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18-1937》呈现抗日装甲力量

《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18-1937》呈现抗日装甲力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帆,甄锐 著
图书标签:
  • 军事史
  • 装甲兵
  • 中日战争
  • 抗日战争
  • 军事科技
  • 武器装备
  • 历史
  • 战争
  • 钢铁洪流
  • 装甲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指文图书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ISBN:9787510708855
商品编码:10148987158
品牌:指文图书(ZVENBOOK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战史系列
开本:16
用纸:105克铜版纸
页数:5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品牌介绍Brand Introduction 书名 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18-1937 作者 徐帆、甄锐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4月1日 页数 500页 纸张 105克铜版纸 内容简介Content Description 《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共两部。《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18-1937》讲述了中日两国从1922年初组建装甲兵到1938年前双方装甲部队交战的历史。即将出版的《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38-1945》将为大家呈现自1938年开始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中日两国装甲兵在中国及太平洋战区作战的历史。  作者简介Author Biography 徐帆,1987年1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日两国装甲部队与武器装备的发展史、模型制作及民国时期中国国术发展史等方面有着较深入的研究。  
甄锐,1978年8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军事及装备史学者,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特约撰稿人。著有《抗战中国坦克装甲车辆图鉴1924-1945》、《丹青难写是精神——抗日战争中国民党陆军单兵装备详解》等文章。并制作了大量中国抗日战争题材仿真比例模型及场景,代表作为《血战台儿庄之告急》、《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炮啸岳麓》、《重庆大轰炸》和《南京受降》等,中央电视台十套节目《人物》、《手艺》曾对其进行了专访,并制作了专题记录片。 编辑推荐Editorial Reviews 谈起“坦克”、“装甲兵”,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二战期间硝烟滚滚的欧洲战场。鲜为人知的是,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除德国外第二个组建独立坦克装甲师的国家。由于连年的战火致使这段历史的原始资料大量遗失,一些细节被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  
《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的两名作者潜心研究十余载,考证大量中日史料、当事人回忆录及遗存照片,编著了这套反映20世纪初中日两国装甲部队历史沿革的丛书。努力通过装甲兵这一单一兵种的视角,展现中国抗日战争糅合着血性与悲壮的另一面。 插图Illustrations 目录Catalog 第*章 古代中国战车及近代坦克的诞生  
第*节 古代中国战车之概述  
第二节 世界古代战车与近代坦克的诞生  
第二章 早期日本装甲车辆的引入及开发(1918-1930)  
第*节 日本早期铁路与汽车工业的发展概述  
第二节 日本引进的首部战车—英国MK.IV型坦克(“四号”型重战车)  
第三节 日军参与的西伯利亚干涉作战及使用的部分机械化装备  
第四节 日本陆军战车队的创设(*初的战车队)  
第五节 日本国造装甲车辆的开发  
第六节 日本关东军  
第三章 早期中国装甲车辆的引入及发展(1922-1930)  
第*节 早期中国铁道及装甲车辆  
第二节 军阀混战时期的中国装甲部队  
第四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中日局部战争(1931-1933)  
第*节 国民政府中央军装甲部队之初建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  
第三节 天津事件  
第四节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作战情况  
第五节 “一·二八”淞沪战役(1932年1月28日-3月3日)  
第六节 日本陆军骑兵装甲车的开发  
第七节 兴安岭隧道战役  
第八节 长城抗战  
第五章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装甲部队之初期发展  
(1929-1937)  
第*节 中国军事留学生  
第二节 中国赴欧美军事考察团  
第三节 第*次国共内战之围剿与反围剿作战  
第四节 陆军骑兵师装甲车队  
第五节 陆军交通兵第二团战车营  
第六节 陆军交辎学校  
第七节 民国二十四年秋季大演习  
第八节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20日)  
第九节 绥远抗战之百灵庙战役(1936年11月10日-24日)  
第十节 国民革命军陆军装甲兵团  
第六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日本装甲部队发展  
(1932-1937)  
第*节 日本陆军新式装甲部队  
第二节 大岛军备考察团  
第三节 日军装甲列车的增强  
第七章 抗日战争初期(1937-1938)  
第*节 “七·七卢沟桥”事变  
第二节 平绥线东段战役  
第三节 平汉线战役  
第四节 忻口会战之雁门关、崞县、原平作战  
第五节 “八·一三”淞沪会战  
第六节 南京保卫战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Excerpt 战车在人类战争史中的起源,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中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战车,那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早有图文记载的战车。对我们古老的祖国来说,战车的历史亦极其悠久——从夏、商的上古时期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在战争中使用战车这种装备了;到春秋战国时期,战车成为各诸侯国重要的作战武器之一,还形成了“车阵”这种独特的作战形式。然而随着战争武器和战术手段的不断变化,曾经辉煌的战车几经沉浮,逐渐被冷兵器时代速度更快且更灵活的战马所取代,一时间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在人类社会进入到近现代以后,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兴起,这种已被人们遗忘的作战利器又以全新的面目—坦克及装甲车辆的形式,重返历史舞台,并成为地面战场作战武器的王者。  
作为人类战争史中地面战场的主要突击兵器,现代战车(即坦克及装甲车辆)的存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众所周知,现代坦克是在一战中由英国人首先发明并用于实战的。在二战中,纳粹德国成功借“闪电战”横扫西欧,还肆无忌惮地将铁蹄踏向苏联的广阔原野,让全世界见识到这种陆战突击武器的巨大攻击力。到如今,这位“陆战之王”已经家喻户晓,其发展沿革和经典战术已被世界各国军事学家研究得无比透彻。  
二战中的另一个主战场——中国战区及亚太战场却是个例外,由于主要参战国(中、日两国)的装甲战车技术落后,其战车发展史似乎被多数人遗忘。中国战车发展史更是鲜有问津——连年的战火致使其原始资料大量遗失,大量细节被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至今仍被许多文学作者误会,甚至曲解。鲜为人知的是,当时的中国是除德国以外世界上第二个成立独立坦克装甲师的国家,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0师也是继1935年德国组建三支机械化装甲师之后世界上第四支成建制的装甲师。  
为此,我和徐帆进行了历时十余年的艰苦研究,在收集了大量中日两国相关史料、当事人回忆录及遗存照片的基础上,编著了这套反映上世纪初中日两国装甲部队历史沿革的丛书。我们希望通过装甲兵这一单一兵种的视角,解读中国抗日战争糅合着血性与悲壮的一面……丛书分为两部。《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18-1937》讲述了中日两国从1922年初组建装甲兵到1938年前双方装甲部队交战的历史。即将出版的《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38-1945》将为大家呈现自1938年开始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中日两国装甲兵在中国及太平洋战区作战的历史。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在中华民族独立战争中付出鲜血与生命的英雄们!他们的功绩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由于本书所载内容图片资料少见,部分照片免遭战火已属不易,唯图片精度有所欠缺,乃本书之憾,望诸君谅解为感。 阅读方法Reading Method 关于发货 正常情况下,付款后24小时内发货,逢周末节假日或大型促销活动除外。  关于发票 本司提供正规发票,您可以在提交订单时备注好发票抬头,公司抬头请同时备注好
纳税人识别号。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