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更新,新老版本随机发放。《唐诗三百首》是约定俗成的名称,具体包含唐诗内容请见目录!
从远古的回顾到今天的眺望,如果只选择停留在原点,便永远望不见地平线另一端的模样。成长,是一个过程,如果不能让脚步飞扬,那么就该让思想插上翅膀。童话与故事赐予我们想象,它们是基石,垫高我们迈向前方的脚。当我们把“为什么”变成惊叹号,当我们无畏地闯入大自然的怀抱,成长的轨迹便会向未来伸展成有力的形状。用 精美的图片张扬自然的力量,用 传神的文字解读知识的彷徨。让我们放下沉甸甸的书包,以 轻松的姿态来阅读这个世界。透过图书让视野扩容,在这里,或绘制或拍摄的图片异彩纷呈,或知识或故事的文字娓娓道来,就这样缩短时与空的距离,让昨天、今天与明天衔接成一条光滑的弧线——我们在成长。
页码 诗名
10 在狱咏蝉
11 咏 鹅
11 于易水送人
1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 滕王阁诗
14 从军行
15 渡汉江
16 杂 诗
17 独不见
18 登幽州台歌
19 回乡偶书
19 咏 柳
20 望月怀远
21 感遇二首
22 登鹳雀楼
22 凉州词
23 桃花溪
23 山中留客
24 秋登兰山寄张五
25 宿建德江
25 春 晓
2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7 夏日南亭怀辛大
28 送朱大入秦
29 与诸子登岘山
30 过故人庄
31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32 留别王维
33 岁暮归南山
34 终南望余雪
35 送魏万之京
36 古从军行
37 古 意
38 次北固山下
39 凉州词
40 闺 怨
40 出 塞
41 芙蓉楼送辛渐
41 长信怨
42 采莲曲
42 卢溪别人
43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44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5 观 猎
46 使至塞上
47 渭川田家
48 山居秋暝
49 终南山
50 送梓州李使君
51 归嵩山作
52 汉江临泛
53 山中送别
53 少年行
54 送元二使安西
55 西施咏
56 山 中
56 杂 诗
5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8 鹿 柴
58 鸟鸣涧
59 竹里馆
59 相 思
60 关山月
61 秋浦歌
61 军 行
62 行路难二首
64 沙丘城下寄杜甫
65 望庐山瀑布
65 早发白帝城
66 春 思
66 玉阶怨
67 静夜思
6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8 清平调三首
70 望天门山
7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1 长相思
72 春夜洛城闻笛
72 峨眉山月歌
73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74 送友人
75 渡荆门送别
76 古朗月行(节选)
76 夜宿山寺
77 登金陵凤凰台
78 独坐敬亭山
78 赠汪伦
79 月下独酌
80 别董大
80 塞上听吹笛
81 题破山寺后禅院
8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3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3 逢入京使
84 望 岳
85 日 暮
86 春 望
87 春日忆李白
88 前出塞
89 月 夜
90 江畔独步寻花二首
91 天末怀李白
92 赠花卿
92 春夜喜雨
93 蜀 相
94 月夜忆舍弟
95 客 至
9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7 别房太尉墓
98 旅夜书怀
99 宿 府
100 登 高
101 绝 句
102 登岳阳楼
103 阁 夜
104 江南逢李龟年
104 八阵图
105 春 思
106 饯别王十一南游
107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08 寻南溪常道士
109 新年作
110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11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1 听弹琴
112 枫桥夜泊
113 听 筝
113 拜新月
114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115 暮春归故山草堂
116 赠阙下裴舍人
117 送李端
118 塞下曲三首
120 同题仙游观
121 寒 食
122 喜外弟卢纶见宿
123 贼平后送人北归
124 征人怨
125 宫 词
126 寻陆鸿渐不遇
127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128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129 夕次盱眙县
130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131 长安遇冯著
132 寄全椒山中道士
133 寄李儋元锡
134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135 赋得暮雨送李曹
136 滁州西涧
137 闻 雁
137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138 登科后
138 游子吟
139 没蕃故人
140 江 馆
140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4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42 钱塘湖春行
143 问刘十九
143 赋得古原草送别
144 后宫词
145 竹枝词
146 望洞庭
146 蜀先主庙
147 浪淘沙
147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148 乌衣巷
149 秋 词
150 石头城
151 江 雪
151 渔 翁
152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153 寻隐者不遇
153 剑 客
154 题李凝幽居
155 行 宫
155 离 思
156 宫 词
156 题金陵渡
157 赠内人
157 集灵台
158 雁门太守行
159 马 诗
159 南 园
160 过华清宫
161 赠 别
162 江南春
162 秋 夕
163 清 明
164 山 行
165 泊秦淮
166 寄扬州韩绰判官
167 题乌江亭
168 咸阳城西楼晚眺
169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70 苏武庙
171 利州南渡
172 瑶瑟怨
172 咸阳值雨
173 商山早行
174 锦 瑟
175 隋 宫
175 霜 月
176 夜雨寄北
177 春 雨
178 晚 晴
179 风 雨
180 无 题
181 乐游原
182 无 题
183 无 题
184 瑶 池
185 贾 生
186 落 花
187 凉 思
188 湖口送友人
189 贫 女
皎洁的月光洒落一地的银辉,轻柔地装点孩子的梦。梦里有琅琅吟哦的少年神童骆宾王,有雄奇壮美的泰山和百转千回的黄河。这些奇景在孩子的心湖漾起阵阵涟漪。从咿呀学语开始,爸爸妈妈就捧读着几千年来传诵至今的诗歌,讲述着诗歌背后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唐诗是臻于中国文学之美的极致。千百年来,许多优秀篇章广为流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解读诠释,越发呈现其文化之美,唐诗带给后人的有时空的畅想、历史的思考、情感的诠释,也有生命的感触……
这本《唐诗三百首》,甄选适合孩子认知规律的经典古诗。这是适合孩子学习的、易理解、易吟诵、流传广泛的版本。加上通俗易懂的精要讲解,更能培养孩子对诗歌的兴趣。同时配以精美的图画,让孩子可以体口未古诗情景交融的美。
对于孩子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形影不离的良师益友。用心品读每一句经典,让诗意的春风吹开孩子畅想的心扉。
总的来说,《彩书坊:唐诗三百首》这套书给我带来的体验是全方位的。从视觉上的精美插画,到内容上的生动解读,再到形式上的趣味编排,以及深层次的情感启迪,它都做得非常出色。我当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没想到它能给孩子带来如此大的改变。他现在对古诗有了浓厚的兴趣,不再是应付学习,而是真正地喜欢上了阅读和思考。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本唐诗读物,更是一扇打开孩子心灵窗户的钥匙,让他能够窥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这套书,它为孙子的成长道路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让我这个做长辈的,看到了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评分作为一个家长,我非常看重书籍对孩子品格和情感的培养。《彩书坊:唐诗三百首》在这方面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教孩子认识字、背诵诗句,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一些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通过这些诗歌,孩子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雅士的情怀,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对自然的敬畏、对友谊的珍视等等。我发现,自从读了这套书,孙子在跟人交往时,似乎也变得更有礼貌,更懂得体谅别人了。有时他还会引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但这种尝试本身就很可贵。这套书在不经意间,就为孩子的心灵播下了美的种子,也教会了他如何用诗意的语言去表达内心的情感。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套《彩书坊:唐诗三百首》,给我的孙子,一个七岁的男孩。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想找些国学启蒙的书给他,没想到这套书给了我不少惊喜。 首先,这套书的插画风格真的太吸引人了。不同于一些枯燥的古籍插图,这里的画风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充满童趣。每一首诗都配有精美的图画,这些图画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诗歌意境的生动解读。比如读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图画就把那皎洁的月光、窗前的床,以及诗人望月时的那种淡淡的思乡之情都表现出来了。孙子每次读诗,都会仔细地看图,然后指着图上的细节问我这是什么意思,这种互动极大地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而且,这些插画的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古朴典雅,有的活泼明快,能给孩子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让他在欣赏美的同时,也理解诗歌的美。我发现,他不再是机械地背诵,而是开始尝试着去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和画面,这对于一个初次接触古诗的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进步。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彩书坊:唐诗三百首》在编排和呈现上也下了不少功夫。首先,它考虑到7-10岁孩子的阅读习惯,诗歌的字号适中,排版清晰,不会让孩子觉得眼花缭乱。而且,它不是将所有诗歌一股脑地堆砌在一起,而是根据一些主题或者难度进行了巧妙的划分,这样孩子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另外,书的材质也很好,纸张厚实,不易撕坏,这一点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我注意到,书中还有一些互动的小设计,比如一些简单的猜谜或者填空题,可以巩固孩子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我经常看到孙子在读完一首诗后,会主动去做这些小练习,乐在其中。这种寓教于乐的设计,让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性,也让知识点更加牢固。
评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彩书坊:唐诗三百首》在解读方式上的独到之处。很多经典的唐诗,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这套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把诗歌翻译成白话文,而是用一种更贴近孩子思维的方式来阐释。比如,对于一些意境比较深远的诗句,它会用一些生动的小故事或者类比来解释,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又比如,当读到描写景物的诗句时,书里会引导孩子去观察生活中的类似景象,然后把诗歌中的描绘和孩子自己的观察联系起来。还有一些关于历史背景或者诗人故事的小介绍,都写得非常简洁有趣,不会显得枯燥乏味。我感觉这套书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它不是强行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理解诗歌的内涵。孙子现在读起一些之前觉得难懂的诗,都能津津有味地听,甚至还能说出自己的理解,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评分彩绘本还可以,可以看图讲故事了。
评分很好!
评分非常非常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很好 有原文 有解释 有故事 有拼音 有图片 文字较大 适合孩子看
评分书有一些印刷的味道,每夜都是彩印,纸张轻。
评分包装都挺好,希望能有收获。
评分买来送大外甥的,孩子很喜欢,之后我家娃长大点也考虑继续入手
评分孩子非常喜欢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