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题款艺术

中国画题款艺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树华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画
  • 题款
  • 艺术
  • 书法
  • 绘画
  • 中国文化
  • 艺术史
  • 鉴赏
  • 传统艺术
  • 文房清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ISBN:9787807308782
版次:1
商品编码:1011040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6
字数: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题款的产生和发展
  题画内容及其审美作用
  款文的内容和格式
  题款艺术的形式美
  题款是鉴定绘画真伪的辅助依据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名家绘画,介绍了中国画款文的内容和格式,尤其是记年、月、日、时款,署名,印章以及题款的空间位置、墨色变化等问题。此外,还介绍了题款的产生和发展;题画内容及其审美作用;题款艺术的形式美;题款在鉴定绘画真伪方面的作用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题款的产生和发展
一、汉代人物画产生了题榜
二、题榜发展为题画赞
三、题画赞向韵文发展为题画诗
1.题画赞与咏物诗是题画诗的先导
2.宋以后题画诗日益绚丽多姿
四、题画赞向散文发展为题画记
五、鉴赏收藏产生了题画跋
六、画题和诗意画
第二章 题画内容及其审美作用
一、题画诗在绘画中的审美作用
1.丰富绘画意境的抒情性
2.增强主观感情的表现性
3.强化绘画表现的能动性
4.活跃绘画艺术批评
二、题画记在绘画中的审美作用
1.记述作品创作缘起
2.记述画论画法
3.记载画家行踪
4.画家自我评介
三、题画跋在绘画中的审美作用
1.评论作品和画家
2.记载观赏情绪
3.鉴审作品真伪
4.诠释绘画内容
第三章 款文的内容和格式
一、记写年月及其例式
1.记年款及其异称
2.记月款及其异称
3.记日款及其异称
4.记时款及其例式
二、署名款及其例式
三、印章及其内容
四、各种款式及其内容
1.单款的内容及例式
2.双款的内容及例式
3.长款及其例式
4.穷款及其例式
5.隐款及其例式
6.多处款及其例式
7.指头画款及其例式
第四章 题款艺术的形式美
一、题款空间位置的选择及其作用
1.化虚为实平衡画面
2.拦边封角以求聚气
3.因势随形加强气势
4.多处题款活泼画面
二、书体选择及墨色变化的形式作用
1.书体选择
2.墨色变化
3.款文排列
三、印章在画中的空间位置及其作用
第五章 题款是鉴定绘画真伪的辅助依据
一、从款文识别绘画的真伪
1.从题画诗文中获取鉴别绘画真伪的依据
2.发现款文错字有助于识别真伪
3.推算题款署年有助于识别真伪
4.题款中的避讳字
5.了解画家署款的特点
二、从题款识别作伪的常见形式
1.真画伪题
2.假画真题
3.改款
4.添款
5.割款
6.空款
三、从印章鉴定绘画的真伪
1.印章是鉴定画作真伪的参考依据
2.了解印章的时代风格
3.重视收藏印
4.印色有助于鉴定真伪
5.移印
附 现代上海四家题画诗跋散辑
后记

精彩书摘

  2.宋以后题画诗日益绚丽多姿唐以前传世的画迹不多,但五代至宋初传世的画并不少,然而在五代画家的作品上却很难见到题画诗。这是由于五代画院渐兴,宫廷画家出于恭谨的臣属地位所致。五代画家,并非不擅于诗,譬如荆浩的诗就做得很好。据《五代名画补遗》载:“时邺都青莲寺沙门大愚,尝乞画于浩,寄诗以达其意日:‘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纵;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耸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后浩画山水图以贻大愚,仍以诗答之日:‘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又如五代石恪,《五代诗话》载有他的《赠人诗》:“衡阳去此正三千,一路程途甚坦然;深邃门墙三楚外,清风池馆五峰前;两边市井来商客,东岸汀洲簇钓船;公退只应无别事,朱凌后洞看神仙。”再如宋初画家李成,《五代诗话》云:“李成,字成熙,唐之后裔,五代时避地,徙家营丘,嗜酒善琴奕,妙画山水,好为歌诗。”其《戏嘲聂崇义》诗云:“近贵金为馈,攀龙即是聋;虽然三个耳,其奈不成聪。”可见五代画家是有条件作题画诗的,其所以不题,正是出于对君王的恭谨。但君主在画上题诗并不乏其例。如《五代诗话》载:“张文懿家有《春江钓叟图》,上有李后主《渔父词》二首。其一日:‘浪花有意千重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鳞,世上如侬有几人?’其二日:‘一棹春风一叶舟,一轮玺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北宋中期后,文人画逐步兴起,苏东坡、黄山谷、米芾等人,大力提倡“诗画一律”,这些文人,大多精于诗画,擅长书法,在他们的倡导下,使诗书画结合的题款艺术日益绚丽多彩。苏东坡在《书鄢陵王主簿折枝二首》中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们要求画家作画要“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使绘画趋向诗化。趋向诗化的目的,是使绘画能够进一步抒发主观感情。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并不是说画不要形似,而是说不要斤斤于形似而忽略了抒发感情,画中的物形,应该是情化了的物形,并不是纯客观的那种无主观感情色彩的物形。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但是宋画还是比较注意物形的描绘,晁以道说:“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中评论晁以道诗说:“此宋画也。”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结合名家绘画,介绍了中国画款文的内容和格式,尤其是记年、月、日、时款,署名,印章以及题款的空间位置、墨色变化等问题。此外,还介绍了题款的产生和发展题画内容及其审美作用题款艺术的形式美题款在鉴定绘画真伪方面的作用等。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这次购买的书中,就这本是完好无损的书。有空好好看看。国画爱好者可以看看。

评分

发货快,整体看书的印刷质量还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玫瑰卷

评分

技术性的问题再版时雇一两个工读生或助理就不难解决,

评分

印刷质量很好,书的内容也不错.

评分

喜欢中国画的朋友,值得看看

评分

钟鼎之有款识,绘画之有题跋,由来已久。蔡邕三美,郑虔三绝,集诗文、书法、绘画于一体,正是东方艺术有机联系的独特风格,迥出于世界艺苑之林。题跋用以补充画面的不足,虚实兼顾,相得益彰,达到形式与内容的错综葛藤之美。自唐以来凡题诗赞美画幛,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以下,皆优为之。惟画面题跋自证,则似起于苏(轼)、米(芾)。纯是中国画的特殊形式,即多样化的综合艺术。大体上可分为自题或为人题两部分。总题画首,亦即所谓画卷的引首。如吴照题石涛册页境与神会八大自题天光云影之图董其昌题王叔明天下第一王叔明画。分题各幅,说明画迹由来。如朱彝尊题吴历江南春图渔山先生为余作江南春卷。清丽如元人。春山绵邈,苍翠欲滴,野田茅屋,渔舟沙鸟,各有其致而野人相访,情话如在,恍如坐我水村。王文治快雨堂题跋清湘最善摹拟古人诗意。余旧藏太白诗意小册,有‘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及‘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诸图,皆极形容,造微入妙。久为爱者取去,观此册复记忆之。翁方纲题钱载竹此吾同年老友遗迹,用笔之妙,无迹可寻,是其得意之画。自题一,明确画意。如龚贤题岁寒三友(山茶、水仙、梅)别有岁寒友,丹铅香色分,山中虽寂寞,独赖此三君。以别于一般所谓岁寒三友松竹梅。自题二,表现作者心情。如徐渭葡萄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萧斋啸晚风。笔底珠玑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评分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养成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习惯,你的一生就会受用无穷。事业的发展,生活的丰富多彩,爱情的幸福美满,身心的健康快乐等等,总之,生活工作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学习当中。也许你仅仅把在学校,从书本上的学习当成学习了,但实际上那只是人生学习旅程的一部分。处处留心,培养对许多事物的兴趣爱好,你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增长见识,对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也就会更为理解。 其实,书对人的影响是逐步逐步积累的,就我的读书经验来说,一本书或是几本书对你影响深远那说明你读的书还不够多,古人云,开卷有益,就是说每本书里都有你值得吸收的东西,慢慢的,书读得多了,就会产生一种量变到质变的情况,书读得多了,才能有比较,才能升华。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呀!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看来,读书很重要。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当我看到[SM]的标题时,我就决定买下来,[ZZ]的书每一本我都很喜欢,大家可以先看下这本书的简介![BJTJ][NRJJ][QY]从这里面就能看出这是一本多么优秀的书!所以我立马就下单购买了,前一天下午下单的,第二天上午就收到了,物流速度那是一个赞!快递员的态度也很好,到之前先短信通知的!书收到后打开包装,外面是有塑封的,看起来很赶紧全新的,赞一个!拆开塑封,纸张摸着很舒服,再赞一个,正版的就是不一样,很喜欢!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读书的感觉真好:   当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不是为了自我标榜增加谈资时,书便会给心态平和的读书人带来无法比拟的快乐。   若作者怀着一片真情在倾诉,那读者就是有幸的听众。读者与作者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关系,不会有下对上的卑躬屈膝,也不会有宗教式的疯狂热烈。作者以真诚谱写文字,读者若真正读懂了作者,他们就成为了知己--读书更像是一种交谈,被吸引只因为心灵的魅力。正因为这种单纯与真诚,只要一个小小的空间,捧起一本好书就拥有了一分绝美的心境。   不论是读历史的厚重还是生活的轻松,生命的苦难还是自然的感悟,一首诗还是一个故事,当你的视线与文字相遇时,就是一种缘分。因为真心,没有所谓的深刻浅薄、智慧愚钝。正像黛玉所说的:“我是为了我的心。”读书也是为了自己的心。抛却了世俗的虚伪,生命充实,快乐。 闲坐无事时,总爱幻想坐拥书城的感觉。索性用我的画笔描绘幸福的未来:一个绝美的室外桃园,梧桐飘飞,满地金黄。一切爱书的人,可以在此读书品茗,谈书及书里书外的世界。于是,书使人心中有梦;于是,人间有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