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教師資格考試麵試概述(1) 一、麵試的含義(1) 二、麵試的構成要素(1) 三、麵試的特徵(3) 四、麵試的作用(3) 五、麵試的發展趨勢(4) 第二節教師資格考試麵試的形式及測評要素(5) 一、麵試的形式(5) 二、麵試的測評要素(5) 第三節教師資格考試麵試的標準流程(8) 一、確定麵試對象(8) 二、麵試報到(8) 三、候考(9) 四、抽題(9) 五、備課(9) 六、進入考室(9) 七、作答(9) 八、評定成績(9) 九、成績查詢(10) 第四節教師資格考試麵試真題展示(10) 一、結構化麵試真題展示(10) 二、學科試講、答辯真題展示(11) 第一節教師資格考試結構化麵試概述(23) 一、教師結構化麵試概述(23) 二、教師結構化麵試的特點(23) 三、教師結構化麵試的內容和形式(24) 四、教師結構化麵試技巧(24) 第二節職業認知(27) 一、對教師職業的認知(27) 二、班主任工作(33) 三、教師職業道德(35) 四、教師職業素養(37) 五、題型舉例(39) 第三節思維品質(44) 一、思維品質(44) 二、答題策略(45) 三、題型舉例(46) 第四節教育機智(49) 一、教育機智(49) 二、答題策略(54) 三、題型舉例(54) 第五節德育工作(57) 一、德育原則(58) 二、德育方法(58) 三、德育途徑(59) 四、題型舉例(62) 第六節人際處理(64) 一、人際處理(64) 二、答題策略(65) 三、題型舉例(67) 第七節組織協調(71) 一、組織協調(71) 二、答題策略(71) 三、題型舉例(73) 第八節校園安全(75) 一、教師安全責任及履行要求(75) 二、校園突發事件處理(78) 三、答題策略(80) 四、題型舉例(81) 第一節備課(84) 一、教學目標的製訂(84) 二、教學內容的處理(88)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確定(90) 四、教學流程的設計(91) 五、教學方法的選擇(93) 六、教學媒體的選擇應用(94) 七、作業與練習的設計(96) 八、教學方案的撰寫(97) 第二節試講(98) 一、試講的含義(98) 二、試講與課堂教學的差異(98) 三、試講的具體要求(99) 四、試講的考核要素(100) 五、試講前的準備(101) 六、試講中的應試策略(102) 七、試講中的注意事項(103) 八、試講的實戰要求(104) 九、試講四部麯(104) 十、結課(108) 第三節中學數學教學(111) 一、數學概念的教學(111) 二、數學命題的教學(113) 三、數學思想的教學(116) 第四節中學語文教學(123) 一、現代文精讀課教學(123) 二、現代文略讀課教學(127) 三、文言文教學(127) 四、寫作教學——話題作文寫作教學(133) 五、口語交際教學(134) 第五節中學英語教學(135) 一、語音教學(135) 二、口語教學(137) 三、閱讀教學(140) 四、寫作教學(147) 第六節中學物理教學(151) 一、中學物理教學方法(151) 二、中學物理概念的教學(156) 三、中學物理規律的教學(159) 四、物理課程思維方法的教學(160) 第七節中學化學教學(168) 一、中學化學新授課(168) 二、中學化學復習課(173) 三、中學化學實驗課(175) 第八節中學生物教學(180) 一、生物概念、規律的教學(180) 二、生物思維方法的教學(184) 第九節中學地理教學(188) 一、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188) 二、以自學或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192) 三、以邏輯思維為主的教學方法(193) 四、以象徵符號認知為主的教學方法(197) 五、以地理案例為主的教學方法(199) 第十節中學政治教學(203) 一、思想品德(政治)課的類型(203) 二、思想品德(政治)課的教學(204) 第十一節中學曆史教學(216) 一、中學曆史教學的基本方法(216) 二、中學曆史課堂教學的綜閤創新方法(221) 三、中學曆史專題史內容的講授方法(224) 第十二節中學信息技術教學(231) 一、演練法(231) 二、講授法(233) 三、類比法(234) 四、任務驅動法(236) 第十三節中學美術教學(239) 一、中學美術理論常識課教學(239) 二、中學美術欣賞課教學(241) 第十四節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學(245) | 一、中學生的特點(245) 二、中學體育的教材和教法(246) 三、中學體育課的類型(252) 第十五節中學音樂教學(259) 一、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259) 二、歌唱教學(261) 三、欣賞教學(264) 四、器樂教學(266) 第一節概述(271) 第二節試講七大追問方嚮(271) 一、教學目標(271) 二、教學重難點(271) 三、教法學法(272) 四、教學環節設置(272) 五、預設和生成(272) 六、教學評價和反思(273) 七、考核基礎知識的紮實程度(273) 第三節答題思路(273) 一、判斷考官的提問意圖(273) 二、答題思路(273) 第四節應答注意事項(274) 一、儀錶得體、舉止大方(274) 二、緊扣題目、迴答所問(274) 三、實事求是、簡明扼要(274) 四、沉著冷靜、隨機應變(275) 五、條理清晰、層次分明(275) 六、有理有據、言近旨遠(275) 七、推陳齣新、彆齣心裁(275) 第一節語文試講與答辯真題(276) 第二節數學試講與答辯真題(282) 第三節英語試講與答辯真題(287) 第四節物理試講與答辯真題(291) 第五節化學試講與答辯真題(297) 第六節生物試講與答辯真題(301) 第七節曆史試講與答辯真題(305) 第八節地理試講與答辯真題(311) 第九節政治試講與答辯真題(315) 第十節音樂試講與答辯真題(321) 第十一節體育試講與答辯真題(325) 第十二節美術試講與答辯真題(329) 第十三節信息技術試講與答辯真題(334) 第一節麵試準備(342) 一、查找原始公告信息(342) 二、收集考試信息(342) 三、準備自己的資料(342) 第二節麵試心理(342) 一、放鬆心情(342) 二、樹立信心(343) 三、忌苛求完美(343) 第三節麵試的儀容規範(343) 一、個人清潔(343) 二、發型設計(344) 三、麵部化妝(345) 第四節麵試的儀錶規範(346) 一、著裝規範(346) 二、麵部錶情(350) 第五節麵試的儀態規範(350) 一、站姿(350) 二、坐姿(351) 三、行姿(352) 四、手勢(352) 第六節麵試語言(352) 一、稱呼的使用(353) 二、提問中的技巧(353) 三、恰當的解釋(353) 四、語言的邏輯性(354) 五、語言的說服力(354) 六、麵試用語的注意事項(354) 第一節教學口語(356) 一、教學口語的含義(356) 二、教學口語的基本要求(356) 三、不同教學環節的教學口語(357) 四、教學口語錶達技巧(358) 五、教學口語訓練(360) 第二節教師書寫技能(361) 一、教師書寫技能的含義(361) 二、教師書寫的基本要求(361) 三、鋼筆字書寫技能(361) 四、粉筆字書寫技能(362) 第三節激趣教學技能(363) 一、激趣的含義(363) 二、激趣教學的分類(363) 三、激趣教學方法(364) 第四節課堂導入(366) 一、課堂導入的含義(366) 二、課堂導入的作用(366) 三、課堂導入的方法(366) 四、導入技能運用的基本要求(369) 第五節課堂講授(369) 一、課堂講授的含義(369) 二、課堂講授的分類(369) 三、課堂講授的基本要求(370) 第六節課堂提問(371) 一、課堂提問的含義(371) 二、課堂提問的功能(371) 三、課堂提問的方式(371) 四、課堂提問的要求(372) 五、課堂提問的技巧(372) 第七節教學闆書(373) 一、教學闆書的含義(373) 二、教學闆書的作用(373) 三、教學闆書的設計原則(373) 四、教學闆書內容的設計方法(374) 五、教學闆書設計的技巧(374) 第八節習題設計(375) 一、習題設計的原則(375) 二、習題設計的方法(376) 第九節課堂小結(377) 一、課堂小結的含義(377) 二、課堂小結的基本要求(377) 三、課堂小結的一般過程(378) 四、課堂小結的類型(378) 五、課堂小結的方法(378) 第十節作業布置(379) 一、作業布置的原則(379) 二、作業布置的要求(379) 第十一節教學評價(380) 一、即時評價的策略(380) 二、課堂教學評價(381) 第十二節教學反思(385) 一、課堂情境的反思(385) 二、完成某一過程後的反思(386) 三、課後的反思(386) 四、批改作業時的反思(386) 五、檢測後的反思(386) 六、備課時的反思(386) 全國教師資格證統考輔導課程(388)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391) |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中學麵試一本通》本書是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院在深入研究國傢教師資格考試中學麵試曆年真題及考試要求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
(一)突破潮流,創新性強
本書是緊扣麵試考試要求,對麵試的各個要素、各個環節進行瞭詳細的闡述,創造性地將教育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實踐結閤起來。
(二)濃縮精華,實用性強
本書用精煉的語言將相關知識和技巧進行瞭精要的分析與介紹。在本書中,不是單純地給學生一個理論,而是精選各個學科教育教學實例在以理服人的同時,做到以例論證。
本書突齣麵試中的知識點和技巧,對部分題目做齣瞭相應的答題思路分析和答案解析,對其相應的應試方案也做瞭全麵的闡述,讓考生掌握應對各種考查方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編排閤理,針對性強
本書按麵試考試形式分章編寫,每一章中各個環節的設置、內容的取捨、重點部分的編寫等都是針對考生在知識積纍、思維方式、麵試策略等方麵存在的問題來設置的,旨在滿足考生需求、解決考生睏惑、提高應試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中學麵試一本通》本書結閤國傢教師資格考試曆年真題齣題特點、考試真題以及教學特點,構架起以麵試概論、結構化麵試、教學情境模擬、答辯、試講與答辯真題詳解、麵試實戰點撥和教學能力全解讀七個模塊有機結閤的龐大知識體係。
本書是一本專門針對國傢教師資格考試中學麵試的教材。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基礎、重要的麵試特點和麵試須知齣發,深入淺齣地嚮考生剖析麵試各個要點,使考生能透徹地理解麵試精華,從而爛熟於心。第一節教師資格考試麵試概述
一、麵試的含義
麵試是測查和評價人員能力素質的一種考試活動。具體來說,它是一種經過組織者精心設計,在特定場景下,以交流和觀察為主要手段,由錶及裏地測評考生的知識、能力、經驗等有關素質的一種考試活動。
“精心設計”使麵試與一般性的交談、麵談、談話相區彆。同時,“在特定場景下”使麵試與日常的觀察、考察等測評方式相區彆。日常的觀察、考察,雖然也少不瞭麵對麵的觀察與交談,但那是在自然場景下進行的。“以交流和觀察為主要手段”,不但突齣瞭麵試“問”“聽”“察”“析”“判”的綜閤性特色,而且使麵試與一般的口試、筆試、操作演示、背景調查等人員素質測評的形式也區彆開。
教師資格證全國統考麵試工作一般由省級教育行政單位組織實施,通過抽題、備課、結構化、試講、答辯等環節,主要考察申請教師資格證人員是否具備教師的基本素養、職業發展潛質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屬於標準參照性考試,即從業資格類考試。
二、麵試的構成要素
麵試的構成要素是指構成麵試的一些基本的必要因素。這些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們的有機結閤是麵試活動成立的前提條件。在不同的麵試活動中,這些要素的錶現形式和作用是不同的。
(一)麵試目的
麵試目的是指麵試想要達成的目標和希望實現的結果。在教師資格考試中,麵試的目的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備成為教師的基本素養、職業發展潛質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是否具備成為教師的職業資格。通過嚴把教師入口關,使樂教、適教人員取得教師資格。
(二)麵試內容
麵試內容是指麵試需要測評考生的基本素質內容。在麵試時,一般把考生的綜閤素質劃分為許多具體的素質指標,施測時,隻選擇部分重要的和相關的素質進行測評。因此,如何恰當地、有針對性地選擇與崗位要求密切相關的素質進行測評是十分重要的問題。
(三)麵試方式
麵試方式是指麵試活動的組織方式,是影響麵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麵試方式對考生素質測評的側重點也不同。
教師資格考試麵試采取結構化麵試和情境模擬相結閤的方法,通過抽題、備課、結構化、試講、答辯等方式進行,使用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研製的麵試測評係統。
(四)麵試試題
麵試試題主要是指麵試考官嚮考生提齣的各種行為要求。麵試方法不同,提齣的要求也不同。
在教師資格麵試考試中,麵試試題包括:
①備課:考生抽取課題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案設計,進行備課準備。
②結構化:考官從麵試測評係統中抽取兩道題目,考生作答。
③試講:考生根據所抽課題,在規定時間內以考官為聽課對象進行模擬課堂試講。
④答辯:考官圍繞考生試講內容和測試項目進行提問,考生答辯。
(五)麵試考官
麵試考官是麵試的直接組織者,在麵試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麵試考官的素質高低對麵試結果有很大影響。麵試考官的任務是通過給齣考題,瞭解考生在麵試中的行為錶現並進行素質評定。
教師資格考試的麵試考官由各考區將符閤條件的教師進行推薦,並將教師信息按照統一格式進行匯總,並導入考務管理係統。各考區在考前對符閤條件的考官進行培訓和考核,考試閤格後發放考官證。一般情況下麵試考官不進行異地委派,從閤格考官中進行抽選,考試期間持證上崗。麵試以組為單位,每個考評組一般由3名考官構成,設組長1名,主持本組麵試工作,統閤評分。
(六)麵試考生
麵試考生是麵試試題的直接承受者。在麵試中,考生通過對麵試試題的“反應”,即作答,達到被測試的目的。
報考當年(2011年起)中小學教師資格證的考生,筆試各科成績閤格後,均可報名參加麵試。
(七)麵試時間
麵試時間是麵試活動在時間維度上的體現。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麵試時間越長,麵試結果可信度越高。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麵試時間往往比較短。
教師資格麵試考試時間安排為備課時間20分鍾,麵試時間20分鍾,具體為:
①考生持備課紙、試題清單進入備課室,撰寫教案(或演示活動方案),備課20分鍾。
②考官從麵試測評係統中隨機抽取2個規定問題,考生迴答,時間5分鍾。
③考生按照準備的教案(或活動方案)進行試講(或演示),時間10分鍾。
④考官圍繞考生試講(或演示)內容和測試項目進行提問,考生答辯,時間5分鍾。
(八)麵試考場
麵試考場是麵試活動在空間維度上的體現。麵試時,場地的大小、溫度的高低、光綫的明暗以及是否有噪音乾擾等問題對麵試都有很大影響。
教師資格考試麵試考場由候考室、備課室和考室組成,考室多為學校教室。一般候考室配備1名監考教師,備課室配備2名監考教師。考場所在樓層配備一定數量的協管員。
備課室配備1颱計算機和激光打印機(A4紙),供考生抽題和打印備課紙及試題清單。考室需配備3颱計算機,每颱計算機需以百兆局域網交換機連通,供考官在綫評分使用。
注意:麵試期間,考場所需物品由考點統一配置。
(九)麵試信息
麵試信息指麵試測評過程中考官與考生交流所發齣的信息,包括考官信息和考生信息。zui主要的考官信息是考官對考生下達的測評指令,以及對考生的行為反應所錶現的態度等。考生信息指麵試測評過程中考生所錶現齣的行為反應信息,包括自覺發齣的和不自覺發齣的、語言的和非語言的。zui主要的考生信息是對考官的測評指令所做齣的行為反應,即作答情況。
(十)麵試評定
麵試評定指麵試考官利用事先擬定好的測評標準,根據考生的行為錶現對其素質能力情況進行評分或評價。
三、麵試的特徵
(一)形式的統一性和單一性
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之後,各地一般采取全國統一命題、統一考試方法、統一測評要素的方式進行,麵試形式呈現齣統一性。麵試的形式相對單一,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備成為教師的職業能力與素養。
(二)內容的靈活性和固定性
教師資格考試試題采取計算機從麵試測評係統中抽取一組試題。考生任選其中一道試題進行備課、試講,內容較為豐富,考生選擇性較大,可以選擇自己相對擅長的題目。同時,麵試的內容製定標準卻較為固定,均在教育教學的範疇之內。
(三)互動的直接性與間接性
麵試是考生與麵試考官之間的交流過程,這一過程具有互動的直接性,即考生麵臨著通過交流展現個人素質的互動要求。教師資格麵試考試亦是如此。但教師資格麵試考試中的所有環節均沒有學生在場,而是將考官作為對象進行試講,所以這一過程又具有間接性,即要求考生通過一種間接的形式展現個人對課題的操控能力。
(四)評價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麵試的評價標準往往帶有較強的主觀性。麵試官的評價往往受個人主觀印象、情感、知識和經驗等因素的影響,因而麵試評價的主觀性是麵試的一大弱點。但另一方麵,麵試的測評標準是相對客觀和全麵的。在這一意義上說,麵試的評價結果也具有相對客觀性。
四、麵試的作用
與筆試相比,麵試具有以下幾個作用。
(一)可以考查筆試甄選手段難以考查的內容
教師資格筆試考試內容涵蓋綜閤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以及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政治)、曆史、地理、化學、生物、物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等學科的專業知識,而每科試捲隻有一張,在短短兩個小時內用一張試捲考查考生的這些能力,顯然是不夠全麵的。因此,需要采取麵試的方式,更為專業、全麵地考查考生的教育教學能力,有效彌補筆試的缺陷。
(二)可以綜閤考查考生的知識、能力及其他素質特徵
麵試設置瞭眾多測查要素,有助於考官對考生進行全方位的瞭解。麵試的多種形式可以使考生的知識儲備、教學設計能力、言語錶達能力、課堂掌控能力等一一展現在考官麵前,能更閤理、有效地選拔齣具有一定教育教學能力的、適閤教師崗位的人纔。
(三)可以彌補筆試的不足,並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者和冒名頂替者
隨著考試的發展,考生對筆試的瞭解逐漸透徹,考生可以通過強化復習來應對筆試內容。而麵試側重於對考生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測查,這不是短時期內可以提高的,因此,麵試可以有效避免錄用的考生齣現高分低能的現象。此外,通過麵試過程中考官與考生麵對麵的交流,能有效避免一些虛假現象。
五、麵試的發展趨勢
在教師資格考試進行改革之後,教師資格麵試呈現如下趨勢。
(一)標準統一化,開展復習有章可循
與之前各省市單獨製定考試政策不同,改革之後的教師資格考試由國傢建立統一的考試標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采取統一試捲、統一方式、統一評分機製進行,考試結果全國適用,這就減少瞭考生跨區域報考的考試難度,標準的統一化為考生的復習帶來瞭一定的便利。
(二)程序的規範化,考試規律可以掌握
以前對麵試的過程缺乏有效的把握,麵試的隨意性大,麵試效果也得不到保證。目前許多麵試的操作過程已逐步規範起來,從考官的選拔到考場的設置再到分數的評定以及監管部門的監督,都有瞭較為規範的提高。麵試的起始階段、核心階段、收尾階段要問些什麼、要注意些什麼,都有瞭較為規範的方案。因此,對考生來說,教師資格麵試考試已經變得有規律可循。
(三)內容的多樣化,考試難度有所增加
麵試測評的內容不再局限於舉止禮儀、言語錶達、知識背景等方麵,而采取結構化麵試和情境模擬相結閤的方式,是麵試逐漸發展到對思維能力、反應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心理素質、精神狀態以及專業知識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查,考試的難度有所增加,這就對考生的綜閤素質提齣瞭更高的要求。
(四)提問的彈性化,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以往的麵試多以口試為主,考生隻需要根據考官給定的課題進行講演即可,考官不會根據考生的試講內容進行追問,也不會有結構化試題齣現。也就是說,主考官評定成績僅依據事先擬定的標準答案,僅看迴答內容的正確與否。
改革後的麵試中,主考官問題的提問雖源於事先擬定的思路,卻又加入瞭結構化麵試題等內容,在試講結束後增設瞭與試講時錶現緊密關聯的答辯環節,而答辯時的這些問題都是基於測評的情景與測評的目的而隨機提齣的,並沒有固定答案。zui後的評分不是僅依據內容的正確與否,還要綜閤總體行為錶現及整體素質狀況評定
.........
評分開始備考,破損比較少,不影響
評分書很好,就是不小心買錯瞭買到2017版本,尷尬(︶︿︶)=凸
評分贈送的電子材料呢?
評分第一次買,買來安心,我不知道麵試難不難,反正這套書筆試讓我過瞭我希望麵試也能學得很好,事半功倍的獲得迴報。書很好,難度和內容都不錯,書的質量也不錯。贊?
評分哈哈(?ω?)hiahiahia
評分已收到,挺厚一本,是正版書,可放心購買
評分非常好
評分挺好用的 下次還會來的。已經買過兩次瞭 希望自己這次能夠通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