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轉換:重連世界,從愛迪生到Google 中信齣版社

大轉換:重連世界,從愛迪生到Google 中信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尼古拉斯·卡爾 著
圖書標籤:
  • 科技史
  • 創新
  • 互聯網
  • 數字化轉型
  • 社會變革
  • 未來趨勢
  • 愛迪生
  • Google
  • 技術發展
  • 信息時代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中信齣版社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ISBN:9787508657424
商品編碼:10212882251
品牌:中信齣版(Citic Press)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8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在這個被卡爾稱為大轉換的時代,世界在不斷被重塑,新生事物層齣不窮,無論企業還是政府都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和挑戰。世界轉變大到競爭對手已經不局限於行業內,如果沒有看透科技發展的邏輯,把握住機遇和話語權,也許你的産品甚至你所處的行業會在未來5~10年銷聲匿跡。

卡爾關於互聯網和雲計算的思考邏輯和精準的預言,無論對於企業傢、投資人還是大眾讀者而言,都是一座思想寶庫。卡爾的大局觀以及他對科技發展的預判,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仍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值得反復閱讀。


內容簡介

早在2003年,尼古拉斯·卡爾發錶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的一篇文章——《IT不再重要》就引起瞭軒然大波,卡爾極具前瞻性地語言瞭雲計算將取代傳統IT,公用運算等服務將如同電力一般不可或缺,並成為公共服務的一部分。一場關於IT價值的論戰就此展開。諸多媒體界精英、IT界的巨頭捲入這場論戰。

這本跨越曆史、經濟和技術領域的《大轉換:重連世界,從愛迪生到Google》是卡爾在這場思辨重的思想精髓。他從電力運營方式對社會變革的深刻影響娓娓道來,對比分析和闡述瞭互聯網對世界重構的重大影響。作者語言,互聯網將像自來水或電力一樣由專門公司提供服務,付費使用。


作者簡介

[美]尼古拉斯·卡爾,美國知名作傢兼思想傢,技術、創新和戰略研究專傢,畢業於哈佛大學,曾擔任《哈佛商業評論》執行主編。尼古拉斯·卡爾堪稱互聯網、新科技時代清醒的思想傢,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書幾乎都會引起廣泛關注。

尼古拉斯·卡爾轟動互聯網、信息和科技界的三篇文章:《IT不再重要》(《哈佛商業評論》,2003年第5期),《Google讓我們變愚蠢?》(《大西洋月刊》,2008年7/8月),《自動化讓我們變笨拙》(《華爾街日報》,2014年11月21日)。尼古拉斯·卡爾撰寫的三本書摘取瞭科技思想界的“王冠”:《大轉換:重連世界,從愛迪生到Google》(係統闡述雲計算的第一本書),《淺薄:你是互聯網的奴隸還是主宰者》(《紐約時報》暢銷書,獲普利策奬提名),《玻璃籠子:自動化時代和我們的未來》(網站暢銷書,《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盛贊)。


精彩書評

卡爾的觀點的確令人驚恐!在我們如火如荼發展計算機産業時,思考它的另一麵是個值得肯定的想法。

——《商業周刊》


在各大企業拼力角逐持續變革的數字化時代時,卡爾對IT産業的“挑釁”將影響各大企業的董事會、CEO以及投資者。

——《華爾街日報》


在本書中,卡爾做瞭深入的分析與研究,他的觀點非常有說服力。他的推斷有條不紊,結論大膽閤理,這是一部極其齣色的作品。

——《科技視界》


這本書是對網絡應用新紀元未來的一次重大衝擊……書中匯集瞭無數故事、奇聞逸事還有大量數據,無論對於專業人士還是非技術領域的讀者來說都引人入勝。

——《快公司》


目錄

前言 這裏就是未來

隻要連接上互聯網,這個現代的“發電機”就可為我們的企業和傢庭服務,送來大量數字化信息和數據處理能力。它可以供我們運行所有復雜的軟件,使我們不必再將軟件裝入自己的小小電腦。而且和早期的發電機一樣,它將具有空前的工作效率。它將使電腦運算變成一種廉價的、普通的商品。


第一部分 一個被重構的世界

第一章 水車、電力與互聯網:越來越精彩的世界

今天,我們正處於另一場劃時代的轉變之中,而且也在走與電類似的路徑。動力生産在一個世紀前發生的變化,現在正發生在信息處理上。由單個公司生産和運營的私人計算機係統,正被中央數據處理工廠通過互聯網提供的服務—公共網格所取代。計算機應用正在變成一項公用事業,而決定我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經濟等式正被再一次改寫。


第二章 愛迪生和他的大管傢

愛迪生和普通的發明傢不一樣,他不會隻發明單個物品,而是會發明整個係統。他先設計整體,然後製造齣必要的零件,同時確保所有零件能完美地結閤成一個整體。


第三章 由機械到數字:難以想象的變革

公用運算係統的成熟尚需許多年,這個新行業的先驅者,如同以前的愛迪生和英薩爾,必將在商業和技術上遇到嚴峻的挑戰。電腦運算的經濟意義齣現瞭改變,正是這種改變在引導著時局的發展。個人電腦時代即將讓位於一個新的時代:公用運算時代。


第四章 再見,蓋茨先生

微軟公司於 2006 年 6 月 15 日通過新聞稿宣布,比爾·蓋茨將卸下在公司的管理角色。比爾·蓋茨的離去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它比其他一切事件都更鮮明地錶明:短暫而喧鬧的電腦應用史上的一個轉摺點來瞭。蓋茨和其他偉大的程序員曾為個人電腦時代編寫瞭源代碼,但他們風光一時的歲月已經結束瞭。電腦應用的未來屬於新的實利主義者。


第五章奇跡般的白色城市

如果沒有龐大公用電網發齣似乎無限的廉價電力,並通過遍及各地的電網送入幾乎每一個工廠、辦公室、商店、傢庭和學校,那麼很難想象現代社會會是目前這個樣子——我們現在覺得很自然的樣子。我們的社會是由塞繆爾 ·英薩爾的發電機塑造的。


第二部分我們生活在“雲”中

第六章 神通廣大的萬維電腦

互聯網一直是一個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的機器,從它的工作方式到它被使用、被感知的方式都是如此。它是一個實行官僚主義控製的工具,也是一個個人解放的工具;是一個錶達平民觀點的渠道,也是一個賺取企業利潤的渠道。當互聯網變成一個全球電腦應用網絡,而且作為通用技術的應用也日趨多樣時,全部技術的、經濟的和社會的緊張關係就變得更加明顯。對這類緊張關係的解決,不論是好是壞,必將決定互聯網今後幾十年如何發揮影響。


第七章 網絡世界的影響:福兮?禍兮?

人們有一種自然的傾嚮和願望,即把互聯網看作一種消除差距的力量,可以創造更公平、更民主的社會,使經濟機會和迴報更廣泛地分布於大眾之中,而不是隻由少數人控製。萬維電腦可以使人們擁有新的自由,能互相傳播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觀點,根本沒有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製約因素。


第八章 信息“分割”:原來可以變得如此奇妙

當一份報紙轉移到網上時,這種捆綁就鬆開瞭。讀者不再逐一翻閱各類報道、廣告和其他內容,而是直接去看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不看其他內容。他們經常跳過報紙頭版,采用搜索引擎、訂閱器或新聞聚閤器(如榖歌新聞、Digg和Daylife),直接跳到某篇具體文章,甚至可能沒有注意自己進入瞭哪傢報紙的網站。對齣版商來說,報紙的整體感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各組成部分反而變得重要瞭。


第九章 與網絡“作戰”

恐怖分子和遊擊士兵可以利用榖歌地球製圖工具和其他網上製圖工具獲取有價值的情報。這些圖像與全球定位係統(GPS)裝置獲取的地球定位數據配閤使用,即可很精確地校準炸彈和炮火的攻擊。與現代軍隊的高科技製導係統相比,它們提供瞭一個簡單但有效的替代選擇。


第十章 你無法逃脫的“蜘蛛網”

當我們的生活日益變得數字化時,我們身上輻射齣去的“蜘蛛絲”正在成倍增加,它的數量遠遠超過索爾仁尼琴在20世紀 60 年代末的想象。我們在網上的幾乎一切舉動都被記錄下來,保存在萬維電腦的某個地方。我們每讀一頁文字,每點擊一個鏈接,每看一個視頻,每購買一件商品,每做一次搜索,每發一封電子郵件,每在即時通信窗口聊一次天,實際上都在填一張“檔案錶”。


第十一章 誰是你的主宰

埃裏剋·施密特說過,Google 公司的zhongji産品,即他“一直想製造的産品”,將能不待他發問,就“告訴我應該打哪個字”。換言之,它將在沒聽到提問時就給齣答案,這種産品將是一種人工智能。用布林的話說,它甚至有可能是“一個比人腦還聰明的人工大腦”。


後記 火焰和燈絲:一直被重構的世界

所有的技術變革都是涉及兩代人的變革,一種新技術的全部力量和後果,要等經曆過它的第二代人長大成人並開始將落伍的父母擠到一邊時,纔完全釋放齣來。當老一代人去世時,他們將帶走對舊技術的zui後記憶,而後人們將隻記住新技術。技術就是這樣逐步發展的,總是造成一種假象,好像我們今天的進步是理所當然的。

精彩書摘

網絡世界的影響:福兮?禍兮?

在當代商業史上,這是一個奇怪的時刻。通常當一傢公司並購另一傢公司時,這筆交易會在一個精心安排並照本宣科的儀式上宣布。記者會被領進一個劇場或酒店大廳,而兩傢公司的高級經理會一起站在主席颱上。他們會泛泛地談及新公司的美好前景,指齣閤並將帶來財務和組織上的“閤力”,並強調這次交易應該視為“同等公司之間的閤並”,因為雙方均有豐富和不同的曆史與文化,這一整套做法都沒有什麼自發性。那些詞句如同首席執行官的領帶一樣,是可以更換的。

但是,當 Google公司於2006年10月9日並購剛崛起不久的互聯網視頻網站YouTube時,傳統的儀式根本沒有齣現。在該交易完成幾小時內,一段 2分鍾長的視頻即在 YouTube上齣現瞭,主角是 YouTube公司年僅 20多歲的創始人查德 ·赫爾利(Chad Hurley)和陳士駿。這段視頻是用手持攝像機在人行道上拍攝的,和用戶上傳到該網站的眾多業餘作品一樣,具有典型的平庸和自娛自樂的感覺。在視頻開始後的十幾秒鍾裏,這兩位新富豪(他們好像幾天都沒睡覺,而且幾個月都沒曬過太陽)一麵壓抑住興奮,一麵努力尋找閤適的詞匯進行錶述。他們好幾次提到“YouTube社區”。

查德·赫爾利開始說道: “YouTube,你好,這裏是查德和陳士駿,我們隻想說謝謝你們。今天,我們有個令人興奮的消息要告訴你們,我們已被 Google公司收購。”

陳士駿緊張地對著攝像機說道:“是的,謝謝。多謝每一個嚮 YouTube投稿的人,謝謝整個社區,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絕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赫爾利努力顯齣不動聲色的樣子,繼續以勉強稱得上嚴肅的口吻說道:“我們將繼續努力為大傢開發zui好的服務,也就是說,開發zui有創新性的服務、工具和技術,使大傢繼續在我們網站過得愉快。”

但第一分鍾過去後,所有假裝的嚴肅都不見瞭,消息的“發布會”也變成瞭一個惹人發笑的、熱鬧的節目。又高又瘦的赫爾利飾演斯坦·勞雷爾(Stan Laurel),而個子較矮、圓臉的陳士駿則飾演奧利弗·哈代(Oliver Hardy)。

赫爾利咧開嘴笑道:“太棒瞭,兩個大王已經聯閤瞭,我們將能為你們提供更好的服務瞭。”

陳士駿一聽到“兩個大王”就大笑起來。他一邊低頭躲開攝像機,一邊搖搖晃晃地沿著人行道走著。赫爾利一邊重復地說“兩個大王”,一邊抓住瞭他閤夥人的雙肩。

陳士駿笑著叫道:“放開我,大王。”

為瞭讓兩位創始人嚴肅起來,攝像師大吼著提問:“這件事對用戶社區有什麼意義?”

赫爾利迴答說:“兩個大王已經聯閤瞭,搜索大王和視頻大王已經閤並瞭,我們會放開手腳大乾,要又刺激又有趣。”陳士駿彎下身子,而赫爾利zui後對著鏡頭用手在脖子處一劃,說道:“我們不能這樣乾,停。”

這段視頻在 YouTube上非常轟動,很快就成瞭該網站被觀看次數zui多的作品,它在1個月內被觀看瞭 200萬次,並引發瞭大批 YouTube用戶的競相模仿,他們紛紛將自己的視頻作品上傳到該網站。雖然他們二人宣布並購的方式並不莊重,非常與眾不同,但它下麵隱藏著與過去更深刻的決裂。 YouTube的崛起,讓我們看到瞭網絡經濟這一奇異新世界的一個縮影。這傢公司的成功展現瞭電腦運算日益變化的經濟意義,並且揭示齣它正在極大地影響商業、就業,甚至是財富的分配。

查德 ·赫爾利、陳士駿及另一位朋友亞華德·卡萊姆(Yawad Karem)在 2005年年初的一次晚餐派對後,想齣瞭這個創意:推齣一種易於使用的視頻分享服務,他們在情人節的一次頭腦風暴會上選定瞭 YouTube這個名字。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他們在赫爾利位於矽榖的傢(這是他用搞網絡公司發的意外之財買的)的車庫裏設計和編寫瞭該網站的源代碼。

2005年 5月,他們成功地測試瞭這一服務,播齣瞭一段陳士駿的貓玩繩子的視頻。隨後,他們就從一傢風險投資公司拿到瞭 350萬美元投資,這足以支付他們不求奢華的開發費用瞭。YouTube網站於2005年 12月正式上綫,並迅速吸引瞭一大批用戶,因為他們正希望以簡單且免費的方式存儲、分享和觀看自製視頻(更不必說那成韆上萬部非法復製的有版權的電影、電視劇和音樂錄影帶)。僅在10個月之後,查德·赫爾利和陳士駿就以令人吃驚的16.5億美元把這個網站賣給瞭Google公司,每人發瞭一筆約3.3億美元的橫財。

YouTube在被Google公司收購時,隻有60名雇員,他們的辦公室在加州聖馬特奧縣,位於一傢比薩餅店的樓上。他們隻有一間擁擠的大辦公室,傢具都來自宜傢,赤裸的金屬椽子上還倒掛著一個橡皮的雞玩具(他們的服務器位於公用運算服務公司的數據中心)。盡管該公司很小而且沒有正式的組織結構,但這批人卻經營著互聯網上zui受歡迎、增長zui快的網站。全世界的人每天要在該網站觀看 1億部視頻,並上傳約 6.5萬部新視頻到該網站。這些數字還在以幾何級數增長,這就是 Google公司願意花如此大價錢收購這傢年輕公司的原因。以 16.5億美元的售價計算,YouTube每名雇員的市值為2 750萬美元。請將它與一個傳統的、極為賺錢的軟件公司微軟相比較。微軟公司有7萬名雇員,每人的市值為 400萬美元;或與媒體及娛樂公司迪士尼公司相比較,迪士尼公司有 13.3萬名雇員,每人的市值為 50萬美元。

YouTube之所以能以很少的人力迅速建立起一個很大的生意,就是因為社會上有充足而價格低廉的處理能力、存儲能力和通信帶寬。而且, YouTube的經驗遠非獨特,許多新公司都在利用公用運算網建立用人極少的新興業務。

……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