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瀋誌華演講錄-大國滄桑十講 |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原九洲圖書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6-04-01 |
| 作者:瀋誌華 | 譯者: | 開本: 16開 |
| 定價: 58.00 | 頁數:344 | 印次: 1 |
| ISBN號:9787510836534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華東師大著名曆史學者瀋誌華教授第一部演講錄,二十年研究精華,一本普及,暢快淋灕本書通過紮實的檔案史料研究,為您揭示20世紀東亞大國之間的波譎雲詭,滄桑浮沉——朝鮮戰爭中中國為何齣兵?該如何評價?蘇聯七十四年曆史,為何錯失三次改革機會,一夜解體?國與蘇聯是如何結盟的,又為何走嚮破裂?為何中蘇關係好的時候像兄弟,不好的時候像仇敵?
內容簡介作為一名曆史學者,瀋誌華教授多年來緻力於搜集、整理、研究大量蘇聯曆史檔案,並將研究成果藉由演講的形式。用生動的語言展現給更多關注曆史的人。本書即是作者近些年來十場精彩演講、報告的閤集,包括中蘇結盟、中蘇交惡的過程和原因、朝鮮戰爭的起源、蘇聯解體和蘇共執政七十四年留下的曆史啓示等廣大讀者關注的內容,是作者數十年心血和冷戰研究的精華。
作者簡介瀋誌華,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終身教授。
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曆史係兼職教授,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高級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研究員。國際學術界冷戰史研究領域*受關注的學者之一。研究方嚮為冷戰史、蘇聯史。
特彆是中蘇關係史和朝鮮戰爭。
發錶學術論文50多篇,已齣版的學術著作有《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蘇聯專傢在中國(1948-1960)》《處在十字路口的選擇》《冷戰五書》《無奈的選擇》等。
主編有《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脆弱的聯盟:冷戰與中蘇關係》等重要著作,並主編34捲本《蘇聯曆史檔案選編》、12捲本《俄羅斯解密檔案選編:中蘇關係(1945-1991)》、8捲本《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3捲本《朝鮮戰爭:俄國檔案館的解密文件》
等文獻資料集。
代序:在檔案中找尋真實的曆史
第一講 斯大林與冷戰的起源
第二講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講 中蘇同盟與朝鮮戰爭的起源
第四講 重新解讀朝鮮戰爭
第五講 蘇共執政七十四年留下的曆史啓示
第六講 毛澤東、赫魯曉夫與中蘇分裂
第七講 蘇聯解體與斯大林社會主義模式的終結
第八講 毛澤東兩次齣訪蘇聯軼聞
第九講 中蘇同盟的破裂
第十講 中蘇同盟的建立及其後果
附錄:瀋誌華主要學術成果
《瀋誌華演講錄-大國滄桑十講》這本書,光是聽名字就讓人心潮澎湃。瀋誌華先生,這位在史學界享有盛譽的學者,他的名字本身就代錶著嚴謹、深刻和權威。我一直對中國近現代史充滿著濃厚的興趣,也深知這段曆史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將他的演講內容集結成書,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我特彆期待,在這十講中,瀋先生能夠帶領我們穿越曆史的時空,去感受那些波瀾壯闊的年代。從列強的侵略,到民族的覺醒;從革命的烽火,到新中國的誕生;從改革的陣痛,到開放的騰飛,每一個階段都充滿瞭故事和思考。我想象著,瀋先生會如何用他獨特的視角,解讀那些關鍵的曆史事件,如何剖析那些影響深遠的決策,又如何評價那些塑造瞭時代的人物。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對曆史的迴顧,更是對中國發展道路的一次深刻的梳理與總結。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更清晰地理解中國今天的成就從何而來,也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與啓示。
評分拿到《瀋誌華演講錄-大國滄桑十講》這本書,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沉甸甸的學術氣息。瀋誌華先生在曆史研究領域的影響力,毋庸置疑,他的著作和觀點,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焦點。這次以演講錄的形式齣版,我感覺非常驚喜。演講,往往能打破學術的壁壘,用更加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方式,將復雜的曆史問題呈現給更廣泛的讀者。我猜想,這十講的內容,必然是瀋先生在數十年學術研究基礎上,對中國近現代史精華的一次濃縮與提煉。我期待他能夠帶領我們迴顧那些風雲變幻的年代,從辛亥革命的曙光,到新中國的建立,再到改革開放的偉大徵程,每一個時期都充滿瞭挑戰與機遇。更重要的是,我期待瀋先生能夠深入剖析這些曆史事件背後的邏輯,揭示那些決定國傢命運的關鍵因素,以及曆史選擇的必然性與偶然性。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是一次學習曆史的機會,更是一次與一位史學大傢對話的體驗。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中國所經曆的艱難麯摺,也能夠從中汲取智慧,更好地理解我們這個時代。
評分最近一直在思考,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究竟是從何而來?那些塑造瞭我們國傢麵貌的曆史事件,它們是如何發生,又如何影響至今?偶然間看到《瀋誌華演講錄-大國滄桑十講》這本書,感覺就像是為我點亮瞭一盞燈。瀋誌華先生的名字,我並不陌生,他在曆史學界的地位無需多言,他的學識淵博、見解獨到,一直是許多人心中的榜樣。而“大國滄桑十講”,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厚重感,似乎承載著中國近現代史的全部重量。我猜測,這十講內容,絕不會是枯燥乏味的史料堆砌,而是在瀋先生的娓娓道來中,將那些曆史畫捲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我尤其期待他能剖析那些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轉摺點,比如抗日戰爭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以及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我想知道,在那些艱難的時刻,我們的國傢是如何做齣選擇的?那些偉大的曆史人物,在麵臨抉擇時,他們的考量究竟是什麼?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曆史的敘述,更是關於智慧的傳承,關於經驗的總結。我希望通過閱讀它,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中國之所以是中國的原因,也能為我們當下所麵臨的挑戰,提供一些曆史的鏡鑒和啓示。
評分我一直覺得,要理解一個國傢,首先要理解它的曆史。而中國近現代史,無疑是一段充滿滄桑巨變的輝煌篇章。《瀋誌華演講錄-大國滄桑十講》這本書,就好像一本鑰匙,能夠打開我認識中國曆史的大門。瀋誌華先生,他的學術聲譽和研究深度,我早已有所耳聞,知道他的觀點往往是既有深度又不失新意。這本書以演講錄的形式呈現,我猜想,這會比一般的學術著作更加生動有趣,能夠讓普通讀者也輕鬆地進入曆史的情境。我期待著,在這十講中,能夠聽到瀋先生娓娓道來,講述中國如何從屈辱走嚮復興的艱難曆程。從晚清的衰敗,到共和的建立,再到新中國的崛起,每一個時期都充滿瞭值得探討的細節和值得深思的道理。我尤其想知道,在那些重大的曆史關頭,中國是如何做齣選擇的?這些選擇又帶來瞭怎樣的深遠影響?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曆史的知識,更是智慧的傳承,是理解我們國傢民族發展脈絡的絕佳讀物。
評分這本《瀋誌華演講錄-大國滄桑十講》早就躺在我的書架上,一直想找個安靜的午後,泡杯茶,好好品味一下。瀋誌華先生的名字,在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幾乎是如雷貫耳的代名詞。他的嚴謹治學、深刻洞見,早已深入人心。我尤其對他在蘇聯史和冷戰史研究上的成就敬佩不已,總覺得他能從紛繁復雜的史料中抽絲剝繭,揭示齣曆史的真正脈絡。這次的演講錄,顧名思義,應該是他多年研究成果的一次集結,而且是以演講的形式呈現,這讓我充滿瞭期待。演講通常比論文更加生動,更能傳遞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也更容易讓讀者進入情境。我猜想,這十講內容,一定會涵蓋中國近代以來那些波瀾壯闊的時代變遷,那些決定國傢命運的關鍵節點。或許會涉及中國如何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嚮獨立自主,如何在新中國成立後應對來自國際的巨大壓力,又如何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重新找迴大國地位。我期待的不僅僅是史實的羅列,更是瀋先生對這些曆史事件背後邏輯的深度剖析,他對那些曆史人物動機的獨到解讀,以及他對中國未來走嚮的深邃思考。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史書,更是一份關於國傢命運的深沉反思,一份給所有關心中國前途的人的啓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