杂志副总编 ;陪毛主席读书;参加广州调查和起草人民公社六十条 ;编辑《刘少奇选集》;七千人大会前后 ;西楼会议和1962年调整 ;八届十中全会前后 ;1963―1964年的文字工作及其他;参加“四清”;“”初期 ;干校生活 ;回北京以后;简短的结语) 。全书语言简洁、生动,史料价值高,可读性强。 |
| 文摘 | |
| 序言 | |
《邓力群自述(1915—1974)》,光是这个书名,就足以勾起我对那个时代的无尽好奇。1915到1974,这不仅仅是几个数字,而是中国现代史最波诡云谲、最令人振奋又充满反思的几十载。我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个时代的宏大图景:从旧中国的挣扎求存,到新中国的建立与建设,再到各种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邓力群这个名字,无疑承载着特殊的历史分量。我迫切想要知道的是,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他作为一个参与者,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感悟?他的视角,能否为我们揭示那些我们可能不曾了解的事件细节,以及那些政治决策背后不为人知的考量?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光影,也映照出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足迹。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读到那个时代真实的心跳,感受到那个时代人物的智慧与局限。
评分未曾细读《邓力群自述(1915—1974)》,但“邓力群”这三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质感。1915年至1974年,这个时间跨度,简直是中国现代史的一部缩影。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从北洋军阀的混乱,到抗日烽火的漫天硝烟,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直至那些充满激荡的年代。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往往会被深刻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我好奇的是,邓力群是如何在这种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经历磨砺,最终成为一个在政治舞台上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这本书,我期望能带我进入那个时代的真实肌理,感受那个年代的空气,理解那些决策背后的逻辑,以及那些人物身上复杂的人性。它不仅仅是一位特定历史人物的自传,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录,一份关于个人与时代相互塑造的深刻注脚。
评分初翻开《邓力群自述(1915—1974)》,首先吸引我的并非书名中那个时代背景鲜明的名字,而是它所承载的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其内容,但仅从其厚度和作者的名字,便能预感到这绝非一本寻常的传记。邓力群这个名字,在中国现代政治史的某些重要节点上,总会留下深刻的印记。1915年到1974年,这跨越近六十年的时间轴,几乎涵盖了二十世纪中国最为波澜壮阔的变迁。从辛亥革命的余波,到抗日战争的烽火,再到新中国的建立和初期的建设,乃至之后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历史的洪流裹挟着个人命运,也塑造了个人的认知与选择。我好奇的是,在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下,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是如何成长,如何一步步走进权力中心,又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政治舞台上站稳脚跟,甚至发挥影响力的?他的人生轨迹,无疑是那个时代缩影的一个侧面。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看到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理想与困惑,他们的奋斗与挣扎,他们的坚持与妥协。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一位政治人物的回忆,更是一部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宏大叙事,一曲关于信仰、选择与历史的交响。
评分这是一本厚重的书,沉甸甸地压在我的书案上,仿佛蕴含着一个时代的重量。虽然我还没有真正翻开它,但它的存在本身就引发了我无限的遐想。邓力群,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中,总与那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又伴随深刻反思的年代紧密相连。1915-1974,这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恰恰是中国社会最剧烈、最深刻变动的时期。我想象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个年轻的生命如何被时代的大潮裹挟,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求索,如何在革命的熔炉中淬炼,又如何在政治的风浪中 navigates。这本书,如果仅仅是简单的事件罗列,那将是索然无味的。我更期待的是,它能触及到那个时代人物内心深处的波澜,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抉择,他们那些不为人知的彷徨与坚定。我相信,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体验,而邓力群的回忆,无疑能为我们提供一扇窥视那个时代的独特窗口,让我们得以更立体、更真实地理解那个复杂而又充满魅力的时代。
评分此刻,我的目光停留在《邓力群自述(1915—1974)》这本书上,虽然尚未进入其文字的海洋,但书名本身所蕴含的历史厚重感已足够引人遐想。1915年至1974年,这近六十载的光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跌宕起伏、最为风云变幻的时期。从革命的萌芽到战争的洗礼,再到新中国的建立与探索,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也塑造了无数个体的命运。邓力群,这个名字在我心中,总与那个年代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交织在一起。我所期待的,并非仅仅是一份流水账式的事件记录,而是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触摸到那个时代真实的气息,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以及邓力群本人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思考、抉择与成长。他的人生故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那个复杂年代的独特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进程,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定位与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