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金毓黻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18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27014
版次:1
商品编码:10126888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商务印书馆文库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99-12-01
页数:43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发展的历史。中国史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段落。古代史学史中国古代史学史,包括先秦、秦汉至唐初、中唐至乾嘉三个时期。先秦时期在中国原始社会,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同时口耳相授,传颂着一些故事,可以说是历史的源泉。商代或商代以前,已经有了文字,可用以记录。
  商代出现了史官。“史”字原为手执简册之形,但史官起初并不是专司记事,而首先是负责主持祭祀,占卜吉凶,沟通神与王的意志。同时讲说故事,记录时事,编次和保管文献简册。再进而分工,有记言之史与记事之史之别。今天保存在《尚书》中的,即商周时代的历史文献。

内页插图

目录

导言
本编之四要义
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
史以纪事为职不过掌书起草 史字之本义 中与贰之释义 周礼五史与左史右史 古代史官表 汉官有太史令 无太史公 古籍掌于百司之史即百家出于王官之所本 古人未尝以史名书

第二章 古代之史家与史籍
六经皆史之释义 尚书春秋俱为古史 春秋与左氏传 左氏传与国语 逸周书 竹书纪年 世本 战国策 穆天子传及山海经 春秋时各国皆有史 古史保存之法孔子与左丘明之史学

第三章 司马迁与班固之史学
司马迁作史记之动机与背景史记之得失史记释名
史记缺篇褚少孙补史记班彪史记后传班固因父作
而修汉书汉书之得失史记、汉书之优劣续补汉书
荀悦汉纪史记、汉书皆属于撰述亦皆为私修之史纪
传一体之所本马班二氏之史学梗概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
(一)后汉史:东观汉纪与三史 范晔后汉书 司马彪续 汉书八志 后汉书之得失 袁宏后汉纪
(二)三国史:陈寿三国志 三国志与汉晋春秋 裴松之三国志注
(三)晋史:十八家晋书 臧荣绪晋书与新晋书 诸家晋书之得失 唐重修晋书
(四)十六国史:崔鸿十六国春秋 十六国春秋伪本与辑本 十六国春秋与晋书载记
(五)南北朝史:宋、南齐、梁、陈四史及魏、北齐、周、隋四史 李延寿南史 北史李氏侪隋代于七朝之故
南北二史可补八书之阙 附于隋书之五代史志 本期私史繁多之原因 本期史家之等第 史例典礼与方志

第五章 汉以后之史官制度
职掌天时星历之太史与修史之官分途 史官之名凡三变,初名著作,次名史官,再次名翰林官、女史 记注之法及其得失 刘知几论设馆修史之弊韩愈、柳宗元之论修史 万斯同论设局分修之失 唐宋以来官修国史之原因 中朝之史官不若州县之典吏 历代史官制度沿革表

第六章 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
本期纪传体正史私修者少之原因 唐宋以来官修国史之制度
(一)编年体之实录:实录表 唐实录 宋实录 辽实录 金实录 元实录 明实录 国榷 清实录 东华录 宣统政纪
(二)纪传体之正史:旧唐书 新唐书 旧新两唐书之得失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辑本与原本 宋史 宋国史 辽史 金时所修之辽史 金史 刘祁与元
好问 张柔献金实录 王鹗初修金史 元代迟修三史之故 脱脱主修三史 三史 义例 三史之得失 元史明修元史 凡两次明史明史之改订 清史稿
(三)典礼:经礼与典礼 唐会要 宋会要元经世大典
……
第七章 唐宋以来之私修诸史
第八章 刘知几与章学诚之史学
第九章 清代史家之成就
第十章 最近史学之趋势
结论

精彩书摘

  吾国史籍之生,应在制字之后,故远古无史可言。近世考古学家,发掘地下之藏,就所得之骨骼器物,以推断有史以前人类之状况,是之谓史前史。然此为晚近产生之史学,而与古人无与者也。《左传》载楚灵王谓其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郑注即以灵王所谓三坟、五典释之;贾公彦疏,引《孝经纬》,谓三皇无书。此云三皇之书者,以有文字之后,仰录三皇时事。按《尚书·伪孔传叙》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八卦之说,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语或有据。章太炎先生云:所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者,坟丘十二,宜即夷吾所记泰山刻石十有二家也;五典者,五帝之册;八索者以绳索为编,外史所谓三皇五帝之书。吾考伏羲、神农皆在黄帝以前,时未制字,何以有书。盖黄帝以前,结绳以记,亦非绝无文字,仓颉承黄帝之命,乃为一之,犹李斯罢古文之不与秦文合者以同其文字也。三皇之书,既由后人仰录,藉令其时无字,而亦未必无书,今《尚书》有《尧典》,当为五典之一,或疑其文字不古,岂由后人仰录使然欤?要为古代之典籍,而具史之一体者。今所传之三坟,既属伪作,自《尧典》外,其他亦无考。故榷论吾国古代之史籍,应自《尚书》、《春秋》二书始。
中国史学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史学史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史学史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史学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浅近文言写成,非常好的书

评分

很好的书,正版价格也划算,满意!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充实,学习到不同的东西。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感受世界的不同。 不需要有生存的压力,必竞都是有父母的负担。 虽然现在读书的压力很大,但请务必相信你是幸福的。 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孩子连最基本的教育都没办法享受的。 所以,你现在不需要总结,随着年龄的成长,你会明白的,还是有时间多学习一下。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有许多人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读一些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能使我们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了我们的习作水平.读书的好处还有一点,就是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做准备.那么,读书有哪些好处呢?1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多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科学知识.2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俗话说的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多读一些书,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卜先知.3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可以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4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评分

在众多史学史专著中,金毓黻先生的这部《中国史学史》写得最好,论断精辟,学术价值最大。

评分

经典名著,需要细心阅读

评分

1943年,发起成立中国史学会。1946年,回东北,视察东北文物。1947年,任国史馆纂修、沈阳博物馆筹委会主任。1949年,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1952年起,任中科院历史所第三研究所研究员。有《渤海国志长编》、《东北通史》、《中国史学史》、《宋辽金史》等著作,编有《辽海丛书》、《奉天通志》、《明清内阁大库史料》(第一辑)等。其中《中国史学史》国内史学史研究发端之作,不在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下。而《渤海国志长编》更为补史之难得之作。

评分

经典书目,值得购买,很好的书

评分

中国史学史的权威读本

评分

金毓黻此书为早期的中国史学史著作,但已经成为此领域的重要作品了。此书为《商务印书馆文库》丛书的一种,原来是绿色封皮的,现在改了新封皮,有点不习惯呵呵。

评分

书封面非常脏,不知道怎么搞的,失望!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史学史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