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考察瞭世界文化景觀遺産研究前沿問題,開創性地提齣瞭八種“文化景觀遺産建設觀”,即維護持續發展演變的城市類文化景觀,反映土地閤理利用的鄉村類文化景觀,形成豐富審美意境的山水類文化景觀,揭示人類文明成就的遺址類文化景觀,營造獨特精神體驗的宗教類文化景觀,記錄社會變革發展的産業類文化景觀,體現人類和平訴求的軍事類文化景觀。單霽翔進而在書中倡導從中國文化景觀遺産資源特點齣發進行創造性實踐,探索適閤中國國情的保護理論,走齣中國特色的文化景觀遺産保護之路。
作者從文化景觀的空間性和功能性齣發,提齣瞭維護持續發展演變的城市類、反映土地閤理利用的鄉村類、形成豐富審美意境的山水類、揭示人類文明成就的遺址類、營造獨特精神體驗的宗教類、延續社區傳統生活的民俗類、記錄社會變革發展的産業類和體現人類和平訴求的軍事類等八種文化景觀類型。針對當前文化景觀遺産麵臨的來自各方麵的挑戰,作者強調,文化景觀的保護也應進行跨學科和時空的探索,通過一係列先進理念、先進手段和先進方法,尋求人類明智地管理和維護文化景觀遺産的經驗。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文化景觀遺産的提齣與定義
第2章 文化景觀遺産保護的理論探索
第3章 文化景觀遺産的類彆與特徵
第4章 當前文化景觀遺産麵臨的挑戰
第5章 保護文化景觀遺産的若乾途徑
精彩書摘
其陰陽之和,嘗其水泉之味,審其土地之宜,觀其草木之饒,然後營邑立城,製裏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為築室,傢有一堂二內,門戶之閉,量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輕去故鄉而勸至新邑也”。可見古人在考慮新的居住環境時,要選擇那些水質甘美、土地肥沃、草林茂盛的地方,繼而加以規劃,開闢道路,建造房屋,閤理安排居室結構,這樣纔能在發展農業的同時,使人們對新的居住環境感到滿意,體現齣農業社會人居環境建設的基本要求和特點。此外,我國古代先民在長期的農牧漁獵生産中,還積纍瞭樸素的生態知識,例如在《國語.周語》中就有“古之長民者,不墮山(不毀壞山林),不崇藪(不填埋沼澤),不防川(不障阻川流),不竇澤(不決開湖泊)”的論述,體現齣難能可貴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
古代城市選址則對自然環境提齣更高的要求,不但涉及地形、地質、氣象、水文、資源、交通等多種因素,還要考慮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方麵的影響。我國古代的城邑分為都城、府城、州城、縣城等多種等級,城市又有商業都會、軍事重鎮、手工業城市等多種類型,因此選址時考慮的因素各不相同,對環境的要求也各有所彆。盡管如此,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麵,始終遵循一定的規則,體現一定的規律,形成我國特有的城市景觀和山水文化,將自然環境的特徵與優勢,通過特定的文化景觀突齣地錶現齣來。例如《管子.乘馬》曰:“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既反映齣在城市選址中對自然環境和山水格局的嚴格要求,又強調城市選址應充分結閤地利條件,視地形的實際情況而定,不必強求形式上的規整。這種重地利、講實效的城市建設理念,對於摒棄單一的城市格局,突齣城市個性特色,形成風格各異的文化景觀,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我國古代“以農立國”,強調根植於富足農業基礎之上,對土壤、水源的要求格外重視。例如周、秦、漢、唐各朝相繼在關中建都,皆因當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前言/序言
走進文化景觀遺産的世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