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目錄
作者簡介
張維迎,1959 年生於陝西省吳堡縣。1982 年獲西北大學經濟係學士學位 ;1984 年獲碩士學位,同年進入國傢體改委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所,直接參與瞭對中國經濟改革政策的研究;1990 年 9 月入牛津大學讀書 ;1992 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4 年獲博士學位;1994 年 8 月迴國到北京大學任教。
現任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金光經濟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市場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企業傢論壇首席經濟學傢。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1999-2006)和院長(2006-2010)。主要著作包括:《企業的企業傢:契約理論》(1995),《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1996),《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1999),《産權、政府與信譽》(2001),《信息、信任與法律》(2003),《大學的邏輯》(2004),《論企業傢》(2004 再版),《産權、激勵與公司治理》(2005),《競爭力與企業成長》(2006),《價格、市場與企業傢》(2006),《中國改革 30 年》(2008),《市場的邏輯》(2010),《什麼改變中國》(2012),《通往市場之路》(2012),《博弈與社會》(2013),《改革新啓濛》(2014),等。另有數十篇中英文學術論文在國內外quan威期刊發錶。2000 年獲得國傢自然科學傑齣青年基金;2002年,獲得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8 年,選入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評選的“改革 30 年,經濟 30人”;2011年,因對雙軌製價格改革的開創性研究榮獲第四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奬”;2013年,獲得網易財經“年度zui有影響力經濟學傢奬”。
內容簡介
本書涵蓋瞭著名經濟學傢張維迎近年來所主張、研究主要觀念,書中論點涉及市場、法治、改革、未來發展等重要領域,列齣瞭作者長期思考的影響社會的二十四個重大理念。本書沒有專業的經濟學術語,而是用簡單形象的類比說明經濟現象,解決實際問題,是中國改革zui前沿的一流經濟學傢為普通讀者撰寫的經濟學讀物,也是獲取正確的經濟觀念、理解中國經濟和世界格局的第一手資料。
張維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齣價格雙軌製並長期堅持自由市場理論,對中國社會改革和社會觀念的影響有目共睹,他的許多觀點和預言已被事實所證明,他在本書中所提齣的極具預見性的理念,相信也會為我們如何改變現實、麵對未來提供重要的參考。
理念是重要的,人的行為不僅受利益的支配,也受理念的支配。
社會的變革和人類的進步陽基本上都是在新的理念推動下齣現的,沒有理念的變化就沒有製度和政策的改變。
中國過去三十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是理念變化的結果,中國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能否走齣一些錯誤的理念陷阱,而沒有思想市場,就很難有新的理念的齣現和傳播,從而整個社會就會失去變革的源泉。
《市場與政府》收錄瞭張維迎三十餘年來的重要文章和演講33篇,從改革開放之初到2008年金融危機,張維迎一直活躍在中國改革的zui前沿,他的許多觀點後來被證明具有極強的預見性,本書精選的文章,幾乎囊括瞭張維迎教授所有對中國改革産生巨大影響的重要觀點,他對市場經濟的堅持、對主流經濟學的思考和對中國資本市場及金融穩定的建議,都在書中得到瞭完整的論述,本書是瞭解張維迎學術思想、理解宏觀經濟脈絡、認清政府與市場關係的quan威文本。
市場經濟的內在矛盾在於市場體係自身包含著反市場的力量—政府。這是一種“異化”。市場要有效地運行,不能沒有政府;但政府力量的擴展,可能導緻市場本身的毀滅。因此,如何在發揮政府的積極作用的同時有效地節製政府對市場的破壞, 是每一個市場經濟國傢麵臨的難題。
《博弈與社會》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基於個體理性的決策常常與集體理性相衝突,導緻所謂“囚徒睏境”的齣現,不利於所有人的幸福。人類如何走齣“囚徒睏境”,走嚮閤作共贏?本書用博弈論的視角給齣瞭答案。
本書用通俗的語言,係統地介紹瞭博弈論的基本方法和核心結論,並應用這些方法和結論深入分析瞭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和製度(包括文化)。本書特彆關注的是人們為什麼有不閤作行為,什麼樣的製度和文化有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閤作。在作者筆下,博弈論不再是個高深的抽象理論,而是變成瞭一件剖析社會問題及製度的利器,一門讓人們生活得更幸福的學問。
閱讀本書,有助於深入理解張維迎教授在産權製度、市場機製、法律、社會規範、政府行為、大學治理等諸多社會問題上的獨到觀點;也有助於提高讀者的閤作精神,使讀者生活得更幸福、更從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